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可以,去一个地方过几天闲云野鹤的日子吧

 流浪人十七 2021-12-08

海先生:

 
记得那个地方吗?

某一日,和朋友一拍脑袋,便决定出发,从白日开到了黑夜,去诺邓古村,感受最原始的风情。
 
《蛮书》 ,这本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记载着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便是“诺邓”,亦是滇西北地区最久远的村落。
 
—1—
 
知晓诺邓,还是从吃开始
 
《舌尖》充满感情又画面十足的讲解:诺邓特殊的环境气候与含钾的诺邓盐碰撞出来的火腿,在自然风的晾晒下,口感鲜美,咸淡适宜,香甜可口,好一道回味悠长的美食佳品。
 
从此便深深地迷恋上了这种味道,舟车劳顿之后,我们第一件事,便是找了个特色的餐馆,好好品尝这道美食。看着包厢外面挂着的大大小小的火腿,不禁口舌生津。
 
配上最原始简单的烹饪方式,我们吃得满嘴流油,直呼快哉乐哉。
 
次日在鸡鸣狗吠中醒来,在清晨慢慢悠悠地穿街走巷,不经意走进一户民居,或探头探脑地往里看,总是能看见晾晒的火腿。
 
冲着诺邓火腿走进诺邓村,才发现竟有这么个避世之地。
 
村子距离县城差不多五公里左右,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我们选了个位置最高的民宿,住了下来,看外面风景无限,只是下山的路,望而却步,不得已当了回隐居人。
 
民宿有两个大大的院子,房东家有专门的火腿晾干房,我们的一日三餐,便一起在这里解决了。吃火腿、土鸡、腊排骨,一日三餐,把房东的菜单从头吃到尾。
 

只是,作为重庆人口,不管是烹饪方式还是味道食材,实在是不甚得我心,偶尔吃,会惊艳,也只是偶尔了。
 
计划的一个晚上,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晚上。
 
那段时间,过得很开心。早晨便晃晃悠悠地在山间穿行,吃过中餐悠闲地在院子里发呆,打发时间,好像无所事事。
 
有时候实在吃不惯民宿早餐,索性自己动手,热油、爆香、加水、煮面,老板直呼:也太麻烦了些。
 
实在无聊了,便扛着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瞬间,村里的大青树,小卖部的老冰棍,满屋的火腿,观景的台子、慵懒的猫,还有默默无闻的驴子,一趟趟拖着行李。

曾经的他们,扛的该是一袋又一袋的盐,这个因盐而行的茶马重镇。《蛮书》记载中,最迟在唐朝时期,便已经开始凿井制盐。尤其诺邓盐特有的盐质,自古在保山、腾冲一带就大受欢迎。
 
如今,村中还保存有较为完整的盐井以及明代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

 
—2—
 
这里的每一幢建筑,依旧是白族民居特色,不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其“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五合一天井”也变幻多端起来,建筑造型千姿百态。
 
而其屋檐门窗的雕刻更是精美绝伦,各有千秋,竟不曾看见一模一样的。大门最甚,样式极其丰富多彩,大气又文雅。
 
山坡上,屋舍层层叠叠,青石街巷交错纵横,三步一阶,五步一台。密密麻麻的民居,显得紧凑,前家的后门踏出去便是后家的大院。
 
完全能想到,平时的烟火人间里,你来我往,今日做好的糕点送你几个,明日自己的蔬菜送你一筐,和谐相处,如大家庭般。
 
而特殊的地理,还形成了十分特别的 “台梯集市”,往往在西面村尾一带,青石阶梯两边,商铺紧凑,村民背着背篓,在狭窄的梯坎上,摩肩接踵。

如果背着一箩筐的物资,那么一定要小心了。传说,晚上有豹子因为偷食肉品,而不小心跌倒至谷底至死,可见其坡度之陡峭了。
 
当然,如此盛况,也只能是曾经了。

—3—
 
如果去,那么就背着旅行包吧。
 
东西不多,找个不冷的季节,带上两件换洗的衣裙。慢悠悠地往山上走,半山腰有家百年老院改建的院子,去做一回“诺邓人”。
 
睡在木屋里,也许隔壁的呼噜声都能听见,就当是以前生活的家长里短了。过去,不就是大家围在一起,一群三姑六婆说着东家长李家短?不妨也偷偷做一回?
 
夜了,找个咖啡馆,坐在窗台边上,看明月下的古村落。星空格外的明亮,也格外的寂静。这种时光,最适合谈天谈地谈人生了。
 
第二日在鸡鸣狗吠中醒来,昨夜种种若浮云,还是在人间烟火里。
 

 
—4—
 
到了诺邓,不得不去的,还有一个,便是浑然天成的太极八卦图。
 
最初是在图上看到的照片,那个时候想着什么时候去看看,只是渐渐地,便忘记了。开车至对面山上的观景台。
 
诺邓河蜿蜒而至,从太极两仪中间流淌而出,称“太极锁水”。站在观景台,俯瞰,群山环绕,犹如万山朝拜。
 
听说在夏秋时节,绿荫笼罩,一场天雨,便云蒸雾绕,像极了天宫里的太极天仪,许是被哪位粗心的神仙,遗忘在了凡间。
 
其东面正对着“玉皇阁”,南面是虎头山的三清殿,得天独厚的“天人合一”。
 
海先生,其实诺邓还有很多美不胜收的地方,我只是过客,便只能匆匆了,下次,定是要再回去看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