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大唐公主,统领千军万马为父建业,战绩辉煌,长城的关隘都以她的军队命名

 女神书馆 2021-12-08

各位女神,大家好,我是馆主。平阳昭公主是李渊的三女儿,她是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历史上第一位,

统领队伍为父建业的公主。

她的人生非常传奇,长城著名的娘子关,就是以她的“娘子军”命名的。

同时她还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由军礼为其举殡的女子。

近来心血来潮,重温了一部十五年前的古装武侠剧《大唐双龙传》。

发现有些感动,真的可以历久弥新。

特别是看到男女主角,寇仲和李秀宁挥泪斩情缘那一场戏。

当李秀宁欲爱不能,只能强忍心痛,含泪对寇仲说出一句:

“是我没有好好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是我错失了。”

这段年少时,曾被深深打动过的故事情节,如今再看,依然让人热泪盈眶。

剧中,李秀宁是隋末四大豪门之一,李阀家的四娘子。

她聪慧机敏,是父兄争夺天下的得力干将。她与寇仲相互爱慕,却为了家族利益,忍痛割爱,另嫁他人。

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

相比剧中的李秀宁,历史上的平阳昭公主虽少了一些儿女情长,却多了几分英雄气概。

她是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女中豪杰,战功赫赫,为奠定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就连葬仪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617年4月,已是暮春时节。

隋朝都城长安一派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景象。

入夜,一名装扮普通的行人悄没声息地从侧门闪进了柴府。

他从太原风尘仆仆赶来,给府中的男女主人,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待这名密使走后,柴府的男主人,当朝元德太子的近身侍卫柴绍,轻搂着妻子的肩膀,难掩兴奋地说:

“当今天下纷争不断,如今岳父大人已决意起兵。我身为七尺男儿,应当仁不让前往相助。”

说到这里,他又眉头一皱,语带犹疑起来:“可是,如果我们夫妇一起离开,势必引人猜疑。要把你独自留在长安,我又实在放心不下……”

他的妻子却抬起头打断了他:“你放心,我一个妇道人家,朝廷不会对我设防,也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看到丈夫一脸的将信将疑,她又眉眼带笑,语气轻快的补充了一句:

“你当我是谁?我可是飞将军的后人,唐国公李家的三娘子,又怎么会坐以待毙?你走后,我自有脱身之计。”

柴绍这时也反应过来,自己的确杞人忧天了。他这个妻子自小聪慧,智谋不在他之下,这点小事根本难不住她。

他于是放下心来,连夜打点好行装,悄然离家,投奔太原而去。

送走丈夫后,李三娘子表面上照常过日子,暗地里却遣散奴仆、变卖家什。

几天后,一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李三娘子盛装打扮,带着几名侍女和家仆,踏上一辆轻便的马车,以到城外踏青赏花为由,大张旗鼓地离开了长安城。

自此,李三娘子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她就是唐高祖李渊唯一的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胞姐:平阳昭公主。 

在港剧《大唐双龙传》中,李三娘子的原型李秀宁,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兄长李世民遍访民间,招募贤能。

而历史上的李三娘子,其才智与作为,远胜剧中的李秀宁。

她离开长安城后,弃车换马,更换男装,摇身一变,成为风度翩翩的李公子。

但她的目的地,不是父母兄弟所在的太原,而是距离长安并不太远的鄠县李氏庄园。

她做这个决定经过了充分的筹谋。

父亲李渊在太原,有兄弟和谋臣辅助,她去了反倒没什么用武之地。

而留在鄠县,她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李三娘子深知,经过多年的经营,李家父子早已积累起了骁勇善战、仁义爱才的好名声,身边聚集了一批有勇有谋的能人智士。

但想要夺取隋杨江山,除了智和勇,还需要兵强马壮。而后者,恰恰是李家当前最大的短板。

她要尽可能为李家补上这块短板。

因此回到鄠县后,她马上以李公子的身份,把李家在当地的所有产业一一变卖。

当时各地已经烽烟四起。

李三娘子就用变卖家产筹来的银钱,赈济灾民,招抚流寇,很快就组建起一支上千人的队伍。

7月,父亲李渊在太原起事的消息传来。高兴之余,李三娘子加快了为家族招募更多兵士的步伐。 

李三娘子思前想后,很快产生了招揽附近各处,反隋武装力量的想法。

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家奴马三宝。

马三宝是李家的陪嫁奴仆,身份低贱,但自小跟着李家兄弟习文练武,见识不俗。加之天资聪颖、机灵善辩,因此一直是李三娘子的左膀右臂。

他听了主人的想法后喜形于色,称赞说:

“夫人高见!将各支义军联合起来,不但能够快速扩充我们的队伍,还能抱团共同抗敌,避免被隋军各个击破,真是一举两得。”

随后又主动请缨说:“我愿意做夫人的信使,前往各义军帐前游说。”

李三娘子当即欣然同意。

两人又仔细商议了一番,决定从招揽何潘仁开始。

当时,胡商何潘仁率领的队伍人数多达数万,是盘踞在鄠县周边,几支武装力量中实力最强的。

马三宝到了何潘仁军中,将来意一说,却引来了何潘仁与其手下肆无忌惮的嘲笑。

何潘仁说:“何某兵强马壮,即使没有同盟,也有信心闯出一片天。更何况你家主人是一介女流,又只有区区千人的队伍,何某凭什么要听她的号令呢?”

