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形意拳术“尾闾动”之技

 逸心茶舍 2021-12-09

尾闾动相关概念及人体结构特点分析
尾闾俗称尾[yi]巴根子。尾闾动是指尾巴根子运动。在以往的拳经及拳经解中,不乏与尾 闾动相关的描述,如尾闾上兜、提肛、逼肾、坠 胯、塌腰等,但多数惜用笔墨,导致概念定义、相互关系及运动原理阐述得不十分明确,易使后学产生误解和偏见,影响了尾闾动之技的推广和普及。
从人体骨骼结构分析:人的尾巴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步退化消失,变成为在脊椎尾部由四或五节尾椎骨组成像椎体状的一小块骨突(尾骨)藏在皮下。人成年后尾椎间隔已骨化,不可能让其摆动。又由于尾骨质量很小,其本身动对人体整体运动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尾闾动的功能仍存在。我们探讨尾闾动的目是研究尾巴根部之运动,而不是追求尾骨动,这一点很重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尾闾周边相应肌肉力会得到强化,人类遗传在大脑中的动尾意识将被唤醒,尾闾带动相关组织运动仍能起到尾巴摆动功能。特 别是尾闾同“腰关节”共同配合对全身运动作用则更为明显。而尾闾在“腰关节”运动中起到了始动点的作用,形意前辈发现了此特点,并形象地称尾闾为“转斗”。因此说尾闾动既包括尾巴根部运动和尾闾同“腰关节”共同配合运动两类形式。“腰关节”是由腰椎(主要指2至4 节腰椎)与骶髂关节、髋关节等构成,共同配合完成类似单一“臼”体关节功能及几何变形。由拿人的肛门与尾闾位置很近,两者运动不易分开,有的称是提肛,有的称是尾闾上兜,相关概念串用就不足为奇了。

Image

从人体躯体结构分析:人由脊椎动物进化而来,脊柱是人体构架中的主体,是人体运动的主宰。人体脊椎系统运动质量的提升,会强化生命功力能源,加强新陈代谢的推动力。在形意拳术中称脊椎为身弓,为人体五弓之首,也称人体主弓。人体五与中身弓发力为大。我们通常是用上肢打击对手,从发力过程分析,脊椎下端为发力始端,胸椎上端为发力输出点,身弓抖动,力达上肢。从受力过程分析,脊椎如同外力分配的枢扭,通过脊椎适应性的调整,会使局部冲击力在人体整体框架中得以缓冲分解,达到运动中的力平衡。
从人体质量结构分析:尾闾处于臀尾部,距人体质量最大部位十分近,以尾闾为摆点,以腰椎关节为圆心的摆动可以调节重心变化,直接决定着人体受力平衡、蓄发力状态、行走趋势等。拳经解上还称臀尾为一拳,由此可见尾闾部位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从人体脏腑结构分析:尾闾上方紧附腹部,尾闾动五脏六腑皆动。特别是尾闾运动与丹田状态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尾闾运动直接关系丹田力的运用,配合好则为气力合一创造了条件。
从人体经络结构分析:任、督两脉循行于人体前后正中线,贯于气海,冲于头顶,汇于尾闾,联络着足太阳膀胱经等诸多经络,尾闾动牵扯到脏腑及脊动,使脏腑间筋腱得到锻炼,内感增加,既有利于相应经络的打通,增加周身气血供应,提高人的功力,又有利于健康,增强机体活力,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综上所述,人体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尾闾运动技术在内家拳,特别是形意拳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尾闾动之方式
为了便于分析,按照参与运动人体组织的多少,将尾闾动之方式分成两类。下面,分别叙述:
(一)尾闾单独运动。是指尾巴根部位有意识的运动,主要有提与放和左右旋转方式。
“提”是指尾巴根部紧缩并向上兜吊而臀外肌下沉的过程。“放”同“提”运动过程相反,是由“提”转向常态的过程。“提”与“放” 是尾闾运动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内劲发动的基础。“提”是全身紧束蓄力的过程,“放”则是全身速展发力的过程。
左旋是指尾巴根部在意念引导下,以腰椎关节为圆心向身下指并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圆心至尾巴根部直线运动轨迹为一个椎体面〉的过程。右旋则与左旋运动过程相反。无论什么方向 旋转,经身前半圆旋时要有“提”之意,身后半圆旋则要有“放”之意,并且“提”与“放”要平滑相接。尾闾旋转使腰活了起来。

