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简主义:记录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xrj5857 2021-12-09
这些年通过一些书籍,例如《断舍离》,我学会了如何排除干扰,把最充沛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无论是目前我的工作还是生活,都穿插着“极简主义”的身影。

这部纪录片全片只有78分钟,由两位极简主义的男士宣传自己写的极简主义书籍,用book tour贯穿了起来,批判被消费主义裹挟的社会,鼓励大家按照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去生活的行为。

还没有看的分两个部分给大家介绍下重点内容:

✅第1⃣️部分,极简主义的方式

这部分从两位作者瑞安和乔舒亚的个人经历作为切入点。

从开始追逐工作,用金钱来制造快乐和满足,到最后他们决定过上极简主义的生活,创建极简主义的网站帮助更多的人来享受生活的本质。

这些极简主义者真的很夸张,
✔️有的把自己的所有物质浓缩到2个背包、51件物品,随时随地背着所有家当,全国各地去宣讲极简主义;
✔️有的离开纽约200多平的大房子,缩减原本毛衣这一单品就有100件的衣柜,住进了定制的一个小木屋;
✔️有的在即将升任公司高管时毅然辞职,追求更纯粹的自己。

(正在搬家收拾衣物的我,看完这个,果断捐掉一大批衣物,哈哈)

✅第2⃣️部分,极简主义如何帮助我们提升个人价值

① 追求健康。
健康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是实现幸福的基础。

② 理清人际关系。
大家不妨对目前的人际关系按首要、次要进行等级评估,再确定这些人际关系对自己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

通过这两种层次的评估,就能够对当下的人际关系有个准确判断,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和界限,及时斩断不重要且对自己有负影响的关系。

③ 找到热爱的事物。
人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去做自己所爱的事,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滋养。

很多时候生活充满着枯燥乏味,可当你一旦对某件事有了热爱和激情,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能帮助你减少一大部分疲惫。

④ 个人成长。
纪录片中提到大多数的改变,都是每天在小方面的渐渐改变积累到的。

这和我昨天“复利效应”这篇有异曲同工之处,个人成长的积累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当然,极简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只是在物欲膨胀的今天的一种理念与提示。

不能矫枉过正,一味的追求“无”。
如何在“人的基本欲望”和“专注精神需求”之前平衡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