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期末复习」选择性必修(中)《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9则
2021-12-08 | 阅:  转:  |  分享 
  
「期末复习」选择性必修(中)《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9则【新高考72篇默写段落】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写作背景】本文是《新
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后唐庄宗李存勖好俳优,伶人因而用事,败政乱国,终至于国灭身亡。欧阳修写《伶官序》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
当时执政者,要以庄宗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并阐明了国家盛衰在于人事的深刻道理。【理解性
默写】1.【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
《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2.【山东省
2021届高三4月金太阳(新高考)联考】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苏省淮安市2021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模拟考试】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
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北
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4.【2021年北京平谷区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
了此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5.【2020年山东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品质,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伶官传序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警醒自己。6.【2021年北京平谷区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伶官
传序》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伶官传序》中引用
完《尚书》中的话,顺势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性的概括,说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8.《伶官传序》中,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9.《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举天
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9.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小窗语文·理解性默写2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