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红绿彩”龙纹梅瓶

 永宝斋 2021-12-09

     自从在朗朗晴天时,在水里看到了彩虹,颜色对我来说更加迷幻了。但黑白还是分的,就是对米开朗基罗、梵高等大师运用起色彩来,我的视觉分析就会短路。我们的水墨也有墨分五色,浓淡之间也不是那么掌握的。

     现在我有点明白马未都先生为什么专门写了本书《瓷之色》了。

明“红绿彩”龙纹梅瓶    永宝斋藏  (正面)

      就是这个瓶子的颜色难倒了我。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我脑子闪过黄金,不是瓶子里装黄金。瓷器有一种描金的工艺。当时上手一模,正是釉上彩。但我还是很快自己做了否定,描金不能保存这么好的,因为釉上彩容易掉彩,尤其是金彩。

明“红绿彩"龙纹梅瓶    永宝斋藏  (背面)

      于是请教于家人。团子拿出了工具给我“鉴定”是金色,爱人说是褐色。

      我的脑袋开始搜索,如果是褐彩,印象里没有褐绿彩的品种。褐彩我一定会想到那艘船。

唐长沙窑褐绿彩山水纹碗   上海博物馆展出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这个碗是唐朝时一艘阿拉伯商船(黑石号)满载货物在经印尼勿里洞岛海域遇险沉没,后经一家德国公司打捞上来的。山水用的是褐绿彩来装饰,但和我的瓶子有明显的不同。

     我藏有几件明代的器物,经过仔细研究对比, 从器型,接胎工艺到龙纹等纹饰来判断,应是明代无疑。

明红绿彩缠枝花卉纹梅瓶 上海博物馆藏

     可就是颜色对不上。这才是真正的绿彩。我的彩莫不是年代久远,褪了本色?

明弘治黄釉描金罐    故宫博物院藏

      莫非真如团子所说是金色。瓷器的描金工艺是用“金粉”或“金水”的液态金在釉面上描绘,既是金水那就可以调啊,就像墨的浓淡干湿。金代的时候还可以加入蒜汁做粘剂。所以金色也应有色差。

      仔细对比一下,弦纹部分还是比较接近的。

清粉彩描金云蝠纹赏瓶   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现在用一种仪器,一测便知。

明"红绿彩"龙纹梅瓶    永宝斋藏

      但收藏的乐趣就在于过程,至少我的“色盲”好了些。从这个如意云纹的绿彩上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绿色还施有一道色,只是剥落的挺厉害的。可我的“金色”却好好的?显得富丽堂皇,让人遐想。莫非是如定窑加入蒜汁,永不褪色!

     关于定窑瓷器的描金装饰,宋代周密在《志雅堂杂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

明"红绿彩"龙纹梅瓶    底足  永宝斋藏

     高33.9cm,口径9.5cm,足径9.7c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