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搬家时的感悟 | 如何看待失去与遗憾?

 毛毛虫_Claire 2021-12-08

关于我的一切和有用的推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哦!

最近更新的不频繁,因为忙着搬家的事情。

和大家说过,我们要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堪培拉,下周准备搬去布里斯班。

现在的房子要出租,新的房子要整理,还有两个孩子的幼儿园和学校,联系搬家公司,准备核酸检测等等,焦头烂额啊!

回顾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发现从上大学后,我就一直在换专业,换工作,换行业,换房子,换国家中折腾。

然后有朋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总这么冲出舒适区,就不怕失去已经建立的稳定生活和人际关系么?

我不能很笼统简单地回答我不怕,给大家灌励志鸡汤。

我也不能回答我不怕,因为一开始当我没有经验,事情又超出自己预期的时候,我也会纠结我做的到底对不对。

其实我们这一生,根本没有所谓稳定或者一辈子到头的生活。

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得到,经历一些失去。不论得到的过程多艰辛,但得到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但失去就痛苦多了,过程痛苦,结果更痛苦。

有些人失去了心爱的物件;有些人失去了重要的朋友;有些人失去了至亲至爱;有些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

这些失去,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和多样性,让人失去希望,甚至抑郁。

当博主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年轻朋友执着在失去和遗憾中,耽误了很多时间和感情,还特别耗损身体,曾经的我也不例外。

我之前和大家说过,从高中毕业离开家,每隔几年我就换个城市,甚至换个国家。每次搬家,肯定要离开已经习惯的环境,失掉一些朋友,心里多少戚戚然。

我在做科研的时候,也有很尽力去做但依然毫无结果的状况,感觉努力全白费,工作失去了意义,自信也超受打击。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得到和失去,我想结合开始那个朋友提出的问题,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面对失去和遗憾。

🎁 文章末尾有个小礼物~

为什么失去和遗憾让我们难受

我之前在微博里曾提到过一个人类的重要心理机制,“获得感”

即我们喜欢和满足与得到一些令人产生愉悦感的事物。

如果费了力气却得到,或者得到后却再次失去,这个心情肯定好不了。

恋爱关系最能体现这种心理机制。

追求了大半年才在一起,费尽心力几年后又分手,巨大付出之后就是深深的失落感。

心理学家Laura King和Joshua Hicks又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

“失去了的可能自我”,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害怕失去和遗憾。

因为失去和遗憾本身,会让我们追求的目标失去了准星,不仅仅是失败,甚至是永远不再有机会去完成(你爱的人和别人结婚了,你心仪已久的岗位被别人抢占),这种情况下,就是“失去了的可能自我”

在这两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下,我们都会经历非常复杂的情绪。

有人感到愤怒,有人连声拒绝,有人愁思抑郁,但也有人学着抒发情绪和接受事实。

了解引发失去和遗憾负面情绪背后的机制,我们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失去和遗憾拟定应对方法。

如何用“获得感”来弥补失去和遗憾呢?

有些失去和遗憾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逃不开,很常见,但也可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

比如下面这些场景,你肯定经历过:

🔘 毕业;

🔘 生病;

🔘 搬家;

🔘 换城市;

🔘 和朋友渐行渐远;

🔘 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 失去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

🔘 在意的事物遭到破坏…

下面给大家说几个用“获得感”来弥补负面情绪的方法,我也经常用这些技巧来开导周围的朋友,例如:

☑ 之前本单位的升职加薪失败了,那就继续琢磨单位内部下次的机会,看看自己到底欠缺在哪里?或者好好准备简历,向外寻求一个让自己有获得感的职位。

☑ 和朋友渐行渐远也是人生常态,别太计较。再去开拓社交圈吧!多出去见见人,努力再去交更多的新朋友。

☑ 前面提到我做科研失败的时候,只允许自己最多消沉3天,然后就赶紧再去读paper,设计新实验,重新开始跑流程。

《阿甘正传》

人生这些失去和遗憾,多数还有时间去创造新的机会,或者弥补,或者开拓,或者升级。

想明白这点,人能更理智平和,不让负面的情绪左右自己太久。

而且还能在这一次次寻找新机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慢慢地,个人安全感也会跟着提升不少。

