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春杯”全国首届公众平台线上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作品展:郑大临

 中国文学档案馆 2021-12-09
母亲温暖的利是瓜
郑大临
利是,又称“利事”,也是红包,有的地方也叫挂钱。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在广东和广西说粤语的地区,有过年 “派利是”,“逗利是”的习惯。从20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派出的利是1元、2元、5元,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到10元、20元、50元、100元,超过100元。母亲本是回族,在粤语流行的山区县工作三十年多年直到到退休,粤语说得自如流畅,早入乡随俗。为了密切亲情,播洒母爱,讨个好兆头,已习惯给晚辈们派发利是。当过年或晚辈生日的时候,亲爱的妈妈总是精心准备好,将利是钱装进红封包,温暖如春地及时将利是降临到我们的手上……
母亲喜欢将利是顺口说成“利是瓜”,更朗朗上口,于是就代替了“利是”的叫法,自创了这一独特的词语,子女们、亲友们常跟着笑眯眯地说这句温馨的“利是瓜”;发利是瓜的时候,将家庭、亲友、环境搞得快乐感染、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声笑语、愉悦气氛经常是冲出了门、挤破了屋。
早先发利是瓜的年代,母亲事先选购好红纸,仔仔细细将红纸裁成方方正正,精心封装好人民币,折成长方形的一个个小红包装利是;后来就买印制好的红包作利是封。事先想好,给不同年龄孩子用红包装上利是瓜,与受者年龄、事情相对应亲笔写上恰如其分的祝福话。
给婴幼儿晚辈,就写上:1.祝你尾巴长长,快长快大!2.宝贝,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可爱依旧,快乐多多!
给小学生晚辈,就写上:1.宝贝,祝福你每一天都如画一样的美丽!2.宝贝,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可爱依旧,快乐多多!3.我为你祝福、为你欢笑,你的生日,我内心跟你一样的欢腾、快乐!4.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对学习不用心的晚辈就写上:1.黎明即起,孜孜为善。2.愿你热爱生命的春天,抓住时间的清晨!3.新生日之始,学梅花争作“东风第一枝”。
给上中学、高校的晚辈,就写上:1.珍惜时间,勤奋好学,努力奋斗!2.祝你聪明,愿你上进!取得优秀的学业!
给刚工作中的晚辈,就写上:1.生活正在你的前方微笑,勇敢地走上前去,将彩色的人生拥抱。2.用梦想的霞光写出青春的诗篇!3.工作顺利,前程似锦,飞黄腾达!
给恋爱中的晚辈,就写上:1.天生一对,地造一双!2.祝共偕连理,彼此宽容,互相照顾!
给新婚的晚辈就写上:1.祝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早生贵子!2.缔结良缘,缘订三生,恩恩爱爱,白首成约过百年!3祝文定吉祥,姻缘相配,新婚愉快,甜甜蜜蜜!
不论年老年幼,只要母亲自己认定的儿孙、亲戚朋友、同辈、甚至长辈都在生日时、春节时发利是瓜,形成了铁打不动的习惯。一些晚辈在母亲身边或在本市区内,妈妈是会亲手去发;远在外地,妈妈也会提前寄上利是瓜。在我们小时候,母亲呼唤:“又是新年到来了,祝孩子们学习进步,事业有成,大发特发!”“为你接尾巴啦!发利是瓜啰!”边亲切地祝福着边甜滋滋地将利是瓜送到你的手中;我们把利是瓜贴放到胸口口袋,笑眯眯地接收妈妈的关爱,感觉到母亲慈祥温润的关怀;更高兴又有零花钱呐,可买自已喜欢的东西了。利是瓜落袋又暖心,但母亲白发逐渐增多,一年比一年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腊月,三个12岁以下的小外孙在过年前想要利是瓜,提前买东西;母亲当时的病休金是40多元,作了一次改革尝试,要观察、了解他们怎样使用资金,有什么兴趣爱好?口头制定了预发利是瓜规定:外孙们可提前以整元为单位,作几次(或一次)预支利是瓜,每要一次,记好帐,在春节前将每人5元利是瓜预支完,买了什么东西,自主支配,大人不作任何干涉和引导,真正地由他们独立自主。要求写日记记清楚。第一个是三外孙女预支利是瓜,买了大白兔糖、发夹、雪花膏,最后剩2分钱买了一点酸菜,用光光,简单记了帐。大外孙领了后,说是要买个原子弹(模型),市面没有这种玩具卖,两外孙女插嘴说,买个火箭、买个飞机(玩具)吧,讲来讲去,实际上一分钱没用,攒了起来;二外孙女最后预支了,买了自己喜欢的美术书、画笔、油彩,记在日记本上,以此为题材,在妈妈的指导下,二外孙女在寒假作业本上写了一篇作文:“外婆预发利是瓜”;后来老师将作文在班上作了讲评和表扬。正月初二,由他们作了汇报,母亲作了点评: 大外孙不乱用,会攒钱,但也要会花钱,应买点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二外孙女买美术用品,支撑自己爱好,余钱攒起后备,写成了作文,表扬。三外孙女才7岁,年纪小,一时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买了吃的、用的,会花钱;以后逐步长大中,要学会攒点钱,以备应急用。
