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顶安娜普尔纳的过程中 一直都可以看到海拔8167米的道拉吉里 巨大的锥形山体 三条山脊棱角分明 今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图说攀登 安娜普尔纳 安娜普尔娜峰,海拔8091米 难度大,死亡率最高 也是人类第一个登顶的8000米级山峰 Annapurna 源自梵语“purna(充满的)”和“anna(食物)” 意为“永恒的食物” 从安娜普尔娜山麓流下的溪流 为山下的农田和牧场提供了水源 所以又被称为丰收之神 整个安娜普尔纳峰群 绵延55公里 包括一座8000米以上、十三座7000米以上 和十六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 1950年6月3日 法国人莫里斯·埃尔佐格和路易斯·拉什纳尔 从北壁成功登顶安娜普尔纳I峰 两人也因冻伤失去所有脚趾 莫里斯还因手套丢失 被切除了手指 来到5000米C1营地 到顶峰的落差高达3090米 长牙五爪、破碎不堪的冰川随时都会坍塌 威胁着每个登山者的生命 照片中底部海拔5000米 最上面雪和岩石交接的地方 海拔大慨7800米 右边有一道“白线”直接到顶峰 那就是首登的法国沟槽 我们也将从那里登顶 继法国队完成首登后 1987年2月3日 波兰队捷西·库库奇卡与阿图尔·哈伊泽 完成首次冬季登顶 1993年 “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 登顶安娜普尔娜 2014年 瑞士机器Ueli Steck单人solo南壁 无氧 用时28小时 并获得当年金冰镐奖 70多年过去了 它在所有八千米山峰中死亡率最高 最高的时候每100名登山者中就有40人死亡 它是夏尔巴们都害怕的山峰 是公认的大麻烦 这里的难度和危险度 都超过令人闻风丧胆的野蛮巨峰 K2 2021年4月2日 我乘坐直升飞机到达4250米的安娜大本营 第一眼看到安娜的山体 我震惊了:这要怎么下脚? 我的照片根本体现不了 站在这儿的那种 该死的压迫感 只能深深的佩服首登的人 遇见 安娜普尔纳的日落 最后一束阳光加深了石头的饱和度 罕见地显现出一丝温情 而在没有阳光的时候 气候会急剧下降 这种色调 让整个山峰变得更加 冷酷、无情 仙气飘飘 捂着支离破碎的冰川 就像生活中一句“我没事” 却捂着一颗支离破碎的心 噢…登山不难 难的是人生 煨桑 一种祭天地山和诸神的仪式 要想在尼泊尔登山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没有这个仪式 夏尔巴是拒绝上山的 到了大本营 我们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祭台 祭台前面摆放的贡品 主要就是啤酒饮料 没有矿泉水、水果、藏式油炸果子 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拿一些装备 放在祭台前面 向导用心的给每件装备都涂上酥油 仪式感满满! 用松柏枝点燃 然后再撒上一些茶叶、青稞、糖、糌粑等物品 意为给神灵以美味 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燃桑可以排除秽物 具有消除秽气的功效 这也是藏式祈福仪式的重要程序 那一刻 升起风马不为守候你的到来 只是祈求圣山接纳 顺利平安 然后 会互相在对方脸上涂上糌粑 祝福好运平安 最后分吃贡品 酸奶、酒、藏式果子和一些点心 4月3号在大本营休整一天 4月4号从大本营出发拉练 顺时针经过煨桑台 从山上回来的时候也沿顺时针绕 就正好绕一整圈 4月初 万物还没复苏 草都还是黄色的 这里到处是沟壑地貌 说明在喜马拉雅地区的雨季 雨量非常充沛 从大本营出发1个小时 就到了一个垂直下降70米左右的悬崖 这是冰川移动造就的 回望来时的路 通往C1营地的路 经过大量的横切 路况主要是石头和雪地 全景 放大可以看到几个人在攀登 人类在大自然中无比渺小 仅仅是几个像素 踏上冰川 攀登从这儿真正开始了 …… C1营地是海拔5000米 C2营地是海拔5500米 这两张图片 连起来就是C1~C2的路线了 开始是一段平缓的冰川行走 然后是一段400米的爬升 这段路看着很近 实际走着并不轻松 却是攀登过程中最安全的一段 在安娜普尔纳巨大的冰川衬托下 两个人看上去无比渺小 