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

 永宝斋 2021-12-09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便源于此。

      我觉得万事万物皆有其运动规律,常常观察便可知其自然规律。

元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    永宝斋藏

     今天我就把这个元代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拿出来观复观复,发现其所有信息都指向元代。尤其是这个玉壶春瓶行龙的行走方向引起我的兴趣。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纹在瓷器上经常可以看到。今天做了些仔细的观察,龙纹大多数都是从右向左行走。像我的这条龙纹是从左行向右行走是非常少见的。元代时是蒙古人统治天下,从服饰上就把唐宋以来的右衽改成了左衽。那么龙纹的行走方向是不是也做了调整?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我认为这是很有可能的。

       因为到了明朝服饰就由左衽又改回了右衽。元蒙人在吸收汉文化就表现得包容度不够,表现在科举上就是放榜的时候分成了左右榜。打个比方,高考完了,发通知书的时候,发现你和别人是不一样的颜色,且明显有种族歧视。你会非常的不爽甚至愤怒,所以元朝很大,但寿命很短。

      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但我发现元朝这个朝代是我最陌生的。文化需要包容、融合,如果选择忽视,那就是不符合自然规律。

元-明红绿彩描金龙纹盘口瓶    永宝斋藏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我的这个红绿彩描金龙纹盘口瓶的行龙也是自左向右的,所以它会不会是元末明初的。是不是还存在一种可能,这种自左向右的行龙纹是在某种特定场合所用的,亦或是朝廷里什么部门使用的,如元代的枢府瓷。

2013年澳门中信秋拍 元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 成交价格:117,955,500 RMB

     2013年澳门中信秋拍的这个元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的行龙就是由右向左的。和我的红绿彩描金龙纹盘口瓶型制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拍摄角度不同。龙纹画法也比较接近。这些信息应该有某种联系的,或许就在观复中。

故宫博物院藏  元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高20.5cm,口径6.3cm,足径6.8cm。

      再看了故宫博物院藏的元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就可以发现我的釉里红龙纹玉壶春瓶和故宫的都应是卵白釉。两者形制也应是一样的。我的颈部略长些,这说明我的应是元早期制品。这些都是符合规律的。

     认识自然规律才能:道乃久,没身不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