何潘仁的反应早已在马三宝意料之中。

他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心平气和的口吻,把天下大势与李家志向,巨细靡遗地娓娓道出。

何潘仁一开始挂着玩世不恭的笑意,听着听着,就不自觉换上了严肃的表情,最后干脆正襟危坐起来……

就这样,马三宝初战告捷,何潘仁就此率部归顺了李三娘子。

他后来又奉命游说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带领的队伍,使这几支队伍都陆续归入李三娘子麾下。

期间,看到李三娘子的队伍渐成气候,隋朝长安留守连忙调拨队伍,数次发兵讨伐。

但她沉着应对,调兵遣将,不但击退了隋军,占领了鄠县,还乘胜追击,一连夺取了周至、武功、始平诸县。

而且,每占领一地,李三娘子均明令禁止队伍骚扰、掠夺百姓。

因此,这支军纪严明的义军深受百姓拥戴。每攻下一城,都有大批流民、草寇归附,很快李三娘子统兵就超过了七万,声势大振。

自此,世人渐渐就把李三娘子带领的队伍简称为“娘子军”。

而马三宝也以自身实力彻底改写了命运。

他不但因功脱了奴籍,后来还在跟随李三娘子和柴绍,征战沙场的过程中,屡屡建功,贞观初年官拜左骁卫大将军。

但这是另一个传奇故事了。 

正当李三娘子率领队伍连连告捷之际,李渊父子率领的部队也势如破竹,由北向南,到9月就渡过了黄河,进入关中地区。

李三娘子闻讯后,急忙修书一封,由信使快马加鞭送到父亲李渊手中。

信中,她除了详细陈述自己招纳兵士的过程,还向父亲说明,她已率部清除了长安周边的威胁,建议父亲尽快带领大部队西进,与她合兵后,一举攻下长安。

李渊父子看信后大喜。

李渊连连称赞道:“好!不愧是我李氏的子孙!”

时年不满20岁的李世民则兴奋地提醒李渊:

“父亲,三姐姐提议的是,如今炀帝远在江南,关内防务空虚。而瓦岗军又正忙着与王世充混战于中原。此时正是我们西进,夺取都城的大好时机。”

李渊颔首,即刻遣柴绍带领数百骑兵,先行迎接妻子。

夫妻重逢后,来不及叙旧,李三娘子便即刻挑选出万余名精兵,随丈夫一起前往渭河北岸,与李世民带领的大军会师。

李世民看到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的姐姐,以及她身后那万余名精神抖擞、强壮威武的兵将,不由得心生敬佩。

他下马朝李三娘子行拱手礼,语带笑意地说:“三姐姐路上辛苦了。”

李三娘子动作潇洒地从马上一跃而下,伸手扶起弟弟,爽朗地说:“二弟多礼了。为姐也是李氏子孙,理所应当贡献一份心力。”

“瞧你们姐弟俩客气来客气去的,累不累啊?”旁边的柴绍插话道。

李三娘子与胞弟李世民不由得相视一笑,然后三人转入正题,进行攻占长安的战略部署。

最后商定,由李世民率军居中,李三娘子和柴绍夫妇分别率军居左右。

三人各领一军,各设作战指挥部,形成既独立又相互拱卫的协同作战之势。 

公元617年11月,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相互配合,很快就攻克长安。

李渊父子率部进入长安后,先拥立13岁的长安留守、代王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

第二年3月,江都发生兵变,隋炀帝被叛将所杀。两个月后,隋恭帝被迫禅位给李渊,隋朝覆灭。

李渊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由此拉开大唐盛世的序幕。

随后论功行赏,李三娘子以帝女身份,受封为平阳公主。

又以赫赫战功,得以享有与诸皇子同等的设置幕府、任用官吏、统领队伍等特权。

但大唐虽已立国,战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皇帝李渊只能留守长安,因此他分别派出几个儿子四处征战,平定叛乱。

他又顾虑到,李家的大本营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也得安排个稳妥的人守着才放心。

想了一圈,李渊觉得还是自己的三女儿最合适。

于是,受封后不久,平阳公主又一身戎装,跨马北上,率领数万娘子军回到了山西。

临别那天,平阳公主以军礼单膝跪地,向李渊郑重承诺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绝不放一兵一卒进入山西。”

李渊扶她起来,欣慰地说:“朕相信我儿的才能,也相信战事不会绵延太久,我们一家团聚的日子指日可待。”

