分享

《四个春天》:最深的感情,都在最平凡的人身上

 天地人和w 2021-12-08

图片

周国平说:


“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总有人抱怨,平凡的生活乏味无趣,其实,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烟火气,才是真正的诗意与美好。

正如《四个春天》这本书,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只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琐事,却不难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作者陆庆屹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发生在父母身边的生活俗事。

这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却蕴藏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深情,一次次撩拨人心。

细细回味《四个春天》这本书,不由感慨:这世上最深的感情,都在最平凡的人身上。

1

婚姻里的茶米油盐,藏着不为人知的深情


对大多数夫妻来说,婚姻生活就是围着柴米油盐打转。

在巨大的生计压力之下,难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最终也会渐行渐远。

《四个春天》这本书中,陆庆屹的父母却是例外。

父亲陆运坤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母亲李桂贤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

他们结婚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两人工资加起来才一百多块钱,却要同时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很大。

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母亲听说有人售卖种兔,养大后对方会高价回收兔毛,就决定养兔子。

然而,一对种兔要500元,家里买不起,母亲雷厉风行,贷款买兔子养。

鼎盛时期,家里养了一百多只兔子,父母累得连觉都睡不好,可当初承诺会回收兔毛的商人却杳无音讯,根本没来收兔子。

全家积蓄被骗光,欠下一堆贷款,看着一堆卖不出去的兔子,母亲绝望大哭。

养兔这几年,家里一贫如洗,很少吃肉,父亲却丝毫没有责怪母亲,默默把兔子杀了炖熟,改善伙食。

后来,为了还债,父母白天上班,夜里一起熬夜刺绣做背带,很多时候凌晨还在赶工。

父母长年累月的辛劳,想方设法的赚钱,生活却一成不变的窘迫,他们却毫无怨言,互相扶持,充满干劲。

煮饭的间歇,母亲会唱小曲、跳舞,父亲则呆在里屋写春联,两人都有空,就会互相配合,拉曲弹唱。

母亲会给父亲剪发,会抚摸着父亲的白发,红着脸对他说:
“谢谢你的情,谢谢你的爱。”

父亲得闲时,会帮母亲染头发,煮一碗糊,尝一口说“好吃”,就立刻端到母亲的面前,喂给母亲吃。

他们相互打趣,一起背着包去山间采野菜、踏青,一起嘻嘻哈哈地唱歌跳舞。

生活琐碎艰难,这对老人却总是温柔以对。

他们没有华衣锦服,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容颜和身材,他们也会拌嘴、争执、回忆往事,他们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老人。

他们过的是最平淡的婚姻生活,为柴米油盐发愁,为生活辛苦奔波,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

可他们的情感如此动人,在琐碎的俗世生活背后,是他们之间不为人知的深情,令人向往。

他们用温柔抚平了生活的伤痕,不惧风雨,牵手走过人生的悲欢离合,相濡以沫。

陆庆屹的父母,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世间最浪漫的爱情。

图片

2

每对平凡的父母,都在盼子归家


龙应台说过: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孩子在成长路上与父母渐行渐远,而父母永远孩子身后默默付出,盼着孩子回头。

《四个春天》里的父母,也不例外。

父亲沉默寡言,喜欢把爱藏在行动中。

比如睡觉前,他会不声不响地把每个人房间的电热毯打开,等孩子们上床睡觉时,被窝里总是暖烘烘的。

吃完饭,趁孩子们不注意,他已经偷偷洗好碗,做完家务,孩子们主动帮忙,他也不许,只想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有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他一口都不舍得吃,把东西默默放在孩子面前,就去做其他事情。

闲暇时,父亲特别喜欢练琴,但为了不吵到孩子睡觉,他会特意躲到天台上练。

而母爱爽朗要强,她对孩子的爱,藏在她为远行的孩子准备的各种美食里。

有一次,母亲为了把家乡特产带给在沈阳工作的姐姐,大包小包的包裹准备了半屋子。

孩子们劝她少带点,方便远行,她却说“再累也要带过去。”