做儿女的早已工作了,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了,经常在物资上、金钱上孝敬母亲了,尽量抽时间去陪伴妈妈,完全不在乎利是瓜了;但母亲每到过年和我们生日时,不管你是年少年老,是而立之年、还是耳顺的年纪;一如既往的发利是瓜;我们推辞不要,但母亲总是说,你有钱是你的事,这是我的心意和祝福,也是给你一个好愿望、好彩头。我的一次生日,因工作出差了,回到家来,母亲补上一个利是瓜:“祝你事业兴旺,写出精彩!”母亲知道我酷爱文学、书法;特别在利是袋写出专门祝词。“生日已过,不用给了。”“是关爱的利是瓜,不能推辞”。只有乖乖接受。这是慈祥善良母亲的深情厚意,这是平凡大爱的细微体现呵!不管生活艰难、地老天荒,母亲总把儿女的生日记挂在心头,总及时将亲切温暖送上,用利是瓜带祝福,使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沐浴了一阵母爱的春风……母亲告诉我们,记住自己的生日是很容易的;可儿女知道母亲的生日么?你的第一个生日,是母难之日哟,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忍耐巨大的疼痛把你降生到这个世界,给你踏上了人生的征途。仿佛是说,永不忘母爱是做人的根本!利是瓜年年发,祝福年年深!
临近春节,母亲的癌症忽然加重,她嘱咐取出积蓄,给来看望的每位至亲发了个五千元的大利是瓜。没等到过除夕,她还是匆忙远去"归真"了。按伊斯兰土葬的风俗,从速、从近、从俭;来悼念的至亲带上吊孝的小白帽,迅速将她送到清真寺专门遗体停放房,移入“塔卜”(存放于清真寺的公共抬体匣或称尸匣),行“抓水”(以清水将遗体洗涤干净),不穿用其它任何衣物,不着任何饰品;穿“卡凡”(用白布将其自顶至踵包裹妥当),洒上香水,请阿訇念经,亲朋们以反时针方向瞻仰遗容走一圈告别,举行简短的 “者那则”(殡礼)后,用体匣装好运送到回族坟场挖好的墓穴土葬,一律规格统一的墓地和长方形的坟,母亲入土为安了。“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尽布。”伊斯兰是赤条条的来,白净净的归;在葬礼期间,禁止嚎啕大哭,禁止喧哗、放鞭炮、敲锣打鼓或使用其它乐器;禁止设灵位、挂遗像,禁止豪华奢侈修墓祭拜,不摆设祭祀台和供品等。至始至终,仪式简单肃穆、节时省力、避免浪费、卫生防病防疫,很符合母亲该省则省、该用则用、该发则发、减少麻烦、厚养薄葬的一贯风格。
办完母亲归真葬礼,表达了后辈们对她的孝心。她的满女建议:我们下一代,独生子女较多;“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大家生活在东西南北;为了延续母亲发利是瓜好传统,父母旧屋出租的租金不作分享,用来作利是瓜基金;每年春节,拿出部分作利是瓜发给参加走坟的至亲们;不在于钱多钱少发放,在于至亲们每年自愿聚集一起到母亲坟前悼念的奖励,调动后辈密切联系多有往来的积极性,不至于“二代了”了……延续人间往来出真情的惯性!
由谁来劳神具体牵头管、发利是瓜?发到那一辈的至亲?具体怎么操作?等等。还没等到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再相聚商议、形成共识时,父母的旧屋已破烂不堪,租不出去了;怎样才有基金支撑?若兄弟姐妹赞助成利是瓜基金,还是母亲名义发利是瓜的传统吗?
每到过年和自己生日时,就想起了温馨的利是瓜和暖心的祝福——引导浮现出母亲慈祥的面容,再回存在脑海里叠印深深……在这,问亲爱的读者,这种发利是瓜的好传统,怎样传承和延续呢?
作者简介:
郑大临,1958年3月生于广西桂林市,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历任知青、工人、教师、科长、国企总经理、书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桂林市职工书法协会会员。论文、文学、书法作品多次在县、市、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出版,展览。2016—2021年连年多次荣获国家级诗词大赛一、二等奖、特等奖、金奖、银奖。被评为:2017年中外诗歌散文先进人物、全国新时期文化先锋人物和当代诗坛杰出诗人荣誉称号、2016年、2019年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中华当代诗词名家、中国当代十佳新锐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