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系病证-便秘 (一)

 ll无为 2021-12-08

脾胃系病证-便秘(一)

 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 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病 证。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之便秘、药物 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 证论治。

 “便秘”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指出便秘与脾胃、小肠、肾有 关,如《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䐜胀,后不利。”《素问· 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竭,则坚干不得出,故 痛而闭不通矣。”

【病因病机】

 便秘主要是由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 不足等,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致使邪滞胃肠、壅塞不 通;肠失温润,推动无力,糟粕内停,大便排出困难,发为便秘。

图片

诊断

 1.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 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

 2.粪便的望诊及腹部触诊、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肛门指诊、钡灌 肠或气钡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便秘的诊断。

【辨证论治】

图片

【治法方药】

 便秘治疗当分虚实而治,实证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其原则以 祛邪为主,据热、冷、气秘之不同,分别施以泻热、温通、理气之法, 辅以导滞之品,标本兼治,邪去便通。虚证肠失温润,推动无力,治以 养正为先,依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主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酌 用甘温润肠之药,标本兼治,正盛便通。

 虚实夹杂者,当攻补兼施。如热秘兼有气虚者,又当攻下泻热与补 益气血同用。热秘往往兼有津液耗伤,故又需加入生地、玄参等养阴生 津之品。由于热盛便燥,又可兼痔疮便血,常加槐花、地榆以清肠凉 血。若痰热壅肺,肺气不降,致大肠热结便秘者亦属常见,又当加入黄 芩、瓜蒌等清肺润肠之药。

 六腑以通为用,大便干结,解便困难,可用下法,但应在辨证论治 基础上以润下为基础,个别证候虽可暂用攻下之药,也以缓下为宜,以 大便软为度,不得一见便秘,便用大黄、芒硝、巴豆、牵牛之属。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了解更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