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女人”张爱玲

 兰博2000 2021-12-09

图片

台湾版张爱玲全集

上海女人

在中国,上海是块特别的土壤。许多事许多人只会在上海发生。在上海这个“海”里浸润过,就永远留下痕记。

比如“上海女人”,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风味,别的地方女人学不像,既使巩俐这样的大明星有张艺谋大导演调教也没用,在上海戏里演上海女人就是演不像。

写上海女人最像回事的是程乃姗,因为她是出身于上海世家的上海女人,她写的是自己,不用釆访与体验生活。

杨东明兄二十年写的《城市季风》,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分析上海文化与上海人最透彻的一本书。他是从南北文化的对比中来剖析的,很花了功夫。他把上海人比做“新人类”,可惜他没有专门分析上海女人。如果他修订再版,我会建议他加一章上海女人,而且把张爱玲作为样本。

说到张爱玲,多少研究者认为她性格很难琢磨,其实她就是个地道的“上海女人”。她的作派骨子里就透出“上海女人”的味。

图片

1955年离开香港前

张爱玲逝世那一天

很惭愧,我与张爱玲发生关系还是在她去世的那一天。半夜,我的老朋友,台湾著名女作家季季,当时任台湾时报出版公司总编辑,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並且说,张爱玲有个弟弟叫张子静,现在上海,要我帮忙找到他。后来,她飞来上海,给我带来全套皇冠版的张爱玲全集,当年大陆没几个人见过。

于是,我带着季季找了一遍张爱玲在上海的遗迹。后来出了季季写的那本张爱玲的书,被“张学”界评为研究张爱玲最重要的几本书之一。

于是,我可以来谈谈张爱玲。

张爱玲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她最辉煌的文学生命孕育于上海,灿烂于上海。她从上海离开大陆,虽然只有三十出头,虽然她终究没有再回上海看一眼她留下青春,留下爱怨,留下梦幻的上海滩。

但是,她毕竟在上海留下太多太多的痕迹,喜爱她作品的上海人在追忆这座大都市往日的绚烂和寻找今天的脉络时,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存在,即使她已经在大洋彼岸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张爱玲的姑姑

张爱玲晚年与上海惟一的联系是通过鸿雁传书。她一生孤独,如胡兰成所说,即使在她最光彩的时候也是喜欢独处的。

她晚年更是隐居,给朋友和出版社的信只寥寥数字,她信写得最长(也只几百字)写得最多(大约八九封)是给她在上海的姑姑张茂渊,这是她一生中最亲的亲人。

我据朋友提供的线索找到长江公寓,这座老式公寓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窄窄的楼梯,长长的走廊,暗暗的路灯。43年前张爱玲就是从这里与姑姑分手离开大陆,从此天各一方。

1984年,张茂渊读到《收获》杂志发表的柯灵先生文章《遥寄张爱玲》,勾起埋在心底的思念。

这是上海(也是大陆)三十年来第一次提到张爱玲的名字。张茂渊写信请求柯灵先生的帮助,希望找到张爱玲。柯灵辗转收到此信后,特意登门拜访,解释他写《遥寄张爱玲》是应香港朋友之约,他也不知道张爱玲的去处,但答应帮助联络。

