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后,支持孩子上兴趣班的动力到底是兴趣还是父母的坚持?

 优家教育 2021-12-08

文丨 优宝


双减之前,兴趣班不失为孩子们逃离补习的庇护所,即便自己对玩的兴趣才是最大的,但上兴趣班也总好过看课本。
 
可双减之后,很多孩子都像脱了缰的野马,“合法”地开始和老母亲对抗。


且不说像钢琴、书法、舞蹈这种往往只是家长希望孩子拥有的兴趣,就连一些孩子自己信誓旦旦想要去学的东西,也开始变得懈怠起来。
 
“让他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整天就喜欢窝在家里玩手机。”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啥啥都爱,我家孩子啥啥都拎不起来?今天这个不喜欢,明天那个没兴趣,干啥都没长性哪儿行?


曾经我们以为,只要帮孩子找到了兴趣所在,他便能一往无前;曾经我们也以为,只要父母立场坚定便能帮孩子克服懒惰的天性,坚持下去。
 
可事实却告诉你,这些想法都太天真了。
 
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是这样呢?这里面到底还缺少了些什么?
 

放弃是人性的常态
 
公司有位同事,她的女儿从小就学跆拳道,最近刚刚练到了红带,还参加了一些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此她一直颇为自傲。
 
但这些只是外人看到的表面,她也曾吐槽过最初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曲折,在钢琴与跆拳道的背后还有着无数上了一段时间就不愿意去了的兴趣班。
 
她女儿尝试过钢琴、书法、绘画、声乐、街舞、芭蕾等等,这些可都是孩子自己想学的。
 
当问到女儿为什么不喜欢的时候,她总能找出一大堆理由:
 
“我又不想当歌唱家,唱歌一般好听就行。”
 
“我字写得不好看,其他小朋友都笑话我。”
 
“我手指头那么短,够琴键太费劲了。”


让同事觉得最扯的理由当属:
“芭蕾天天要压腿,老师说我柔韧性不太好,学了也是白学。”
 
同事:“那你跆拳道怎么就能学啊?”
 
女儿:“我们有实战啊,基本用不上什么高难度的腿法,踹就完事了。”
 
用同事的话总结,其实说破了天去就只有一句话:“我不想学了!”
 
爸爸也尝试过威胁女儿:
 
“你自己说要学的,到时候不能嫌辛苦就不来了啊!”
 
“是你自己要放弃的,以后可不能怪我和你妈啊!”
 
但爸爸自己也明白,威胁对于孩子来说一点用都没有,但是看着孩子一次又一次说不学就不学了,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其实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所有的兴趣班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件新奇的事物罢了,除此之外不会有什么具体的感念。
 
作为兴趣时,他们愿意了解、愿意努力,可一旦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时,就会觉得枯燥,尤其是面对一周几次的练习感到疲惫,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在这一点上,大人也是一样的,能把工作当成乐趣的除了老板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
 
但放弃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来自父母的期待。
 
虽然一开始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释放压力的途径,只要他自己能够开心就好。
 
但学钢琴、古筝不得过个几级拿个证书?围棋、跆拳道这种更仿佛不参加个比赛就像是白学了一般。


于是慢慢的,为了考级、比赛,孩子开始重复性地练习,钢琴不再是她想弹时用来舒缓心情的工具,而变成了只弹考级曲目的强制作业,成为了她最大的压力来源。
 
又何况,没有天赋加成的兴趣,终究也只能取得平平无奇的成绩,这总会让孩子不禁思考,自己付出的这一切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就为了达到一个普通人的水准,那么这份坚持又有何意义?
 