Image

(二)尾闾在“腰关节”及丹田配合下协 调运动,即俗称动丹田。运动方式比较复杂,主要分两大类运动方式,即滚动与突动。突动也俗称为“射丹田”。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滚动丹田。滚动丹田按滚动方向分为既定滚动和任意滚动。既定滚动是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前滚丹田、后滚丹田、左滚丹田、右滚丹田。下面,仅举例说明前滚丹田过程,其它方式类似,只是滚动方向和相对应的发力点不同而己。前滚丹田过程分析:在全身松而不懈、椎柱及尾闾中正的 状态下,尾巴根部紧缩并向上兜送,阴部尽可能向前凸,脊椎呈向后凸弯,丹田呈虚状(此过程 俗称提肛、逼肾、尾闾上翻等);尾巴根部仍呈紧缩状并向前下送,阴部也向前下送,脊椎由后弓弯向长发展并逐步前凸弯蓄力,丹田渐盈;尾巴根部速沉并放松,阴部速后送复位,丹田充实,脊椎由前凸弯速变后凸弯将蓄力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以尾阊动为始动,在丹田等部位的配合下造成椎摆,即包括尾椎及骶椎的整个脊椎,从腰椎开始节节逐次松开再进行闭合,此时脊椎如 同绳抖动,凸热感随椎节开合而上传;汇脚、腰、臂力等于手。在前滚丹田过程中腹部如同转动曲柄一样运动,俗称“翻肠倒肚”,气感随脊椎逐节开合由督脉的长强、命门、大椎、百会至龈交穴于任脉相连下至会阴穴,完成一个周身循环。滚动丹田的过程也就是常讲的内力和外力归集和释放过程。只是不同发力方向有相应的滚动丹田方式及气行路径。前滚丹田方式适用于从上向下发力,形意劈拳发力就是此前滚丹田方式。
在滚动丹田十分娴熟的基础上,实现滚动丹田的快速反应则变成为速动,即为突动或抖动丹田。突动丹田可使发力更为迅猛。
上述分析尾闾动的两类方式在实际运动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三、尾闾动之功能
形意拳术十分讲究尾闾动之技。它具有如下功能:
(一)内力发源地。内动产生内力。形意拳术追求发全身整力,也就是全身的高度协调一致,将调动出人体的最大体能运用于一点进行打击。全身的高度协调一致不仅包括外形还包含气和劲,即内动与外动协调一致。老形意前辈常言:“欲动必须内先动,以内带外动;内不动而外动实属盲动。”内动包括不可见与可见动,不可见动主要有意动、气动;可见动主要有尾闾动、丹田动、脊椎动。可见内动是在人体外表形态上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以人自身为动量平衡系而产生相互运动。尾闾动幅和动的方式决定 人体自身动量平衡系范围以及内力的方向、强度等。如通过脊动,坐在椅子上也能将人劈出去,就是这个道理。
(二)束身中心。形意拳经上讲“束展一命亡”。束是蓄力,展是发力。没有束就没有展。从人体质量分布和人体五弓束蓄力方面讲, 尾闾为全身“中心”,也就是要求在束身时全身的质量必须向尾闾集结,展身时则以尾闾为中心向外扩张。如常见的“蹲猴式”为全身蓄力状,此时尾闾上翻向前兜,脊柱如弓背向后凸弯;展身则尾闾向后沉放同时展脊而释力于手。
(三)化力主结点。防对方击打的常见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躲闪和引进落空。引进落空常用方式是在双方肢体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受力线经过的身体“活节”,如腕、肘、肩、腰等的扭转使对方施力方向改变而得以化解。原理如同 过去木匠常用的木质折尺一样,它有许多结点,很难让力从这一端传到另一端。腰“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结点。腰“关节”在尾闾的驱导下,有意识地旋转,就会使身上的受力偏斜,既实现了引进落空,又达到了近身发力目的。拳经解上讲:“腕被制用肘化,肘被制用肩化,肩被制用腰化”。俗语:身活腰必活、把胯“掰”开等均有此意。
(四)承上启下。腰“关节”在人体运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肢力上传,上肢力承载都要通过它。通过尾闾的下指和转向改变,可使腰'关节’,更加灵活沉稳,我们欲左右旋转、降起伏、腾挪跑跟、蓄发力启动等也更为顺畅。
(五)功力标志。形意拳术功夫程度按劲力大致可分为三层,即明劲、暗劲、化劲。明劲阶段要求动作到位,发力明整;暗劲阶段要求气顺力合,以内带外动;化劲阶段要求气平力柔,劲无终始。明劲阶段主要是调动人的肢体力,属于调整、走合时期。此后的暗劲和化劲阶段,均是在意念引导下,以尾闾先动为标志的发力和化力,追求肢体力与躯体内力合一,达到人体功力的科学化及最大化,刚柔相济,而无一丝阻滞,最终达到受力一羽加不上,发力迅猛无 踪影。尾闾驱脊动,全身无所不动,就是一个整劲。
