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05章  鱼的生长和摄食特点——解密混养塘难钓之谜

 窗含西岭白鹭飞 2021-12-09

混养塘不好钓是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在鱼种比较杂的黑坑,要钓到鱼容易,想要钓得好很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有不同鱼种的体量大小和密度,优势鱼群的出现,不同鱼种在食性上的区别,不同批次投放的鱼种在摄食对象和摄食习惯上存在的差异,鱼的感觉器官发达程度不同造成的摄食能力的强弱之分,鱼的年龄和个体的大小不一造成的摄食行为差异,同鱼种之间的变异,人为因素的影响等等。

以上问题,归纳起来,在大方向上还是出在鱼的本身,也就是和鱼的生长和摄食特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特点,而是一味强调饵料和钓法,是无法在根本上解决混养塘难钓的问题的。

一、 鱼类生长的共性

不同的鱼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特点,但是,就整个鱼类来讲,它们的生长过程依然会存在一些相似或相同的特点,这就是鱼类生长的共性。

1、 持续性

和脊椎动物达到性成熟年龄后骨骼的生长就会陷入停滞不同,鱼类的生长(包括体长和体重)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充足的食物,各方面的条件合适,鱼就可以连续不断地生长,直至生命结束。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以人类的成长为例来作一个对照说明:当人步入成年(一般男性到22岁、女性到18岁),生长发育就趋于停止,典型的特征是身高不会有明显的增加。但是,鱼的生长是持续的,在食物缺乏的时候,鱼的生长会变缓慢甚至停止,但当食物重新变得充裕以后,鱼的体长、体重依然会增加,只不过这个增长的速度,会受到鱼龄、性成熟期早晚、食物充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 阶段性

前面我们说过,鱼的成长过程会经历胚胎、仔鱼、稚鱼、幼鱼、成鱼、衰老等几个阶段。从生长发育的角度来讲,又可以延伸出性成熟前,性成熟后和衰老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鱼的生长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性成熟前是鱼类生长最快速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体长的快速增长。

性成熟后,鱼类所摄食的营养大部分不再用于体长的增长,而是用于保证性腺的发育和成熟,因此体长增长速度下降,体重增长速度上升。

进入衰老期,鱼摄取的食物主要用于维持生命和储备越冬物质,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都显得异常缓慢甚至是停止。

对于鱼成长的阶段性研究,对于了解鱼在不同阶段的摄食量,摄食对象,摄食效率,摄食欲望,摄食方式等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作钓的角度来讲,如果能正确判断出对象鱼种处在哪个生长阶段,我们就可以在饵料的味型,状态,窝量的大小等方面作出针对性的变化。以罗非鱼为例,在鱼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在用饵和作钓方面会面临以下特点(见表8)

表8:罗非鱼的阶段性生长和摄食特点

3、 季节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纬度跨度大,除南部的热带和少数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鱼类的生长,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这种季节和地域相互起作用造成的生长差异,和各季节的水温,饵料丰富程度,鱼类自身代谢的速度以及摄食强度有关。

生活在温带水域的温水性鱼种,其生长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季,随着水温上升,天然饵料增多,鱼的代谢速度加快,摄食旺盛,因而生长迅速。到了秋季,水温逐渐下降,天然饵料逐渐减少,鱼的代谢速度放缓,生长也开始趋于缓慢。冬季,随着水温的进一步下降,鱼的代谢速度和强度下降至全年的最低点,生长极为缓慢甚至停止。

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鱼种,其生长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没有温带地区的鱼种明显,比如很多广温性的鱼种如鲫鱼、鲤鱼全年都会进食。但是,它们的生长,特别是摄食的欲望和强度,在某些极端气候条件下(比如寒流入侵),依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某些暖水性鱼种如罗非、鲮鱼,在冬季水温较低的时候,依然有可能会出现摄食或者代谢停止的现象。