不久,张茂渊收到张爱玲寄自美国的信,这是隔绝30年后的第一声问候。

图片

张爱玲的姑姑在两人合租的公寓内

张爱玲的姑丈

当我敲开长江公寓305室房门时,接待我的是张爱玲的姑丈李开第,姑姑张茂渊已在年前去世。

张茂渊原来住在301室,那是个两套间。当年张茂渊住一间,张爱玲住一间。张爱玲走后,张茂渊觉得两套间太大,房租承担不起,便与邻居调换了这一套间的来住。

张茂渊1949年后就不工作,靠母亲留给她的财产过日子。她个性独来独往,从没想到婚嫁。到老了才与几十年的老朋友李开弟先生结婚,为的是老来相伴、互相照顾。

张茂渊去世时的遗嘱也是把她的骨灰撒掉,张家人的天性是一样的。

李开第与张爱玲早就相识。张爱玲去香港上大学,在法律上需要一个监护人,张茂渊就托当时在香港洋行里做事的李先生承当。因此,张爱玲坐船到香港,还是李先生去码头接的站。

李开第回上海工作后,在长江公寓还见过几次张爱玲。那时张爱玲也从香港回到上海。李开第是去探望张茂渊,与张爱玲只打个招呼。

李开第与张爱玲真正的交往还是在他做了张爱玲的姑丈之后。张爱玲委托李开第代理她的大陆版权,李为此奔走联络。

张茂渊去世后,李年事己高,心力交瘁,无力再为张爱玲料理版权事宜,才于1992年将此事移交皇冠出版公司。

图片

张爱玲与姑姑居住最长久的爱丁顿公寓,现为常德公寓

张爱玲为什么离开上海

李开第很健谈,记忆也清楚,我提出我最关心的问题,问他是否知道张爱玲为什么决定离开上海?他说听张茂渊说起过。

上海解放后,主管文艺工作的是夏衍。夏衍爱才,很看重张爱玲,点名让她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还让她下乡参加过土改。当时张爱玲还是愿意参加这些活动,她希望有个工作,主要是为了生活。

张爱玲这个人很重钱财。张茂渊说她是“财迷”。她与姑姑同住,两人在钱财上分得很清楚。张爱玲当时没工作,又发不了文章,断了经济来源,手头拮据。

她一直指望夏衍能够给她安排工作。夏衍当时兼任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曾对柯灵说,要请张爱玲当编剧,但眼前有人反对,还要等一等。

张爱玲等了两年,没有耐心再等了,便写信到香港大学去询问能否继续中断的学业,很快复信就来了。于是,张爱玲决定去香港。

图片

1950年张爱玲与姑姑搬入卡尔登公寓,现为长江公寓

张家人的决绝

离开大陆前,张爱玲与姑姑相约,从此隔绝往来,不打电话,也不通信。如此决绝,真是她们张家人的脾性。

姑姑把她珍藏的一本家族照相簿交给张爱玲带走,姑姑觉得留在手边会是个麻烦。这本照相簿上珍贵的照片后来就成为张爱玲最后一本书《对照记》的来源。

张爱玲离沪不久,夏衍派唐大郎来找她。姑姑说她已去香港。唐说能否追回来。姑姑说没她的地址,因为她们相约不来往。夏衍曾表示很遗憾没能留住张爱玲。

这大概是命运的安排,张爱玲注定要孤独地漂泊。若她留下来,便不是张爱玲了。

我问李开第,是否知道张爱玲还有个弟弟张子静。李说知道他在上海,但从不来往。

记得有一年,张子静打电话给姑姑,报告他父亲去世的消息。张茂渊听到亲哥哥去世只说了一句“晓得了!”就挂断了电话,连一点表示都没有。

当年,张茂渊为张爱玲出走的事上门去责问她哥哥,两人大吵一场,从此绝交。可见姑姑对张爱玲感情之深。

图片

张子静在其上海极其简陋的住处

寻找张子静

我向柯灵先生打听,他也不知道张子静的下落。我只得求助于公安局的朋友,户籍管理处电脑几分钟就查出上海有三个张子静,其中一个已经去世。我根据年龄判断,肯定出生1922年的那位是张爱玲的弟弟,因为他比张爱玲小一岁。

我找到张子静的住处,他不在家。热心的邻居告诉我,如果他在家,房门总是敞开的,只有睡觉才关门。

这是一幢长年失修、破旧不堪的小洋楼,宽敞的前庭和过道堆满了杂物,连走路都磕磕碰碰。这幢楼原先的主人是对美国夫妇,在这里开过诊所。后来易主为吴凯声大律师的住宅,再后来就变成现在这种72家房客的格局。

吴凯声是吴正的父亲,杨澜的公公。邻居告诉我,吴正曾携杨澜来访过这座故居,引起过小小的轰动。

张子静的住房是把门庭前两根大立柱所占的空地砌起来的,结构要比这幢老洋房的其他房间差得多,像个简易房。

邻居告诉我,张子静过去脾气很怪,独来独往,很少与人招呼。后来年纪老了,慢慢变得随和,时常与邻居们拉扯拉扯。

他没成过家,一个老人独居,所以总开着门,他怕像张爱玲那样死去都没人知道。

我给张子静留了一张名片,请邻居转交。当天晚上,我再去拜访,他在等我。

他的房间只有十来个平方,极其简陋的家具是他父亲和继母遗留下来的:一张旧铁床,一只老式五斗橱,几口破木箱,一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屋里的每一件家具都老掉牙。这些家具,现在上海普通人家很难见到,好像上个时代的摆设。