四、练习方法
形意内功,透力极强。功理深邃无比,但功力练法却十分简单。只要能寻求明师,用科学方法引导练功,按步骤去练习,自可事半功倍。
(一)练内功应遵循的原则
1、意为先导。意念即人的思维活动,意念练习的目的是要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练习,将功夫长在身上,达到下意识反应,实现人体本能反应的扩大化、规范化、科学化,即拳经上讲的“无形无意是真意”。意为先导还要体现在周身对外界(外力)的反应度的提高,形成周身皆有反应、周身皆能发力、化力,即“周身皆弹簧”也。
2、以内带外。要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在意识先导的基础上,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在身体内建立起一个欲动则先内动的反应机制,即按照意动、气随尾闾、丹田、腰椎(丹田广胸椎、颈椎而动的顺序进行练习,形成自然本能反应。前辈常讲“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不如内动”,不动之动才是内功最高境界。学习内家拳重在内功,而不是外在形式。发内力练习要以意念为先导,做到体舒、气顺、心怡,形式多样,俗称“立、坐、卧,不忘这个”。
3、循环运动。内动是外动的客观要求,外动是内动的形体反应。由于对手情况是连续变化的,要求我们内动力培养也必须是连续的。运动方式不是简单的去与回,而是圆形的轨迹,无头无尾,这个圆切线是发力和化力的方向线。内动练习目的就是要使“椎动圆”与“腿动圆”、“ 胯动圆”、“肩动圆”等有机配合,做到周身力重合归集于一,并使前后“动作圆”平滑相接,动作无隙过渡,并具有再次启动发力的能力。特别说明:我们为了便于分析,才把内动设定了始与终等,实际上内动应无始无终,始就是终, 终就是始,应做到意不断、气不断、动不断。
(二)内功练习
内家拳讲究发内力。内力由内动生。欲内动须练内功。老拳师常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形意拳术内功练习方式主要有桩功及推手。按桩功动静程度又分为静桩、动桩。下面,按功力渐进过程分别介绍如下:
1、静桩。静与动是相对而言。静桩主要指人体外形基本不动或微动、小动,而心平气和地专门进行内动练习,即尾闾、丹田、腰椎、胸椎动的练习。常见静桩为定步三体式桩,即保持体势不变,寻找通过尾闾、尾闾与丹田配动、以及尾闾与丹田配动引起脊动力上传的感觉,进行归顺,熟练掌握;再试引汇其它体力于上肢,体会内带外而动过程,此时体势呈现微微涌动状。
2、动桩。动桩练习是将静桩练习掌握的内力发动成效在实际对搏中应用的过渡阶段。首先,要按拳经解中“赂膊长在肋上”之意, 收起手肘,发力点达肩即可,进行内带外练习;其次,要本着先小幅度动作再正常幅度方式进行,确保内带外而动的方式随顺、熟练,最后实现在动中掌握此技。可以先从半步劈拳或半步崩拳入手,将内力引出后再汇集后脚蹬等诸力试着进行上步练习。
3、进行试力。力由试而得,由试而知。不试不知力是否顺畅、不知周身是否协调、不知力汇集程度,不知用时好不好使。试力过程就是把平时特柔、软、慢、细、匀的练习到瞬间发力,如手雷突爆一样刚猛的体验,“觉力如抽丝,发力如崩雷”。在练习掌握一些基本套路主要打点发力顺畅的基础上,就可尝试练习内先动,外随动,身躯各部均参与发力与化力过程。一是空靶练习。即练拳如实战,好似对手就在眼前,通过运用内动之技进行对搏。二是实靶练习。利用必要的设施来感受打力。如通过对五行桩的打练,体会打桩瞬间反作力的强度、点位及速度等信息反馈,检验劈崩钻炮横五拳打效不断探索,总结提高。
4、任意行走。拳经上讲“起如挑担”、“行如槐虫”是对形意行走的姿态要求,反映出以内带外及脊椎动的技术特点。要以套路为纲,包括器械套路,如五行、十二形拳等。但外不乖于形式,以尾闾为发动点,以意念为引导,在更为复杂运动中体会以内带外的过程,注重重心灵活转换,使脚的落点、受力、支撑、发力等处于最佳状态。
5、对打练习及任意推手。在自身以内带外发力顺畅的基础上,可以在武友配合下进行实战练习,但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做好防护,以免伤人。在了解对方企图,把握好发力时机的同时,检验以内带外,诸力合一实际效果。力争做到顺式而发,逆式而去,后发先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