季节性变化,除了会对鱼的代谢速度。摄食欲望和摄食强度产生影响,还会对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水温低的时候,采取穿透力强、味道浓烈、富含动物蛋白的香、腥味饵料更能引起鱼的兴趣;在水温较高的季节,采用淡味或者是微酸的饵料,效果有可能会更加突出。

说到这里,如果再回顾一下我们前面讲过的鱼的活性和鱼的食谱变化,我们会发现,鱼从出生到成年直至衰老,其习性、食性、食物、活性、生长,无一例外都和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季节变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钓法、饵料选择等作钓问题的方方面面,在钓鱼当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4、 性别差异

动物界中,雌性和雄性个别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鱼类当中亦然。有些鱼类,雄性和雌性的体色、体型大小、长度、生长周期、性成熟先后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如鲫鱼和大部分的鲤科鱼种,雄性的性成熟比雌性要早,因此个体普遍比雌性要小;又比如公罗非在交配季节有筑窝交配的习性,在此期间停止进食且有很强的攻击性,因此民间有利用这种习性采用“拖非”的钓法。

5、 总结-鱼究竟能长多大?

依据鱼类生长的这些共性,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同一鱼种的终极个体大小,在不同的地域、水域会有很大差别。那么,鱼到底能长多大,鱼类生长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下面这张图,将为我们解开这个谜题:(见图13)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鱼的生长,含体长增长和体重增长两个指标,到底能长多大,不但和食物的充沛程度以及供应的稳定性有关,还和性成熟的早晚有关。

从籽鱼到幼鱼的阶段,由于鱼类主要依靠内营养源供给营养或者通过摄取水体当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食物供给相对稳定,所以个体成长的差异性并不明显。差异的出现,主要集中在由幼鱼向成鱼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如果食物的供应跟不上,鱼就有可能进入生长和代谢的停顿期,生长速度放缓。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幼鱼的性器官过早成熟,留给体长和体重增长的空间会非常有限,即便是重新恢复稳定的食物供应,成鱼的个体也会比同类鱼种小很多,且会呈现出典型的增重不增长的特征。如果幼鱼的性成熟期较晚,在重新恢复食物供应后,鱼的生长较之前者会更快,但在终极个体大小方面,依然无法和正常生长的同类鱼种相比。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们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南方野钓时,我们经常会钓到两三指大,鱼龄却堪称奶奶辈的小罗非,不知道繁育过多少后代。这种罗非,即便恢复投喂,其体长的增长也会非常缓慢,因而从总体上决定了它们是不可能成长到正常成鱼那样大的个体。同样是两三指的罗非,如果是当年生的新鱼,性器官的发育还没有完成,在恢复投喂之后,依然有可能会长到一斤以上的个体。只不过,这些罗非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塘优选育种选出来的罗非苗依然是无法相比的,同样是长到一斤以上的个体,需要的饲料有可能是养殖塘罗非的三倍以上,所以基本上失去了投喂的价值。

鱼的体长,受骨骼定型的影响不大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体重却不然。在实战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1米多长的青鱼,别人钓上来的称重时有三十斤,我们钓上来的称重时却只有二十斤,这就导致了很多钓友,对于别人钓获的大鱼在重量上往往会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别人是在弄虚作假。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因为同样长的鱼,其丰满度和脂肪含量会有很大的区别,重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见图14)

图14:同长度的青鱼体型对比图

南方基地新投放的青鱼 南方基地投放一年后的青鱼 南方基地投放两年后的青鱼

均重30斤左右 均重18斤左右 均重14斤左右

二、 不同鱼种的摄食特点

在《鱼的感觉器官对摄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我们分析了鱼的感觉机能演替及其在垂钓当中的应用。在自然水域或者混养塘当中,不同鱼种的感觉机能和作用方式不同,食物结构和摄食对象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相结合,决定了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鱼种无论是在摄食欲望、摄食能力、摄食强度还是开口时段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优势鱼种或者鱼群的出现。

