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在太空睡觉舒服吗?航天员怎么睡觉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2-08

由于微重力环境的影响,人在太空中呈飘浮状态。尽管没有了重力的束缚,航天员可以以任意睡姿睡眠,但在太空中睡觉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舒适。

睡觉时像气球

航天员睡觉时会钻进专用睡袋中,将睡袋固定在一定区域内,类似于我们拽着一个氢气球的样子。这么做不仅能够促进航天员的睡眠,而且还能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睡觉的画面。

有的航天员无法适应身体周围没有感觉,似乎四肢脱离了躯干,致使毫无睡意,甚至需要吃安眠药来辅助入睡。而充足的睡眠是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对航天员非常重要。将睡袋固定在一定区域内,能够对航天员施加一定压力,使身体紧贴舱体,产生近似于重力环境下躺在床上的感觉。这样,航天员的睡眠状态更加接近地面,无法适应微重力环境睡眠的航天员就可以睡得更好了。

同时,在太空中睡觉时稍有活动,甚至是呼吸也会使航天员飘浮起来。如果没有固定位置,就有碰撞到其他航天员、仪器设备或是舱壁的可能,不仅不利于睡眠,而且更加不利于航天员的安全。

同样的,航天员在睡觉时还有一根弹性束缚带将头固定在枕头上,手臂不论放在睡袋里还是伸出来,都需要束缚。不然,下面这个趣事就可能再次重演。一次,一名航天员蒙眬中看见一个“怪物”向自己飘过来,吓出了一身冷汗,仔细一看,原来是他自己睡袋外的手臂。

蒙眼假装是黑夜

尽管航天员可以睡7小时,但太阳升起时,阳光会透过航天器的舷窗照进舱内,把航天器内部照得胜于白昼。而且太空中的昼夜交替周期只有90分钟左右,航天员在这种环境下睡觉,很难睡得安稳。因此,一副遮光性强的眼罩就必不可少了。为航天员从视觉上模拟黑夜,从而提高航天员的睡眠质量。

睡眠时要保障良好通风

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必须保持头部,特别是口、鼻部有良好通风。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下没有自然对流,航天员睡觉时呼出的气体会滞留在头部附近,久而久之,空气就不新鲜了。而且,这些气体有可能被再次吸入,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保证通风,保证航天员睡眠时呼吸顺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