有了驾驭生活的能力和更强的安全感,再面对失去或遗憾或意外时,我们都可以学会尽快挣脱负面情绪,扎扎实实为下一次的“获得感”努力。

这里要指出,有些朋友特别年轻,内心力量不够时,追求“获得感”的过程不会很顺利,所以不要过于执着于追求同一个性质的获得感,可以分散到多个方面,比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工作软技能,建立多维度的社会关系网,学会节约和储蓄,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等等。

当生活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发力的地方依然能让自己“支棱“起来。

用“可能的自我”置换“失去了的可能自我”

上面的小标题好像不是很好懂,我举几个例子:

生活里有些非常巨大的失去与遗憾,影响深远,比如:

🔘 和好友的决裂;

🔘 爱人的离去;

🔘 亲密家庭成员的离世;

🔘 患有重大疾病;

🔘 重大财产损失;

🔘 遭遇意外…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开始脑袋都是懵掉的,继而产生悲痛,经历各种复杂情绪后有些开始麻木,有人开始试着接受。

相信大家听过很多朋友的建议,作为朋友也给过他人类似的一些建议。

比如节哀顺变啊,多出去见见人啊,和朋友倾诉,锻炼身体,吃些令人愉悦的事物,旅游啊等等。

这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我们最常得到的建议。

然而,也有朋友尝试了以上所有方法,还沉浸在痛苦里出不来,这些巨大的失去或者遗憾,确实很难搞。

我记得私信里有个朋友就说,面对前男友的决绝分手,已经2年了,还很难走出来。

人啊,最难面对的是自己,而这种失去,恰恰造成了失去了一个“可能的自我”的黑洞。

失去了一个人或者放弃了一个重要目标,意味着之前的付出都不会有回报,以后也不会有结果,曾经的期待也都是一场空,更严重地情况下会影响自己的认识,否定自己的存在意义。

而且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更喜欢再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及时止损或者干脆放弃,耗时耗心久了,就成为执念。

在“获得感”那里我们提到,如果一个人能力持续增长,信心增强,是会逐渐变得更乐观,更有掌控力的,每实现一个“获得感”,就实现以前的一个目标,这个过程,就塑造了一个“可能的自我”。

比如有同学想考研,想去一所知名院校,于是每天都想着这份念头,想出去玩想睡懒觉的时候,这个念头就能起到阻止作用,让TA更专注于想去名校读研的目标,这读名校研究生就是TA的一个“可能的自己”。

“可能的自己”能打败“失去了的可能自己”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前者面向当下和未来,后者面向过去。

当我们在成长时,会慢慢对世界有新的认识,理解和调整,这里面有希望,也有失望,但我们做出如何回应,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认知和信念。

在《Understanding Belief》一书中,作者就把这种信念很形象地比喻成仪表盘和飞行员的关系:

飞行员操作时,无法预知外界情况,只能凭借以往的知识技能和仪表盘作出一定的操作。

我们的认知和信念就像这个仪表盘一样,指引我们在突发状况下作出判断。

一个在日常生活里不断积累“获得感”的人,更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摆平或者熬过眼前的困难,为了一个“可能的自我”坚定信念。

这个可能的自我,更能让我们接受人生难免起起伏伏,出现各种状况,无数次信念坍塌,无数次信念重建,就像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黑夜撑住强打精神的白天。

一个坚持打造能力捕捉到更多“获得感”的人,一个用“可能的自我”代替“失去了的可能自我”的人,能慢慢获得更多的白天。

有人说每一次失去和遗憾都是在废墟上重建,看完今天的文章,你会知道,即便大厦倾塌,有地基在就不怕,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就是我对开头那位朋友的完整回答。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和我分享一下你的故事,抽一位走心的留言送我的沟通课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