图片

张子静住处的老旧箱笼

昏黄的灯光照着老人那张饱经风霜、布满皱纹的面孔,他神态谦和,目光拘谨,手足无措。我在一张老式沙发上坐下来,沙发微微在摇晃。

我不由一阵心酸,问:“你从来就住在这幢楼里吗?”

“不,”张子静摇头,“说来话长。”他点起一支烟,慢慢地抽着,谈起往事,他那双混浊的眼晴里才有了一抹亮光。

张爱玲的父母

他说,他们原来住在麦根路(现在的泰安路)一栋别墅里,有很大的花园。父亲是个少爷,从来没有正式职业,靠祖母也就是李鸿章的女儿留下的遗产过日子。

那时日子过得很阔绰,维持着大家庭的门面,仆人前呼后拥,还有自备汽车。张爱玲上学回家都有汽车接送,所以她后来不认路。

图片

戴眼镜者为张爱玲父亲

他父亲曾在日本银行做过三年买办的副手,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正式工作。抗战爆发,他父亲离开那家日本银行,与几个朋友合办了一家钱庄。但他父亲从来不去管事,只在家里打打电话,后来也就退出了。

他父亲从此再不做事,就靠收房租和变卖家产过日子,家境慢慢坏下来。他父亲照样抽鸦片,还注射吗啡。

他母亲为抽鸦片的事与他父亲吵架,还有其他种种的不和,后来就甩手出国了。

父亲写信求母亲回来,发誓戒鸦片。母亲回来了,但他父亲还是旧习不改,于是天天吵架,最后决定离婚。

离婚协议书上有一条,张爱玲的生活费和学费由父亲承担,但张爱玲上什么学校要征求母亲同意。

图片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张爱玲离家出走

张爱玲中学毕业那年,母亲从国外回来,母亲建议她出国留学,母亲西洋化的生活方式是张爱玲心仪已久的。她便向父亲提出了留学的要求。父亲不同意,还把她关在一间小屋里。

于是发生了她离家出走的“事变”。这“事变”决定了张爱玲的一生。

所有的文章都说张爱玲从此没再回过家,其实不确。香港沦陷,张爱玲还差半年没读完大学,只得返回上海。她与姑姑商量,想在圣约翰大学继续读书。姑姑说她没有钱,要张爱玲向父亲讨学费。于是,张爱玲才回了一次家。

张子静记得很清楚,张爱玲回家时的神态,好像过去的事情都没发生过,她与父亲只谈学费的事,坐一会儿就走了。

后来,学费是由张子静送去给姐姐的,但这是张爱玲出走后惟一的一次回家。

图片

张爱玲与姑姑

张家的败落

他们的家境渐渐败落,父亲照旧抽他的鸦片,继母也有鸦片瘾。父亲要维持过去的大场面已很困难,只得搬出麦根路小花园去借公寓,以后搬过几次家,越搬越小。直到1949年搬到现在这间小破屋子时,他父亲已穷极潦倒。

他父亲手边的家产都变卖完了。只剩下青岛的一栋房子,产权是与他伯伯共有的,每年的一半租金是他惟一的生活来源。

那时,张子静在上海郊区农村一个中学里教书,每次回家看望父母,因为房间太小,不能过夜,只能匆匆赶回学校去。

就在张爱玲离开上海一年以后,他父亲肺病恶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得到消息从学校赶回来,已来不及见最后一面。

