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zjp67 2021-12-09

记叙文阅读(一)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以及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的表达方式,包括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二、记叙文的分类

第一,从写作内容、方式看,可分为:(1)简单记叙文,其特点是事件较简单,线索和写法较单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等。(2)复杂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支较多,采用综合的表达方式,如《藤野先生》等。

第二,按写作的对象不同,可分为:(1)写人的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肖像)、行动、心理、语言、神态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主题,如《邓稼先》《阿长与〈山海经〉》等。(2)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社戏》等。(3)写景的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济南的冬天》等。(4)状物的记叙文,以写物为主,借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白杨礼赞》等。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

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顺叙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式。这种写法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2 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看到眼前的事,联想到以往的事,从现在的角度去追叙往事;二是把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情况加以比较;三是先写事情的结局,再记叙事情的缘由。如《背影》一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点题。

3 插叙 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二是插进对有关人或事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

4 补叙 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课文《智取生辰纲》,叙述在黄泥冈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喝酒和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补叙一般只对原来叙述的内容起丰富、补充作用。

四、记叙的线索

一篇文章的题材要按照某种“依据”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把人物或事件连缀起来的“依据”通常称为线索。

叙述的线索主要有:

1 以时间为线索 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如《故乡》,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中心组织材料,把全文贯穿起来。

2 以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一文,是以看社戏为线索,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以某物为线索 如《灯笼》,以“灯笼”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 以某人为线索 在这类文章中,某人往往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人物,这个人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孔乙己》中的“我”。

5 以见闻为线索 《故乡》就是一例。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和“我”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当时农民破产及其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6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生活。

7 以感情为线索 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阿长与〈山海经〉》以“讨厌—感激—怀念”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

记叙文阅读(二)

一、 过渡

过渡是文章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恰当、巧妙的过渡,对文气的连贯、布局的缜密、转承的自然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文章的过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过渡方法: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如《白杨礼赞》一文,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用了“然而”一词过渡,第四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第五段又用了“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句进行过渡。

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过渡,在文章的段与段、层与层之间,起着纽带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记叙文中的过渡,其作用主要是:

(1)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如《藤野先生》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就是由写东京到写仙台的过渡。

(2)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如《白杨礼赞》,由第四段议论转入第五段具体描述,中间用了过渡句。

(3)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如《故乡》由顺叙转入插叙时用了“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他也许就要来了”,文气连贯而自然。

(4)交代、说明有关的记叙要素时,也需要过渡。

二、照应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能起一定作用。阅读时,要瞻前顾后,理清思路,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

(1)看开头段与题目的照应。如《白杨礼赞》开头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全文就是紧紧围绕着这句话展开的。

(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如《白杨礼赞》一文的结尾句,作者满怀激情地说:“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与开头遥相呼应。

(3)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如《白杨礼赞》一文开篇便点出“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这既是全文的核心,也是作者巧设的悬念,对于白杨树怎么“不平凡”,作者从不同侧面分别叙写,由“景美”到“形美”,进而揭示“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全文处处照应开篇点出的“不平凡”。文中的第二段,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出下文,而下文对疑问进行回应,使上下文呼应,环环相扣。

(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在文章中一再出现,使其于反复中得到加强,这种照应可称为复叠式照应。如《白杨礼赞》一文中“不平凡”之类的语句前后出现四次,《背影》一文中的“背影”出现了四次。这些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了重要作用。

记叙文阅读(三)

一、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体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聪明”用的是反语,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句话说,就是“一点儿也不聪明”,因为“我”当时只知道“暗笑”父亲的行为“迂”而不能够体会父亲的心情。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来体味,通过工具书来证实。如“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藤野先生》)理解“熟识”的含义,可用近义词语替换的方法。“熟识”的近义词是“熟悉”,这里的“熟识”可按“熟悉”的意思理解。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如“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故乡》)。“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等)的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根源是旧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的悲哀之所在,也是小说的主题之所在。

(4)注意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的含义以及一些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含义。