光靠兴趣是庸才
 
心理学界有很多人想解释人做事的动机,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位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L. Deci与Richard Ryan。


这两位老大爷目前依然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心理系任教,继续研究着人的动机。
 
但他们早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这套理论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
 
自主感(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需要感(relatedness)。
 
只要这三种需求得到满足,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得到的越多兴趣便越浓厚,人才越有更强的驱动力去让自己做得更好。
 
在这其中,自主感是最好满足的,只需要让孩子感觉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她可以做主自己的兴趣爱好。


但家长们很快也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比如:充分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尊重了她的兴趣,上了两天芭蕾舞课,但很快,有一天她突然哭闹着说不想学了,这时怎么办呢?
 
继续尊重孩子的意愿吗?恐怕这时家长们的心态就没这么潇洒了吧。
 
更有“前瞻性”的父母可能开始忧虑,她说不学就不学,她说想学就学,那上学了怎么办?要是对数理化不感兴趣,怎么也学不好,还就不学了?
 
可见,光得到自主感并不一定能保证孩子有持续做事情的动机,这时就要谈到第二种心理诉求——胜任感
 
身边有位妈妈,去年寒假时带孩子去学习了滑雪。


正好有两个不同的教练带了他,而且妈妈也全程在场,亲历了两个教练教学的全部过程。
 
她发现,教练A的口头禅是:
 
“太棒了!转弯转的很好!眼睛要是直视前方就更棒了!”
“这个刹车太漂亮了!手可以再稳定一些。”
 
她心想,这个教练也太会拍孩子马屁了吧,她家儿子本来就胖,划起来怎么都称不上“漂亮”。
 
反观教练B就务实多了:
 
“不对!眼睛要看前方!”
“手手手!怎么又忘记控制手的动作了!”
 
她觉得严师才能出高徒,有这个教练在,这波稳了。
 
可结果却很让她惊讶,儿子跟着教练B学了很久都没学会,反而是教练A,不到半天就能让儿子哆哆嗦嗦的小步前进了。


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一个人的胜任感便源自周围人的对他的评价。
 
你可以把它看成“安慰剂效应”,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从0-1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更像一个开关,像一扇帮孩子发现新世界的大门。
 
但光靠自主感与胜任感,也只是让孩子热情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一些,当他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时,很快会再次失去热情。
 
因此这就要说到最关键的一点——需要感
 

最大的需求是被需求
 
我很喜欢写东西,在那些诗词与文章中总能引发我大量的思考,因此我也很喜欢思考,却也总被女生吐槽想得太多。
 
同时,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也比较自信,甚至有些自恋,这让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我目前的工作。


朋友经常和我吐槽,育儿问题无非就是那些,早就已经被人写烂了,你还有什么可写的。
 
但对此我却并没有太大感觉,就像当初从互联网行业跨度到了教育行业,我并没有觉得如何艰难。
 
很多事情的本质是相通的,你怎么想,用什么方式去诠释,决定了你与他人的区别,同样一个问题,总是可以找到不同角度去阐述的。
 
所以你看,大人的工作其实与孩子的兴趣是一样的,我喜欢写作满足了“自主感”的需求,而自信则满足了“胜任感”。
 
然而每每看到精心写出的文章只有数百的阅读量时,也总会让我产生懈怠。所以我才不会承认有些文章是我故意在水呢。
 
这其实就是需要感的缺失,但想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感可比大人容易得多。
 
也许是在他表演新学到的技能时父母认真的观赏,也许是在他努力达到了一个平常人水准时父母由衷的赞美。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不管成年与否,对孩子来说,即使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都比不上父母的一句肯定;
 
即使获得无数荣耀,也比不过父母那一句“孩子我为你自豪”。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肯定。
 
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是父母的肯定,同样,最能伤害他们的,也是父母的不认可!
 
其实所谓的兴趣,不过是能让孩子更轻易自我满足“胜任感”与“需要感”的工具罢了。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学者们认为“兴趣”只是一个切入点和催化剂,或者说是一个人成为某个领域大师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让一个人把一件事长久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他本来的兴趣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
 
因此不要把什么都归结到“兴趣”二字上,对于坚持也该好好反思一下,除了强制让孩子学下去,我们还能带给他们些什么。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