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盐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详解

 庭前春雪 2021-12-08

高盐废水是指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含盐废水的产生途径广泛,水量也逐年增加,去除含盐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高含盐废水渗流入土壤系统中,会使土壤生物、植物因脱水而死亡,造成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瓦解,而且高盐废水中通常含其他高浓度有机物或营养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加速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进程,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高盐废水的来源及处理工艺。

文章图片1

含盐废水的处理工艺

1.1电解工艺

在高盐度条件下,废水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这一特点为电化学法在高盐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按照电解氧化还原理论,电解时任何能够放出电子的氧化反应都能在阳极上进行,同样任何能够从阴极上取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都能在阴极上进行。有机物的电解质溶液本身也可能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经过沉淀(或气浮)或直接氧化还原为无害气体除去,从而降低COD。

另外溶液中的氯化钠电解时,在阳极上所生成的氯气,有一部分溶解在溶液中发生次级反应而生成次氯酸盐和氯酸盐,对溶液起漂白作用。正是上述综合的协同作用使溶液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

2.2离子交换工艺

离子交换是一个单元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离子与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阴离子或阳离子)上的反离子之间的交换反应。

采用离子交换法除盐时,废水首先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Na+等)被H+置换而滞留在交换柱内;之后,带负电荷的离子(CI-等)在阴离子交换柱中被OH-置换,以达到除盐的目的。

但该法一个主要问题是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会堵塞树脂而失去效果,还有就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需要高昂的费用且交换下来的废物很难处理。

2.3膜分离工艺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选择透过性能的差异来分离、提纯和浓缩目标物质的新型分离技术。

目前常用的膜技术有超滤、微滤、电渗析及反渗透。其中的超滤、微滤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时,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盐分,但可以有效截留悬浮固体(SS)及胶体COD;电渗析和反渗透(RO)技术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脱盐技术,另外,反渗透技术还能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这是其他脱盐技术不能够达到的。

文章图片2

2.4加热蒸发工艺

蒸发工艺是现代化工单元操作方法之一,即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部分溶剂汽化并得以去除,以提高溶液的浓度,或为溶质析出创造条件。

暴晒蒸发是种低成本的技术,通过浓缩含盐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来达到减小废水体积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最终得到的固体盐纯度不高,无法重复利用。各企业含盐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蒸发处理效果和处理费用亦有所不同。另因废水本身的特殊性和成分的复杂性,蒸出的氯化钠和混合盐的品质需待验证。

2.5生物处理工艺

废水的生物处理是指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大量微生物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有机物从而净化废水的方法。

生物降解不仅能氧化分解一般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而且还具有转化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是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去除和再循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5.1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普遍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培养出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是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重要前提。

生物膜法具有较强的抗毒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可以维持较高的污泥龄,生物相相对稳定,容积负荷较高,水力停留时间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大为缩短。有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和有机负荷对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要保持较好的出水水质,必须控制盐度和有机负荷。

总之,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混合使用的话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当然,高盐废水的工艺选择,必须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是视乎水质,现场条件和排放标准而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