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印丨营口西炮台探访小记

 友声访古 2021-12-08

丙申,二月十一,寒凛凛,风鼓袍,鹰隼猎,宜抚刀枪。

是日,余从辽宁文保诸师车行适营口。先觅博物馆,内示者寡,而春秋之事藏焉。后趋西炮台,值午时而至,黄沙草漫,旗裂青云,日犹契也。

时有孱弱之国,迷上邦之梦,妄曰根本,穷内惧外,若井蛙观天而不自知,恨也。致刀兵加身,茫茫然,跌撞而前,食己之祸矣。

诸口岸通,而营口在列,以开东北之先。得河海之利,一时商贾辐辏,华洋同起,经贸兴繁。廷亦所重,择要地以筑炮台,强海防之能。夫西炮台之始也。

余随众入而视,其内平旷,三合夯土之台墙断续,绕水扇筑,炮台兵营基址尚存,去台门展厅,古意颇重。令近春分,却草木未发,又台土成,遂一目皆黄,唯一陂塘水,隐含春色。

登炮台,览今昔。西望天水同一,大辽河碧,怒海生涛。长风倏紧,生戎马之心。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冀己化兵,执枪擎戟,战火燃胸,与军击寇三千里,斩首八万余,守一方土,护一方民,岂不快哉?

忽友语余,境散慨之。咫尺之遥,似隔山万重。所见者,荻芦瑟瑟,故垒萧萧。


寻觅历史,重逢古迹,挖掘乡土,留存记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用照片记录看过的风景,用文字书写走过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