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个求职节目,才知道原来该教孩子这些道理

 育儿网 2021-12-08

聚焦职场的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3》终于强势回归啦!

像这种既能带来看剧愉悦感,又能学到很多知识的综艺,向来是很很受大家欢迎。

与前两季不同的是,这一季的offer选择了聚焦于医学生的成长,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医生这个群体的日常故事。

职场综艺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专业上的常识,更能让我们了解这个职业的常态:

一次夜班接了24个电话

工作26小时超长待机

随时应对带教老师的各种提问

不是在被批评就是在被批评的路上......

最终的结果不仅是实习生收到令他们心动的offer,也让我们从中收到令我们心动的成长真相。

或许你的孩子以后并不一定会从事医学相关的工作,但是其中应该教会孩子的做人道理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反省

所有面试的实习生可能学校不一样、具体专业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但他们都有着金灿灿的履历:

有的人年纪轻轻已经手握专利;

有的人已经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

有的人已经有了对于医学生来说十分宝贵的临床实习经历

然而与面试时“闪闪发光”不同的是,实习上班的第一天每个人都“灰头土脸”。

一开始在肝胆外科实习的汪苇航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作为他们家第四代学医者,他想成为一名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实习生。

他是带着自己伟大的职业理想进入临床学习的,但是在面对病人时却缺少了一些人文关怀。

因为没提前准备好一个病房的病人情况,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他凭借自己的印象笼统回答:

“病人的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就是没有那么的复杂。”

这话一说出口,自然是引起了带教老师的不满,毕竟医生这个职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每一个病人负责。

医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目,“不复杂”“比较乐观”这种词语听上去会让病人在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

本来可能只是不留心的一个答案,却收到了带教老师的严厉指责。满腔热情在第一天就被浇灭了一半。

观察室内的嘉宾在看到以后,也有为汪苇航鸣不平的:

“实习生就是要犯错,可是你们却不让他犯错,怎么能行呢?”

但医生这种职业确实容错率很小,毕竟他们的对象是病人,是关系到生死攸关的大事。

所以,当别的实习生陆续下班,汪苇航独自留在办公室记忆每个患者的病情,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弥补自己的不足。

人犯错在所难免。面对挫折时,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想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下次再犯。

汪苇航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心态,在第一阶段的实习中不仅没有再出错,还扭转了带教老师对自己的第一印象。“逆袭”成为了肝胆科的第一名。

面对错误的积极态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

主动是孩子成长期关键的品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比如觉得自己不如周围的小伙伴,在心里产生“我最差”的感觉。

这个问题同样伴随着在神经外科实习的冯琛。

因为就在第一次考察中,第一个问题就已经涉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只能老实“交代”:

“我本科刚毕业,我可能说不出来。”

其实相比较于其他的硕士、博士实习生,冯琛只是本科毕业,知识储备必然没有其他人那么充足。

但是一旦进入职场实习,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并没有人会管你是不是经验不足。

意料之中的第一次考核成绩,冯琛垫底。

但短短四天以后,他就逆袭成为了神外考核的第一名。

带教老师在说起原因的时候,只说到了两个字——“主动”。

实习过程中,冯琛在忙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不是在查资料就是在记笔记。

遇到了不会的知识点,不在乎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太“简单”,问别人的话,会不会显得自己很“弱智”,只关注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自己不会的东西。

所以带教老师自然会给出超高评价:

他会进步很快,他肯主动去学。

冯琛仿佛就是龟兔赛跑中的“龟”:就算知道自己和他人有差距,也会“固执”地去追赶在自己前面的兔子。

“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时很关键的品质。因为这不光是自律就可以的,还意味着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他不是被动的由别人推着往前进,他有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遇到挫折,要有一颗坚韧的心

按理说,本科生可能知识储备量不充足,硕士生可能经验不够丰富。到了博士生各方面的基础都有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吧。

事实上,每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烦恼。

心脏内科的刘畅本科到博士都在浙江大学,目前是一个博士后。如此傲人的学历,知识储备量也十分丰富。但是在面对模拟病房查房时,她原本的自信在被一点点磨灭。

模拟查房中她认识到了自己临床实践的不足,然而之后真正的查房中又让她了解到自己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感。

在实际询问患者中,可能是缺乏经验,也可能是紧张,在病人面前,刘畅不知所措。所提出的问题也没什么逻辑可言,“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得到什么有效信息。

从小到大优秀惯了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应该更难接受吧!毕竟内心落差巨大。

但是刘畅并没有选择退回自己的舒适区。

即便查房的时候受到困难,她也依旧迎难而上,鼓起勇气,再次走进病房,了解患者的情况。

当办公室只剩下她一人,她也在努力的加班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这大概就是学霸的自尊心吧,在之后的查房环节中,刘畅也是对答如流。

的确,一直被肯定的人是不允许自己落后于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应该要有一颗坚韧的心,帮助他们在被打击后心态重建,这是促使他们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可能越多

之前的三位或多或少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才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谢旭超本人表现一直很不错,但考核成绩却落后于别人。

因为给他打分的护士,只带过他一个人。

她觉得对于一个新人来说,80分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谁知道其他人的得分都在90分以上,谢旭超的综合评价远远被拉低了。

作为分数最低的人的“惩罚”,他没有办法和其他实习生一起观摩带教老师的门诊,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留下来看守病房。

诚然,谢旭超是委屈的,他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但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乖乖服从安排。

当给他打分的护士向他解释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甚至还反过来安慰对方。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被误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目光不可能永远只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很多时候,真正消耗人心的不是他人的看法、领导的批评,而是蔓延在心中的情绪。

与其抱怨自己受到的委屈,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解决更多的难题。

节目还在继续,谁能真正拿到offer,也不是一两次的小考核就可以决定的,就算拿到了offer,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也无法预测。

每个孩子也是如此,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边探索、边学习、边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就像这些实习生能成功面试上,走入大家的视野,也不仅仅是偶然间抓住了一次机会。

可以肯定是,当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做父母的自然想为孩子的一生保驾护航,但这毕竟不现实。人生路漫漫,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孩子自己来“打怪升级”。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把每一次的成功当作一次进步,每一次的失败当作一份积累。

目光应该更长远一些,不要止步于当下的困难,迈过一个个坎,终会抵达更高的山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