他母亲离婚后去了法国,后来又到英国,曾回国几次,看望过他和张爱玲,但她在海外的情况则闭口不谈。据说死于英国,他也是几年后才得到的消息。

他的继母活得比较长,在他退休这一年,也就是1986年去世的。他这才从学校搬到这间房子里来住。

他没有结过婚,过去一直住在学校宿舍里,到年过六十才算有了一个属于他的家,从远郊农村回到他年轻时熟悉的都市生活中来。

姐弟之间

张子静只比张爱玲小一岁。张子静说,我好像比她小很多,在她面前像个小弟弟,只有听她说话的份。

张爱玲在熟人面前话很多,大声的说话,大声的笑。但在陌生人面前往往一言不发,很冷淡,人们便以为她孤傲。

他说,他从小体弱多病,上学也断断续续。张爱玲高中毕业,他才读完小学刚进中学。

他父亲把张爱玲关赶来,他在旁边看,却不敢多嘴。他知道张爱玲要逃,也不告诉父亲。

张爱玲离家出走后,他经常去看望姐姐。张爱玲逃到姑姑家,先住在常德大楼,后搬到重花新村,最后才搬到长江公寓。

张爱玲见他只是谈小说、谈电影,从来不谈家事,不提父亲,也不谈她自己。张爱玲与胡兰成这段故事,他也是到1949年以后才听说,当时根本不知道。

与张爱玲很熟悉的朋友龚之方当年曾想为她做媒,可见当时文化界老朋友都不知道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关系。

张爱玲成名之后,他去看姐姐常常扑空,有时碰上,张爱玲不耐烦地说她没空,要他先打电话来约时间。他不高兴,于是就很少再去看姐姐。

这之后,他去扬州和无锡工作了几年。1949年,他回上海郊区中学教书,去市区父亲家里之后也常常去看张爱玲,知道她想工作又没着落,便劝她去教书。张爱玲摇头,说绝对不去教书。这时期的张爱玲心情很坏。

张爱玲去香港的打算从没对他讲过。离开上海也没跟他打招呼。有次他去看姐姐,姑姑才对他说张爱玲已经走了,没告诉任何人。

他了解张爱玲的为人,知道再也见不到她了。

图片

摄于1946年8月

最后的信

30年后,大陆噩梦般的年代过去了。1981年底张子静在我编的《文汇月刊》上读到张葆莘的文章《张爱玲传奇》,这是大陆报刊30年来第一次提到张爱玲的名字。

他萌动了寻找张爱玲的念头,因为毕竟是姊弟的血脉。张子静通过台湾的亲戚和美国的朋友寻找张爱玲,几个月后,张爱玲给他写来第一封回信。

张子静告诉她国内开始在介绍她的作品,并附上了张葆莘的文章。

张爱玲回信说这位作者写的关于我的某些事实并不确切,比如我从来没有到过英国。

张子静劝她回上海看看。张爱玲说她不会回大陆,什么原因却没有说,但说现在能通通信就很好。

那几年,张爱玲老在搬家,居无定所,更不与人来往,连信都不写,电话都不接。

张子静一封封信都石沉大海,托亲友寻找也毫无下落。张子静只得求助于上海市政府华侨事务办公室。上海市侨办把他的信转给国务院侨办,国务院侨办又转给洛杉矶领事馆,领事馆打听到一位新闻记者同时也是张爱玲研究者戴文釆,托她转交这封信。姊弟俩终于再度联系上。

1989年1月20日,张爱玲再次写信给张子静:“你的信都收到了,一直惦记着还没回信,不知道你可好。我多病,不严重也麻烦,成天忙着照料自己,占掉的时间太多,剩下的时间不够用,很着急,实在没办法。”

张爱玲还写道:“现在简直不写信了。”这是实话,张爱玲晚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连信都不写,割断了她与尘世最后一点联系。

她给张子静复一封信算是例外。但张子静没想到这竟是他们姊弟诀别的最后的信息。

告别张子静,抬头远望,明月当空。我想起张爱玲《金锁记》的开头,“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张爱玲如果还活着,回到她所喜欢的上海,面对今天的月亮,她会说什么。

张爱玲的亲笔为自己的小说插画

图片

张爱玲自画像

图片

张爱玲亲自设计绘图的《流言》封面

图片

张爱玲亲绘插图

图片

白流苏

图片

曹七巧

图片

郑先生与郑夫人

图片

郑川嫦(病中)

图片

萨黑荑妮

图片

冯碧落与言子夜

图片

玫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