东西多到两辆车都塞不下,赶路时,母亲身上挂满包裹,几乎成了移动的杂货铺子。

她凭着一腔爱女之心,带着包裹,独自赶到千里之外的沈阳,汗水把她头发都打湿了,她却丝毫不觉得疲倦。

有一年,过完春节离家,母亲给陆庆屹发短信:

“早知道心里这么难受,你们明年干脆别回家过年了,回来几天又走,家里刚一热闹又冷清下来,我们受不了。刚才想叫你下来吃面,才想起你已经走了。”

陆庆屹想起自己离家时,走出很远之后回头看,母亲仍然依在门边,手扶铁门,静静看着他,忍不住泣不成声。

对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一生的羁绊。

为了孩子,他们咬紧牙关,扛下生活中所有的苦难,给孩子营造出更好的成长环境。

他们的爱就像一坛老酒,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化,反而越来越浓烈,醇厚。

毕淑敏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外奔波的儿女,不要忘记多回头看看被落在后面的父母。

虽然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脚步变得蹒跚,视力听力也逐渐退化,但他们依然有满腔深情。

趁父母还在身边,给他们一个拥抱,正所谓“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图片

3

越是平淡如水的友情,越真挚牢固

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嘴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真正的友谊,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人生低谷时,雪中送炭。

在《四个春天》里,吴叔和谢叔友情,正是如此。

他们是在黑龙江当工程兵时认识的。

谢叔口音重,普通话说得费力,但他喜欢音乐,不管手头做什么事情,都会不由自主的哼歌。

他每次一唱歌,就会被战友讥笑,谢叔人很敏感,好几回都被气哭。

吴叔平时只管埋头干活,他不忍心看谢叔受欺负,站出来帮谢叔,不准别人嘲笑他,还和对方打了起来。

吴叔不会打架,几个回合下来,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但他不计后果,只想为谢叔讨回公道。

从此以后,他们成了莫逆之交。

后来,吴叔复员回老家,谢叔就申请到吴叔的家乡,在铁路上当修路工。

谢叔结婚时,邀请最好的朋友当伴郎。

当地酒风盛行,伴郎是替新郎喝酒的,吴叔酒量不好,当天没喝几桌就睡地上了。

第二天醒来,谢叔怪他:“你早说啊,我好找酒量大的去。”

吴叔说:
“还以为你晓得陪郎是干什么的,非要出我丑。”

两人嘻嘻哈哈,好不快活。

婚后,谢叔的小日子过得滋润,夫妻俩闲下来就拉琴唱歌。

吴叔好二胡,两家住得近,得空就湊在一起,两家人互相唱和。

九十年代,谢叔想买把萨克斯,攒了几年的钱,还差得远,只好跟吴叔商量借钱。

吴叔说:“借什么借,算我合伙,买来一起练。“

两人凑钱买了一把萨克斯,谢叔邀吴叔一起练,吴叔拿起来看了看,说:“这东西太难了,我还是拉我的二胡,吹我的唢呐吧。”

之后,再也没有碰过谢叔买的萨克斯。

其实,吴叔从来没想过学萨克斯,他只想毫无保留的支持好友。

三毛说过: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在于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谢叔和吴叔之间没有利益之争,没有讨好奉承,他们相交平淡如水,却清新隽永,久处不厌。

时间在走,身份地位在变化,真正的朋友,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而是一切随缘,浓淡相宜。

友谊最美妙的地方,正是两个心灵相契的人,成为照亮彼此的那束光。

图片

4

平凡的是日子,深情的是人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很多人说生活没那么简单,可生活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守着亲人留下的宅院,缝缝补补,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进。”

在《四个春天》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平凡普通。

他们的故事,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正在经历的日常生活,没有轰轰烈烈,却在你来我往之中藏着脉脉温情。

生活虽然一成不变,人却有无限深情。
点个「在看」,共勉。




图片

作者简介:

七月,生活处处是苟且,眼里永远有诗和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