此后5年,平阳公主坚守住了自己的承诺。

她与娘子军,一直驻守在出入山西的咽喉苇泽关。

期间,虽偶有交战,但因苇泽关易守难攻,娘子军又威名远播,各方势力均不敢贸然来犯。因此5年来,苇泽关虽有惊却无险。

但是,她却没能等到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公元623年,平阳公主因病去世,终年33岁。

后世为纪念她,遂将苇泽关更名为娘子关。 

港剧《大唐双龙传》中,李秀宁为家族事业,不惜放弃了一生挚爱。

丈夫惨死后,她又选择独身终老,尽心辅佐兄长李世民,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历史上,平阳公主虽没有错失爱情,却也为李氏家族和李唐江山牺牲了很多。

包括健康的身体。

常年带兵在外,繁重的军务与风餐露宿的生活,无疑损害了她的健康,是她年纪轻轻就积劳成疾,最终不幸离世的重要原因。

也包括家庭之乐。

除了新婚那几年,在长安度过的那段安稳生活之外,其余时间,平阳公主与丈夫柴绍一直各自征战,聚少离多,没有机会体会普通家庭的天伦之乐。

而这,也许就是两人结合十多年,却只生了两个儿子的原因。

但与电视剧中,李秀宁对柴绍感动多于爱情不同,历史上的平阳公主,对丈夫柴绍却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既建立在青梅竹马的基础之上,也基于她对丈夫的真心敬服。

而柴绍,是当得起女中豪杰平阳公主的另眼相待的。

因为历史上的柴绍,非但不像电视剧中,那个才能平庸的老好人,反而有着与剧中主角寇仲,旗鼓相当的智勇与谋略。

他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练就一身好武艺。

又加之天生一副嫉恶如仇的侠义心肠,因此早在少年时代,柴绍就是远近闻名的侠士。

与李氏结亲后,因志同道合,他始终追随李渊父子打江山。

因此,作为李世民麾下的大将,柴绍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他勇冠三军,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建功无数。

因此,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命阎立本描绘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柴绍排名十四,比大名鼎鼎的程咬金和秦叔宝还要靠前。

而在柴绍数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最能体现他智谋的战役,当属吐谷浑之战了。

公元623年4月,吐谷浑派兵相继入侵芳、洮、岷三州,大唐西北边境告急。

柴绍奉命带兵前往救援,却于6月底,被围困于一个山谷中。

吐谷浑队伍站在山上,朝山谷内射出一阵箭雨,被射中的唐军纷纷倒下。

情势危急之下,柴绍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他安然端坐于地,命随军乐伎弹奏琵琶,又命两名美貌舞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

吐谷浑士兵一看傻眼了,不知道唐军这是玩哪出?

好奇之下,他们纷纷放下弓箭,争相探头围观。

正当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之际,背后却突然冲出一队唐兵。

惊惧之下,吐谷浑士兵恍然明白中计了,下意识向四处逃散,却为时已晚。

此战柴绍用一招美人计,打败吐谷浑队伍,迫使一个月后,元气大伤的吐谷浑宣布归附大唐。

如此的智计无双,也难怪平阳公主对他敬之爱之了。

只可惜,吐谷浑大捷传到娘子关不久,平阳公主就病逝了。

临终之际,她虽然心有不甘,内心却也激荡着骄傲与欣慰之情。

她为拥有这样一位才能卓著的丈夫而骄傲,也为自己曾与他并肩作战而欣慰。 

平阳公主离世后,其棺椁被长途护送回长安。

李渊十分悲痛,下诏以开国元勋的待遇厚葬,并钦点40名军士送葬,陈列军旗,高奏军鼓。

但这一诏令遭到当朝礼官的抗议,他们认为女人用军鼓下葬有违祖制。李渊义正辞严的说:

“当年平阳公主在鄠县起兵,追随者众。又亲临战场,为兵士擂鼓助战,对大唐有开国之功。她的功勋远超一般男儿,怎能没有鼓吹?”

因此,在李渊的坚持下,平阳公主成为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而且,李渊又命礼部谥平阳公主为昭,取“明德有功”之意,以表旌平阳公主的特殊功绩。

至此,随着一阵雄壮激越的军鼓响彻长安,平阳公主生荣死哀的一生,徐徐落下帷幕。

但千年之后,以她为原型的李秀宁的故事还在上演。

其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幕,是故事男主角寇仲以满天烟火,送给初恋李秀宁一段迟来的告白。

然而李秀宁抬头看着天上的烟火,却莫名感到伤感。她说:“烟花虽然灿烂,只可惜太短暂。”

寇仲便宽慰她说:“人生其实也很短暂。但是只要灿烂过,就再没遗憾了。”

戏里,编剧用这场烟火,隐喻了李秀宁与寇仲之间,虽美好却转瞬即逝的爱情。

戏外,我们也不妨借用这场烟火,来缅怀平阳公主短暂却辉煌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