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病验方(神验)

 张玉龙医论 2021-12-08

       冬春季节是哮喘病多发季节,尤以老幼及体虚者多见,症见喉间气促哮鸣,鼻煽,呼气延长,多数患者可闻见喉间或肺间痰鸣音(呼气时更甚),严重者喘促不能平卧,民间呼之为“齁病”,临床称之为“哮病”、“哮喘”、“哮吼”、“齁贻”、“上气”、“呷嗽”,多因过食鱼虾盐咸,内有积痰寒饮,外感寒邪,外寒与内饮搏击,肺气壅阻而成,李中梓《证治汇补》总结其病因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伏痰(宿痰)是其发病之“夙根”,其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与肺、脾、肾三脏亏虚密切相关,治疗当明辨正虚邪实之证候,未发以扶正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行医十数载,常用家传蠲哮定喘方治疗各类哮喘,效果可观,分享出来,供大家借鉴:

       蠲哮定喘方(颍州修善堂药庄张氏方)紫河车10克,广地龙10克,川贝母10克,鹿茸蜡片10克,红参片10克,蛤蚧尾一对(只取尾用),以上共为细末,混合均匀,瓷瓶存贮,早晚用药水冲服6克/次;生麻黄10克,桑白皮30克,白果仁10克(捣碎),嫩桂枝10克,补骨脂10克,蜜紫菀15克,蜜款冬15克,法半夏10克(捣碎),化橘红10克,诃子肉1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20克,关防风10克,苦杏仁10克(捣泥),五味子10克(捣碎),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趁温热用之冲服上述药末

       处方中鹿茸,性温,秉纯阳之气,含生发之气,补火助阳,生精填髓,强筋健骨,为峻补元阳之要药,《本草纲目》载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每于冬至之日,黄酒炖服6克,可以防治哮喘宿病,亦可调治冬季四肢不温、畏寒怕冷。久咳及肾者可以炖服鹿茸补肾止咳。虚劳赢瘦之人属于阳虚者亦可炖服或泡酒长期服用。

       紫河车配伍广地龙补肺纳肾、截敏平喘,是治疗哮喘病症经典配伍。

       红参配伍蛤蚧补肺肾、定喘咳、益阴气,可以很好的缓解气促、气短、胸闷、嘴唇紫疳症状。

      川贝母善于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是临床和民间都为常用的止咳平喘要药。

       单纯使用散剂亦可以防治各类哮喘。汤剂诸药合用能止咳平喘、补益肺肾、健脾化痰。故而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此方,对于体虚久咳、气喘、身体消瘦、容易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诸病皆有良效。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诊室25)

附近交通地铁1、3号线老街站C出口

附近公交门诊部1(104路、10路、220路、223路、29路、85路、M133路、M191路、M239、M482路等)   

附近停车场祥祺商厦地下停车场、百货广场地下停车场(越港商业中心对面)

       以上内容同步发布在360图书馆“张玉龙医论”中。有需要解答的中医话题也可以留言给我,我会尽力阐述我个人的临床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