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觉流口水,湿热困脾!一张方子,健脾清湿热,收住口水,请欣赏

 人老颠东 2021-12-08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钱、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睡觉流口水这件事儿。

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65岁,医案记载姓肖。她本是一个退休的工人,有高血压病史。

大概从近几个月开始吧,她忽然发现自己晚间睡觉的时候,口水特别多。常常是在不经意间,就有了一大口的口水。

怎么办?已经躺在床上的她,只好起身,把口水吐出来,然后继续睡觉。

可是,没一会儿的功夫,她嘴里又攒了一大口。不吐不行,就只好再次翻身起床。

图片

就这么折腾,你说谁能睡好觉啊?故而,这个患者常常彻夜难眠,十分痛苦。

这是怎么回事呢?患者曾经到医院的口腔科去检查。结果,她被告知一切正常,啥毛病都没有。

最后,此人决定投中医治疗。

找的谁?依然是我这几天持续提到的,中医临床大家郭子光前辈。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滑,舌红,苔白滑,整个人形体中等,面色红润。

当时,郭师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黄连1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代赭石30克,炙枇杷叶15克,谷芽20克,生姜15克。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剂之后,当天晚上就见到效果,睡觉的时候虽然也有口水流出来,但是不多,基本不影响睡觉了。

两剂药服完,患者只是在睡觉之前吐了两口口水,入睡以后,就没有口水了。睡眠,完全正常。

患者大喜,按照郭师给开的方子,她自己又配了一副吃。结果,诸症悉平,毛病就完全好了。

这张医案,是郭子光老前辈早年的一张医案,初诊时间是2002年10月24日初诊。它在郭师的部分经验专著里有收录。感兴趣的朋友,你不妨去查找一下。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其实,睡觉流口水这个事儿,还真就很常见。小孩子睡觉流口水,往往考虑脾虚,收摄不足。大人睡觉流口水,也往往考虑脾虚。

图片

为什么?脾主肌肉。脾虚,肌肉收摄不足,就难以控制口中的唾液。同时,脾作为运化之本,一旦虚弱,津液就无法被有效疏布到全身。于是,它们汇聚于口,以口水的形式流了出来。

那么,上文医案例这个患者,她的脾,出现了啥问题呢?

从舌脉角度来看,考虑湿热困脾。

你看,此人舌红,面色发红,主有热。苔白滑,主痰湿。脉象弦滑,乃是痰湿蕴阻脉道。

所以说,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湿热困脾。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她的口水就可以收住。

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呢?我们来看医家用的配伍——

黄连10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代赭石30克,炙枇杷叶15克,谷芽20克,生姜15克。

这里头,黄连清热燥湿,竹茹清痰热、降逆气。法半夏,燥湿降逆。

湿邪,怕的是行气之品。这就好比一阵风吹过,地上的潮湿干了大半一样。所以,用陈皮行气除湿。

湿邪,还惧怕阳热之气。这就好比太阳一出来,晾晒的衣服都会干了一样。所以,用生姜温中、除湿。

图片

茯苓,可以健脾利湿,谷芽,增进胃纳,促进消化。代赭石,可以重镇降逆。枇杷叶,可以清热降逆。 

如此一来,患者湿热得到化解,上逆之气得到遏制,她嘴里的口水,自然可以被“收回去”了。

其实,这个睡觉流口水,在许多老年人身上还真就多见。这类人,常常伴随高血压。到底怎么看待它,因人而异。湿热困阻中焦导致的流口水,是其中相对普遍的原因。患者的状态,往往是脉弦滑、苔白腻或黄腻,舌红。有的人看上去呢,还红光满面的。不信,你可以仔细品品。

对这类人,上文郭师所用的配伍,有一定代表性。非专业的读者朋友,不妨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你自己,绝对不要盲目试药。专业的中医同行们,不妨也作个参考。我觉得,医案里的患者十分多见,其症候和应对之道,值得我们花点心思去琢磨。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