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底线的善良只会让你吃亏,不会是福。我们常说“吃亏是福”,但后来我才明白,没有底线的善良,犹如没有牙齿的老虎,只能被人骑,不会换回一丝一毫的福气。 就像生活中的老好人一样,别人什么要求都答应,今天让你帮忙带个东西,明天让你帮忙赶个表格,后天让你帮忙加个班。结果呢,人家不仅不感谢,还变本加厉。 最终自己吃了苦,受了累,本职工作却没做好,让老板一顿责骂,扣了工资。 你有一丝一毫的福气回报吗? 我家之前在村里,就是太过善良以致软弱,不仅没得到尊重,还被嘲笑。还记得当初爷爷去世,我和父亲挨家挨户请人上门帮忙之时,部分人那冷漠不屑的神情。 最终,烟发出去不少,来的都是村里憨厚的老人。这事儿,让我记一辈子。 因此,善良要有底线,该拒绝还是要拒绝,这样,才能在做好本职工作时,兼顾他人,赢得他人的赞赏。 2、在生活中总是遇到“坏人”,说明你爬得不够高。黄渤曾经说过,在他刚出道唱歌的时候,各种受骗上当,被拖欠工资,甚至不给结工钱;后来他跑剧组,也是总遇到各种各样的坏人,被人恶意中伤,排挤,被导演当面羞辱。但自从他红了以后,身边全是好人,各种驱寒温暖,端茶倒水,笑脸相迎。 虽然这并不说明这些“好人”中没一个坏心思,但至少证明,你爬得越高,你遇到“坏人”的几率会比较低。当然,还有另外一点:周围的人或许没有变,只是因为你比较有价值,大家不敢得罪你。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因为穷苦环境,资源有限,稍有利益牵扯,那都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人很容易被催生出保障自身利益的奸诈念头。而比较优渥的条件下,一些利益牵扯根本不伤筋动骨,就不必斤斤计较,自然更有余地选择善良。 这也意味着,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在艰苦环境中还能坚守善良本性的人,都值得敬佩与交好。 3、除了父母,没人会无私帮助你,亲兄弟,亲姐妹都不会。这是很现实的一点。虽然说血浓于水,好似只要是一家人,成员之间的爱就是无私的。但只有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而兄弟姐妹间,是一个个完整独立的个体。 人性有着自私的一面,那就是让自己过得更好。 只有父母会无私的为孩子付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帮孩子就是帮自己。 而兄弟姐妹之间,就没有这么浓的血脉基础,有的,更多的是打小朝夕相处的情感维系。相处,关系就有好有坏。关系好,彼此的感情好,能多为对方着想一些;反之,想自己更多一些。 随着利益牵扯越来越多,兄弟姐妹之间很有可能翻脸。 多少亲兄弟、亲姐妹因父母养老,遗产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只为争一点:我付出比你多,我理应得到更多。 只有父母,不管和孩子的关系紧张与否,都会第一时间为孩子考虑,不求回报。 4、人脉的本质是利益往来,价值互换。你没相应的价值,就没有人脉。有句话说得好“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这句话就直观地体现了人脉的本质:你有价值,被别人所需要,而非你有困难,别人需要为你付出。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富贵的人住在深山,不一定他好相处,只因他有价值,所以即便山高路远,拜访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住在闹市的穷人,未必是个冷面人,只因他没什么本事能帮到其他人,即便咫尺之遥,也是无人问津。 “显贵时宾客满座,落魄时无人问津”这种前后对比的悲凉,经历过一些人生风浪的人,或许都经历过,尤其是这个时候因困难借钱。 我表哥家,之前做开厂子,有钱,逢年过节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让人羡慕至极;后来因设备老旧,管理跟不上造成资金紧张,眼看要破产,当初推杯换盏的朋友,却没一个人愿意借给他周转。 后来,我姨父求遍了亲戚,才借了二十来万,然而这些钱不足以改变厂子的命运,最终倒闭。这让我姨父消沉了很久。 5、话语权不够,你提的建议再合理,也没人搭理。人微言轻,在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地位或者相应的价值时,你所说的话,很难引起别人的重视。 这并不是大家不尊重你,而是大家就看不到你。因此,在你提的建议没人理睬时,不必太过伤心,觉得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对方不喜欢自己。 你需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做出成绩,增加自己的话语权。等你地位提升,或者在公司举足轻重时,不用你说,自会有人跑过来询问你的意见。 6、宁和陌生人一起开店,不和亲朋合伙做生意。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多利益至上。因此,但凡跟钱有关的事,尤其是和大钱有关的事,千万不要和亲朋好友有所掺和。和亲朋好友做生意,不管是赔了还是赚了,最后你都会一无所有。 因为“人不患寡,患不均”。而人又都有另一种心理:同样一件事中,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比别人多,贡献大,理应获得更多的回报。 两种心理结合,其威力难以想象。 即便在夫妻关系中,发生争吵时,都会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和不作为,强调自己付出了很多,更何况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不堪一击。 一旦双方爆发经济纠纷,伤钱伤感情。因此,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千万不要和亲朋合伙做生意。 7、门当户对的爱情,更有可能踏入婚姻的殿堂。