1、 视觉鱼类的摄食特点

生活在水体上层,以小鱼小虾为食的鱼类,眼睛较大,吻部尖细,双眼视区大,盲区小,主要依靠视觉搜索食物,因而被称为视觉鱼类,代表鱼种有鳜鱼、鲈鱼、翘嘴、餐条等。除此以外,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上层鱼类如鲢鳙,也可列入视觉鱼类的范畴。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视觉鱼类的食物结构相对比较单一,摄食对象或者个体较大,或者总量较多,影响它们摄食的,是水体的通透度、深度、光照等自然条件。有鉴于此,作钓此类鱼种,在作钓时机的选择方面,一般应选择水体清澈或者光线较强的时候,在作钓的深度方面则以水体的中上层或者浅水区域为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去提高视觉鱼类的摄食能力,比如采用人造光源加强照射,改用颜色比较鲜艳的饵料,当采用的是路亚钓法时根据天气、水色改用颜色、反射度各异的假饵等。

视觉鱼类,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日间鱼类,虽然不是很贴切,但是从作钓效果而言,日间优于夜间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

2、 底栖杂食性鱼类的摄食特点

底栖杂食性鱼类的摄食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在它们摄食的过程当中,多种感觉机能同时发挥作用,甚至会随着昼夜、天气、水深、水体通透度的变化而发生感觉机能的演替,比如某些鱼种在日间会以视觉为主要的摄食手段,而到了夜间,则会以嗅觉或者侧线为主。

这种复杂摄食特点的形成,和杂食性鱼种复杂的食谱结构以及摄食对象的多样化特征密切相关。比如当摄食的是动态的活体食物的时候,视觉是主要的摄食手段;当摄食的是静态的植物性饵料的时候,视觉嗅觉等感觉机能会同时发挥作用;当摄食的是碎屑和颗粒食物,特别是藏匿于水下障碍物当中的细小个体食物的时候,触觉和味觉的作用有所增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仅靠单一的感觉机能是无法完成摄食的任务的。

以鲤鱼为例,无论是在清水还是浑水的条件下,它都可以保持比较稳定的进食,只不过在日间或者水体通透度较高的时候,视觉是主要的摄食手段,而在夜间或者水体比较浑浊的情况下,侧线和其他的化学感觉机能如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作用有所增强,甚至进化出了可以将食物和砂石进行过滤的口腔和鱼鳃结构。可以说,底栖杂食性鱼种的感觉宽度、摄食能力要比视觉鱼类强上不少,生存能力大大提升,同时,随着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发挥作用,作钓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鲤科中的大部分鱼种,不管是在日间还是晚上,水清还是水浑,都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摄食状态,有些鱼种如鲫鱼、鲤鱼,在凌晨或者黄昏的时候会进入一个摄食的高峰期,所以也有人称鲫鱼和鲤鱼为黄昏鱼种。

3、 夜间和穴居鱼类的摄食特点

很多夜间活动的鱼类或者穴居鱼种如胡子鲶、大口鲶、叉尾鮰、黄骨鱼、鳝鱼、泥鳅,眼睛已经极度退化,视觉在摄食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不但如此,有些鱼种甚至会对光线表现出很强烈的抗拒,所以这些鱼,往往被称为夜间鱼种。

夜间鱼种,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多数拥有长而密的触须,这些触须上面密布有数不清的味蕾,这些味蕾和鱼的触觉甚至侧线一道,构成了夜间鱼类摄食的主要感觉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味觉和触觉的感觉范围比视觉和嗅觉要小很多,所以这些鱼一般很少主动长距离摄食,而是会在相对比较狭窄的区域活动,以守株待兔式的设伏攻击获取食物。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夜间鱼类获取食物的手段是相对比较单一的,之所以生存能力比视觉鱼类强,主要还是和食物的结构和丰富程度有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混养塘当中,不同的鱼种在摄食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表现得会尤其明显。这种不同,还意味着不同的鱼种,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摄食能力,从而影响到各自的摄食强度。引申到作钓方面,由于摄食能力和摄食强度不同,钓法的选择以及饵料的搭配,乃至于出钓时间和位置的选择,都会成为影响渔获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