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20多年,才原谅了妈妈

 女神书馆 2021-12-08

母亲节,我有些话想对妈妈说。

也想对亲爱的你们说。


妈妈打来电话那一刻,我刚下班,正在包里翻钥匙。“你晓得不?我们隔离麻将馆那个老板娘,胸被割了。”
 
她的语气有些小心翼翼,又透着一丝心疼。
 
我一愣,连忙问:“你嘛晓得滴?”
 
“我今天去医院做检查,那个医生说的。”她的语气依旧很轻。
 
我哦哦两声,急忙反问:“你去医院干嘛?要保护好身体,晓得吗?”
 
听了我的话,她的语气突然高涨:“你在外面要按时吃饭,要保护好身体,不想做饭就点外卖,不要不吃,不要想着减肥……”
 
一咕噜地,她说了好几个“要”与“不要”。
 
听着妈妈的话,我望着眼前一片漆黑,忽然意识到,我的妈妈,这些年来一直在反复强调这些话。

从未间断。
也从不觉得累。
 
以往,我会觉得她烦,话多。但今天,却莫名觉得动听。
 
这些话都是关心,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对远在异乡的孩子,最炽热的爱。
 
它不够震耳欲聋,不会惊天动地。但足够踏实。
 
妈妈就是用这温暖而厚重的爱,一路庇护我到今天。
 
 


我的印象中,妈妈一直是个极易满足的人。
 
尤其是对我。
 
以前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会想方设法做到,拼命逗我开心。
 
上小学时,学校离家很远,没有车,妈妈便骑着老式自行车接送我上下学。
 
有一回,我偷懒了,说什么也不肯去学校。
 
她一直劝。
 
我依旧赖着不肯去。
 
妈妈拿出糖果哄我,才将我拉到自行车上,送去学校。
 
可因我起得晚,耽误太久了,妈妈怕我迟到,将自行车踩得飞快。
 
恰巧在这时,前方一辆白色小轿车驶来......不过数秒,自行车重重向右侧倒下。
 
我与妈妈摔倒在地。
 
我不知该做些什么。
 
她却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将自行车推开,将我提了起来。
 
轿车司机与妈妈撕扯了很久,最终以妈妈赔了40元才罢休。
 
但那次车祸,停留在我记忆中的,不是司机的蛮横无理,而是自行车与轿车相撞那刻,妈妈本能的动作。
 
很多年后,我在大学图书馆翻书。


偶然看到一本书,上面写道:一般人出车祸,掌握方向的那个人一定会将车龙头向左带动,因为这是下意识在求生。
 
而我的妈妈,却硬生生撞了上去。
 
她不为求生。
只为了我生。
 
但那时年少,不懂事,很多年里,我都是怪妈妈的。
 
不是她不爱我。
而是她一直在离开。
 
上小学前,我们还住在村里,那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
 
每年春节一过完,村里的人都会外出打工,去往各个城市。直到过年时才回家。
 
爸爸妈妈也一样。
 
大约从我4、5岁起,他们便一直在离开。
 
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已记不清是几岁了,当时我在家门口的院子玩。
 
妈妈突然喊住我,称要我去村口,因为那里有很多小伙伴。
 
我听了,不带一丝犹豫去了。
 
结果一去,再也没见到妈妈。
 
那天,等我到村口没多久,便看到一辆车从我家的方向驶出来,而后经过马路,一直往村外开去。
 
我当下就惊了,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不好的预感很强烈。
 
我急匆匆往家的方向跑,回到家一看,一个人都没有。
 
妈妈走了。
 
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最后还是奶奶带我去了她家。
 
可那种空虚的荒凉感,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空旷的院子,逐渐沉下去的夕阳,院子里的野草在飘动,我的家,没有一个人。
 
没有一个人。

奶奶告诉我:“你妈出去赚钱了。”
 
听了这句话,我明白了,妈妈不到过年不会回来。
 
我站在那个荒凉的落日里,撕心裂肺地哭。

那种被抛弃感太强烈,以至于多年后一想起,仍然觉得心酸入骨。
 
后来的很多天,我不再说话。
 
有些想念,只能深埋于心。


因为说出来,也没人在乎,没人重视。
 
那时也够单纯,有一回很想她,便在野草上用手指甲划“妈妈”两个字。
 
也用铅笔在电视柜的盒子上写。写得很小很小,谁也看不清楚。
 
深刻记得,有一次村里的大人与小孩开玩笑,问到:“你想你的妈妈不?”
 
有个小孩说:“想。”
 
大人们都笑了。
 
他们问到我,我突然不知该如何回答,愣了好几秒,才木讷地开口:“不想。”
 
其实,我多么想将“不”字去掉,多么想大声说一句:“我想她。”
 
可我又知道,这不过是大人间的玩笑,笑一笑而已,谁又当真?
 