(5)了解关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二、理解常用的表现手法

1 悬念 所谓悬念,指欣赏戏剧、电影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为了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常常在作品的开端提出尖锐的矛盾或设置疑团,又不立即予以解答,而是由开端所提供的线索任情节自然发展下去,到一定阶段或结束处才解开矛盾或揭示谜底。显然,这样设置悬念,对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十分有益的。如朱自清的《背影》用开头倒叙设悬。

2 抑扬 “文似看山不喜平”,事无巨细、唠唠叨叨地平铺直叙是行文之大忌,而抑扬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

抑扬手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欲扬先抑法。如《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中两个“没有……”和“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运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法。

与欲扬先抑法相反,另一种是欲抑先扬法。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一开始听说狗咬人之事时,即席发表了一大通“义正词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官形象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以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谄上欺下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

由此可见,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其中,所“欲”是目的,所“先”是手段,主从关系十分明确,切不可等同,更不能颠倒,否则将适得其反。

3 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关系,以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手法叫衬托。衬托有正衬、反衬之分。以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作陪衬,称正衬。以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衬托,称反衬。

衬托分为三类:(1)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判若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若瑟夫的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若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2)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阴晦、严寒、沉寂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索、“没有一些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3)以虚幻的情景衬托现实社会。如《西游记》即以鬼怪世界中的情景来衬托现实社会的黑暗。

4 白描 白描源于我国古代的“白描画”,本是中国画的手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纯用墨线勾描物象而不加彩色渲染。这种方法,后来被借用到写作理论中,泛指那种不加渲染烘托,仅用简练笔墨勾画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简练、质朴、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白描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它的终极目标是“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如《藤野先生》一文对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里用的就是白描手法。没有夸张,没有刻意的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

5 象征 即托义于物,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感情等。如高尔基的《海燕》中,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象征手法的象征体和本体与比喻手法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区别: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没有固有的联系,而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象征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还可以使思想感情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6 对比 是一种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7 夸张 这种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一文,运用夸张手法,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了他的愚蠢和虚伪。

记叙文阅读(四)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智取生辰纲》等题目就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归纳中心思想。如《藤野先生》一文,作者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与崇敬。

3 从分析首段入手

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李森祥的《台阶》,开篇点题:“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只要稍加扩展,便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 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思想,通过分析结尾段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篇末的议论抒情,点明了作者报答母亲深恩的方法: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这样表达了对党、对母亲的爱,升华了文章中心。

 5 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

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思想。如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这些句子就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6 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只有综合归纳,才能概括出中心思想。如《背影》一文,“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这样反复点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7 从时代背景入手

某些作品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意,如《变色龙》。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常用的格式如下: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变化而前后不同态度的描述,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势利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注意:(1)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能从文章的具体内容中提炼,绝不允许臆造,因此,必须真正读懂全文,领会全文意思,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2)归纳中心思想,一定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认识上。(3)概括中心思想的语言要准确、全面、严密、简明。

二、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从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的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一人物虽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作者就是通过她“圆规”式的外形与“我”印象中的“豆腐西施”作对比,通过写她对“我”先虚作吹捧,继而尖刻嘲讽,对闰土鄙薄不屑、恶语中伤,也通过对她顺手牵羊、贪小便宜等一系列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自私、尖刻、泼辣、放肆的女性小市民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从侧面描写入手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如《范进中举》写范进中举发疯,就是通过写老太太“慌”、娘子“哭哭啼啼”、众邻居手足无措来从侧面烘托范进发疯后场面的吓人。

3 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用极经济的笔墨状物写人,往往形神毕肖、性格鲜明。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看是否经得起推敲;其次要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这些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精心提炼。如《我的叔叔于勒》中除了菲利普夫妇和于勒外,还有一个“我”。“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我”作为文章的叙事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我”的眼睛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视角展开。“我”的表现与父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身上,寄托着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4 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给范进扯衣服的细节“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简略的几笔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胡屠户想方设法巴结女婿的丑态。

5 从环境描写的作用入手

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孔乙己》一文对鲁镇酒店格局、不同身份人物的穿着的描写,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