以前年轻的时候,我对婚姻需要“门当户对”的说法非常不屑,认为那是不跟时代的老旧思想,是对爱情的亵渎。在某些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下,我一度觉得只要两人足够相爱,什么出身、相貌、经济,都不是问题,这些困难反而会更加突显爱情的真挚与伟大。 然而,成熟以后我才发现,原来“门当户对”这几个字,蕴含了老祖宗千年的智慧。“门当户对”指的不是双方家庭表面的“财力”相当,而是“财力”背后体现得相近的“人生格局和眼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三观”。 三观相近,意味着很大程度上两人的人生追求相近,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相近,就更容易共情,劲儿往一处使,感情自然更牢固。 而“门当户对”之所以会变味儿,是因一些人图省劲儿,只看到了表面的财力,未曾多想一步。 8、现实中没那么多理想的爱情,更多的只是互相不讨厌的相处。受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年轻的时候总会觉得心目中的爱情是普世存在的,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圣洁理想的爱情,彼此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天涯海角。 慢慢成熟后会发现,理想的爱情其实是稀缺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理想的爱情往往意味着有一个接近完美的人,这样,TA才能在各个方面让你都足够满意。 然而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接近完美的人也几乎不存在。因此,真正的爱情其实是互相包容了对方不足之处,崇拜对方闪光点的取舍之道。 现实中,婚姻爱情生活更多的是两个异性之间互不讨厌的相处。而这,就已然不容易。 9、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许多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合适与否。小时候,父母会教育我们认清世上一些事的对与错,给我们打下在世上生存最底层的是非观。这是一个人所必须的,但也会让我们觉得,所有的事都是分对错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们会发现,这世上一些事有对错,但还有一些事情,根本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立场不同的合适与否。 人不是只分好人和坏人,人性也绝非只分善恶,它是复杂的,会变的。 就像之前大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在工作中敢想敢做,有原则,贡献突出;但他行事霸道,爱惜羽毛,难以体谅下属;他也不懂得关心妻子,直至两人离婚,李达康都没有几句关心的话。对此,你能简单地说他做的对与错,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吗?不能。 还有那之前是铮铮铁骨的英雄祁同伟,后来却堕落成了一个恶魔。你能说一个人永远不会变吗?不能。 10、对你说外表不重要的人,都是在忽悠你。虽然说,一个人的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才极具魅力,是吸引人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外貌形象,一个人很难吸引别人深入了解的兴趣,而且也更加难让人觉得好相处。 相反,如果一个人有着良好的外在形象,却很容易吸引别人的好感,更容易深入了解。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光环效应”,即一个人赏心悦目的外表,很容易让人对他的其他品性给予较好的评价与认同。相反,则需要更长和更深的交流,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同。 因此,虽然不是每个男人都帅气逼人,每个女人都美若天仙,但男性可以保持自己干净利落,女人可以精致一点,这非常有助于我们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11、财不外露,生活过得好,自己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大肆宣扬。《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遭遇袈裟之祸,不就是孙猴子不听唐僧之言,非得与人斗富,才招致祸端吗? 人呐,嫉妒之心随时都在。只不过有强有弱,有的能控制,有的控制不了。为什么,因为人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幸福感的。而一旦周围之人过得更好,就会心生嫉妒:为什么我不能比他过得好? 嫉妒之心太重,容易催生报复行为。那么,炫耀之人很可能招致无端灾祸。 12、要懂得感恩,有时付出远比得到更有幸福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性有弱点,但更有高尚的心。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受过他人的恩情,我们应该铭记在心,懂得感恩。在自己方便之时,将温暖传递出去,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也能让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说不定,啥时候你帮助过的人,就能反过来帮你一把。这可比所谓的酒肉朋友强多了。 以上12条,是我近几年感受颇深的道理。你觉得哪条最扎心呢,你有什么切身体会过的人生道理,欢迎交流讨论。 我是@不染的时光,和您一起品味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