C1~C2路段放大 可以看到夏尔巴向导向上运送物资 到C2营地 有很多蓝色亮冰 安娜普尔纳的天气变化多端 常常才到下午 雾气就已经笼罩了C2营地 行程中 处处隐藏着危险 看到后面的冰川了吗 它曾经崩塌 埋葬了C1营地 在C1营地拍摄的日落 这儿是可以看到安娜普尔纳的顶峰 安娜普尔纳对面的山峰 Nilgiri South 6839米 5500米的C2营地 攀登安娜普尔纳很痛苦的一点就是 累个半死 都爬到2号营地了 才发现海拔只有5500米 接下来还有2600米 内心只能:哔~ 月牙还挂在天空上 位置正好在岩石和冰川的夹角 我用300mm的焦段拍下了这张照片 太阳升起 阳光再次洒在冰川上 这样的天气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我们早上5点就离开了C2营地 负责运输的人比较晚出发 太阳正好照在他身上 4月6日 明玛G组织6名夏尔巴向导 计划修通C2~C3营地的道路 这段路是攀登安娜普尔纳的关键 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段 非常危险 7位夏尔巴 来自4个队伍 4位负责修路 3位负责运输工具和绳子 我跟随他们拍下了这些照片 负责运输的两名夏尔巴 走在明暗交接的地方 6点左右到达5700米的冰川下面 夏尔巴们观察商量确定了路线 今年的路线和2019年不太一样 相对靠左一点 先到达冰川下面的先锋修路队 开始进行准备 2019的攀登路线是在这个冰脊直上 这次通过观察 冰脊顶部的冰川破碎严重 随时都会掉落 并不安全 最后确定的线路 是从左边的这个冰岩面直上 绕开上面的冰崩区 但要想从这里通过 坚硬的亮冰 陡峭的斜坡 都是难点 同时 松动的岩石 攀爬峭壁的心理压力 皆是风险 一直走出陡峭的冰岩混合路段 来到6300米左右的冰川内部 安娜普尔纳的真正危险才算过了 看到右上角那一大团云了吗? 云一旦盖过来 气候就会急剧变化 这也是安娜普尔纳的特点 一会大太阳 热的穿不住连体服 一会起暴风 连路都看不见 安娜6500米的C3营地 是观看道拉吉里峰的绝佳位置 被称为“杀人峰”的山体在群山之中格外显眼 带着独特气质 C3营地周围 地势复杂 帐篷搭在几个巨大的冰塔之间 仿佛来到了外星球 出了C3营地 去往C4的路上 第一段就要爬这个纯冰壁 向东横切20米 然后再直上 翻上了冰壁后 路就很好走了 因为气温低 积雪都变硬、被固定了 走起来还算轻松 C3~C4路上 全程都可以看到道拉吉里峰 有这样辽阔的雪山当背景 更加令人振奋 这段路全部都是积雪 暗裂缝比较多 还在有绳子的保护 有惊无险 顺着岩石往上 早早就能到达C4营地 为明天冲顶做好准备 两名夏尔巴在搭帐篷 C4营地6900米 从这儿冲顶8091米的顶峰 将近1200米的爬升 考验很大 在C4营地拍摄的道拉吉里峰 安娜普尔纳虽然全境都在尼泊尔 但是离中尼边界很近 看着远处的西藏 每每都倍感亲切 不光光是冲顶 整个攀登安娜的过程 都是感觉非常冷 Tamting Sherpa的羽绒服上布满了霜 明玛G和 Dawa Yangzum Sherpa(女) 他们这次都是无氧攀登 Phur Galjen Sherpa 正在往上送绳子 最后的冲顶 我们是切到法国沟槽 然后在沟里直上的 沟槽实在太高了 给人永远到不了顶的感觉 非常消耗体力 沟槽里面主要是岩石和冰雪 大部队在后面 安娜的顶峰错综复杂 之前很多人都登错了 明玛丹增正在先锋 他右边这个凸起还不是顶峰 他需要靠左切 攀登真正的顶峰 等到他固定最后一段绳子 我们紧随其后 随即登顶 来自巴基斯坦的Sirbaz Khan Mingma Tenzi Sherpa和明玛G(无氧) 他们两个也是今年创造历史的K2冬攀者 Pasang Lhamu Sherpa Akita 一位女夏尔巴 非常和蔼热心的姐姐 也是一位母亲 镜头向下 法国沟槽里面长长的队伍 这一段太难了 比想象中的长很多 看图片就那么一小段 真正进来了才发现是一个海拔200多米高的 坡度60左右的冰岩混合 暴露感非常强 4月16日尼泊尔时间下午1点13分 经过漫长12个小时的艰难冲顶 我成功登顶这个最危险的8000米山峰 五星红旗飘扬在安娜普尔纳之巅 最终有将近70人 成功登顶8091米安娜普尔纳峰 无安全事故 创造了安娜的历史 感谢夏尔巴队伍之间的配合和努力 我全程见证了他们的修路、攀登 深深感受到 夏尔巴们真的是无所不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