我将对妈妈的想念,埋在了记忆最底端。
 
谁也不说。
 
谁也不告诉。
 
我一度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面对她的离开,我会麻木,会不再心酸。
 
但那一年的夏天,我还是哭了。
 
痛哭不止。
 
那天中午,妈妈提着一个大包,又要离开。
 
看着她逐渐走远,我顿时大哭大喊:“妈妈,妈妈……”哭到眼泪汹涌而下,看不清她的神情。
 
但我想,她一定也很难过吧。
 
最后,又是奶奶拉开了我。
 
她还是走了。
 
在我的泪水中离去。
 
这个场景,即便过了近20年,纵使到了今天,我依然无法忘怀。
 
而这种分离的伤痛,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感情史。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后来的后来,我也一步步离开了家。
 
上高中,我选择了最远的学校。
 
上大学,选择很远的大学。
 
毕业后,越走越远,每年长假才回去。

我以为,只要我不再想,心就不会疼了。


但这也是误解。
 
这份伤痛被我埋在了内心深处,不是不存在了,而是缺乏一个爆发的点。
 
一直到去年,我在广州独自生活的第一年,当时已开始看大量心理学书,并写了无数原生家庭不好的女星。
 
其中写到邓萃雯,她自幼被送到奶奶家,从没有被父母疼爱过。邓萃雯说:“我一生最大的梦想,是远走高飞。”
 
她一直在逃离,一直想远走。只因她小时候从未被善待。
 
写完这个人,我自己也崩了。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过去。那天夜里下班回家,我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问出多年来一直想问,但又不敢问的话:“妈,我觉得我的童年不快乐。”
 
妈妈听了我的话,愣了好几分钟才说:“你在外面要听话。”
 
我一下就崩溃了,大喊道:“我不想听话了,我不想听话了,我太累了。”
 
后来不知怎么挂断了电话。但经由那天开始,我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我会时常想哭。
时常不愿出门。
 
甚至好友叫我去她那里吃饭,我都会故意以工作忙推辞掉。
 
我感觉自己病了。但身体并无病症。
 
某一天夜里,我尝试打开一个网页,在测试抑郁症一栏交了19.9元,做了一次抑郁症测试。
 
上面显示:轻度抑郁症。
 
我竟没有任何感觉。
 
很多天后,爸爸偷偷告诉我:“那时你妈每次与你通话后,都会偷偷抹眼泪。”
 
我的心,一下子生疼。
 
但她在我面前,依旧是平和的,极度想要安慰我。
 
我说我工作忙。她说你一定要记得吃饭。
 
我说我有一次不小心划伤了脚。她说:“只要你在外面快乐,我们才会快乐。”
 
很多天里,不管我如何抱怨,她都会竭尽全力安慰我。
 
那个冬天,很少出远门的她,竟跑来广州看我。
 
一直到她回家前,她都一直陪着我。
 
那几天也是我在广州,睡得最安稳、最踏实的几夜。
 
就这样到了春节。
 
 


很不幸,湖北发生了疫情,我们都被困在家中。
 
不过这对于我来讲,却是幸事。
 
因为通过这段时期的相处,我与妈妈的感情,逐步变得愈发好起来。
 
有一回尝试问她:“妈,你记得你以前总骗我,然后你就走了?”
 
妈妈听了我的话,沉默了好几秒,才说:“那时要生活啊,没办法……”
 
接着又是沉默。
 
我继续说:“我觉得我以前过得不好……”
 
她还是沉默了。又过了一会儿才开口:“我都知道,我也想呆在你身边,但是……你要记得,人要往前看,不能总呆在阴影中……”
 
她没读多少书。但这是我听过最沉重的道理。
 
那个中午,阳光照在妈妈的脸上。
 
我侧过头看了看她,才发现,她脸上的皱纹已经那么多了。太阳的直射下,她竟多添了好几根白发。
 
但这些年,我除了埋怨,又干了些什么?!
 
疫情结束,我来到广州,从第一天正式上班开始,每晚都会收到她的微信留言。
 
第一天,她发来一大串字,甚至标点符号都没有。
 
我看了她发的内容,竟只想哭。
               
后来的每一天,她都会问我“下班了没有”,“回家没有”,“睡了没有”。
               
且每一天都在晚上。
 
一天比一天晚。
 
有时在7点多。有时是9点才发来。更多时候,都是10点多。
 
也就是我下班回家的时段。
 
刚开始我不懂,连微信都用不好的她,怎么突然给我发短信。
 
直到前几天,我才从爸爸那里得知,那时因为我来广州前一天,无意间说起,有时下班太晚,一个人走夜路会害怕。
 
于是只要是工作日,无论有多晚,她都会问一问我,是否安全回家了。
 
爸爸还说,有一天夜里11点,我因没有回复她的消息,那一夜,她一直睡不着。
 
直到次日早上我回复信息了,她才安心。
 
所谓母爱,大概就是这样吧。
 
虽然不能陪在你身边。但心中始终只有你。
 
风里雨里,只有你日日平安,她便心安。
 
我还有什么抱怨的呢。
 
我的妈妈,从未教给我什么大道理,也很少陪在我身边。但她给我的鼓励,给我的爱,给我的情感,是我这一生都用不完的宝藏。
 
我在她身上,学到了努力,学会了如何与生活死磕,学会了善念,学到如何独自一人面对远方。
 
更逐渐明白,原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可以是无私的,可以深埋在心间,不表达,却深如海。
 
我们都是普通人。
 
但努力想要在这世间活得温暖。
 
而我的妈妈,她以卑微的姿态、温柔的性情,一直默默支撑我,在往后的每一天,每一个深夜,行走得心安,且无畏。
 
因为我知道,只要我回头,她就在那里。像午夜的灯,长街的风,永不熄灭,永远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