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关乎藏石格调的高低

 二闲居 2021-12-09

图片

◆ ◆ 


意境,关乎藏石格调的高低

众所周知,艺术总是讲究传递情感、追求意境的,赏石艺术也不可能例外。艺术之美只是有文野雅俗之别,优劣高低之分。特别是艺术修养,生活感悟,对于塑造意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片

虽然赏石艺术更多的是通过对自然美的艺术再现,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并以此来感染观者。但是,真正的艺术家在表现什么及如何表现的思维活动中,仍不可能脱离取意和立意的内容。它与中国画“意在笔先”虽不同,但赏石艺术作者根据形象所要表现的东西,必然要通过理与情相统一的审美判断。

图片

这种理与情交融的审美判断,既是由作者人生观与艺术观所派生,又是特定时代精神的反映。美石的形式美中蕴寓着丰富的精神和意韵,只有充分发挥赏石者的想象力和艺术储备,反复欣赏才能发掘出其无形的神韵。任何表面看并没有直接或明显的寓意的赏石艺术作品,无论象形还是画面的形象,是鸟、鱼或花、草等,都是是在对自然美的揭示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精神与美的意境的发掘,给人以高尚情操的陶冶。

图片

赏石艺术品如果缺少一个具有诗意的简洁言语的命题,过于直露、浅显,像啥就叫啥,那就会大煞风景,更谈不上什么深远意境可言。审美经验告诉我们,美要藏几分,如水中观月、雾里看花,才显得美。名副其实而意在言外尤为重要。

图片

意境美要求情和景、意与境的统一,即情景交融,神形兼备。有景无情,有形无神, 则无法感动人, 因此,意境、传神也是赏石作品的灵魂。古人指出艺术创作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即藏诲之美也。外意欲尽其象,像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如鱼草木之类是也。”可见意象统一,意即艺术形象之中。而意象境界如何,又关乎艺术作品格调高低,正所谓“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意庸则庸,意俗则俗矣。

图片

”赏石虽不能像文学、绘画那样叙述故事,却提供种种暗示,以激起观者的联想,也正是由于没有文字叙述的限制,观者的想象力便自由自在地飞翔起来,将这视觉形象丰富起来,使之达到完美的境地。

图片

正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的:“艺术创造的最高目标就是美,就是意境。”虽然意境的体现,“形”是必要条件,但只有形似,才能意境生、才能代作者立言,把自己束缚在象形的圈子里,对现实世界进行纯自然的记录再现,唯有把主观感情中的“情”和客观对象赏石中的“形”相互渗透,在准确把握自然景物原形的特点基础上,对纷繁复杂的表现对象进行艺术锤炼,取其神韵,用心造境,揭示出赏石的内在精神和生命力,才能使藏品的深远意境与人们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

图片

赏石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观者在欣赏赏石艺术作品自然美的同时,领悟其艺术美,从中去接受作者寓于美中的思想内容。纵然从有些赏石的外形看,确实是不符合习惯美的观念,但是我们不能从外形丑美与否当 做审美赏石的唯一标准。从艺术的辩证法来看,外形美的内在不一定美,而外形丑的内在却可能是美的。古人对象形石总结出的“皱、透、漏、瘦”的品评标准大概就源于此。

图片

缘物寄情,寓意于美,人们透过石头的表象美、质态美等,进一步升华为精神范畴的深度美、品格美,使具象转化为意境,进入一个心灵与精神的新天地。赏石艺术的美意境深远,它存在于自然的韵律之中,存在于人的情感之中,存在于社会的真实之中。

·END·


在玩耍中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