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就是多,以终为始

 醒知行悟 2021-12-0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

谷歌依靠电子出版业蓬勃发展之前2010年的数据,统计出全世界总共出版过129864880本书,人生在世不过30000天,如果你想博览2010年前的纸质书,一天需要搞定4329本书。

据新榜持续监测的88.5万微信公众号数据显示,2019年8月,微信共产生了24725篇10w+文章。其中原创10w+文章7701篇,也就是说就算你只看原创的10W+,一天要看249篇。

什么感觉?这是人能干的事吗?不可能啊,逻辑是不通的,是无法实现的。

明知不可能而为之,是勇气?还是糊涂?结果就是殆而已矣!通俗讲死的不能再透了。

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这样看来,要重新审视如何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了。

我们为什么要看那么多的书?为什么要读那么多10W+?

因为我们想获得有用的知识,想捕捉重要的资讯和信息,

那什么是有用?什么是重要呢?

”此之甘饴,彼之砒霜”(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有用和重要变成了相对值,对我有用。

这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赋予不同权重的存在。

于是柏拉图三个终极之问出现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此时有个事情开始凸显重要了,发现自我,构建个人系统体系,去诠释我是谁,我是创业者,我是销售,我是HR等等,在现行职业体系中都有分类,对号入座就好了,从哪里来也没那么重要了,总之是来了,我们重点要考虑到哪里去的问题,未来自我是什么样子?锚定并画出路线图,如何成为销售冠军?如何创业成功?如何成为HRD?

用这些锚定的未来作为坐标,根据路线图去筛选丈量能够产生助力的书和资讯,无关之事一概不理,因为能量守恒,你关注了无关之事,就减少了能量和精力去处理有关之事,相当于开着一辆漏油的车出远门,结果可想而知了。

如此循环迭代,高效执行,坐等概率出现。

然而:

杜牧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什么我们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庄子答:你知道了还这么干,死的不能再透了,仅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