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评论】马永欢: 欣赏风景

 龙溪文学驿站 2021-12-09

第 573  

欣赏风景

读汪曾祺散文集《身边的风景》

马永欢云南

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从文学审美的维度阅读,读者会心生一种美的感觉。而这种美的感觉,就像欣赏自己身边一种美的风景,妙不可言,不可名                       
1
在《我的家乡》一文中,汪曾祺说:“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过。是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让我震撼,让我如梦初醒,想到我的家乡曲硐回族村。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家乡有水,那么,我的家乡又有什么?家乡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做生意。回族善于做生意。
然而,我的性格,我作品的风格,却没有“做生意”的意识气息,而是恰恰相反,一心一意地为文学事业而奉献,奉献精力、时间、票子。
我的这一性格的形成,我判断,深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爱读书,却没有做生意的文化基因。父亲工作之余,虽然痴迷做生意,想发财,想改变贫困的家境,但一尝试做生意,就以失败而告终,没有盈利而是亏本。因此可以说,我的性格没有受到家乡主要文化基因做生意影响,而是深受家庭文化基因的影响。
2
在《闻一多先生上课》一文中,汪曾祺说:“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从教师角度来说,闻一多就是一个好教师,因为他的学生汪曾祺对他评价较高,讲课讲得好。闻一多深受汪曾祺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汪曾祺说:“我颇具歪才,善能胡掐,闻先生很欣赏我。”这给予我深刻的启示,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个好教师:一是要把课讲好,讲好课,让学生喜欢听,听有所得;二是要会欣赏学生,学生即使颇具歪才,善能胡掐。
3
在《写字》一文中,汪曾祺说:“写字总得从临帖开始。”“这三部贴,给我的字打了底子,尤其是《张猛龙》。”
在此,我感悟:做什么事,包括做学问,如写字,要打好底子,打牢底子,做好奠基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读书来说,必须按照课程要求,按照任课教师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功课,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学好功课,并且完成功课,成为一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稳步走进二年级。所以说,“底子”很重要。
汪曾祺说:“(蔡京)但因人品差,书名不为世人所重。我以为这评价是公允的。这里就提出一个多年来缠夹不清的问题:人品和书品的关系。一种很有势力的意见以为,字品即人品,字的风格是人格的体现。为人刚毅正直,其书乃能挺拔有力。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颜真卿。”
我想到我经历了十五年的文坛,体制内的文坛也好,体制外的文坛也罢,人品和文品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可以说,有好多作家,大作家或小作家,人品和文品是背道而驰的,是南辕北辙的,就像当官发财。因发财,所以有的人就当官;如果发不了财,所以有的人就不当官,即使当了官,也要辞官,半途而废,怨声载道;但有的人,因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干好自己喜欢的事业,所以理直气壮地,光明正大地当官。我知晓的文联主席或副主席,有的就是这样的,努力繁荣本地文学事业,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因而受到本地作家的尊敬。                            
4
在《蚕豆》一文中,汪曾祺说:“我小时候吃蚕豆,就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叫蚕豆?到了很大的岁数,才明白过来:因为这是养蚕时候吃的豆。”
我恍然大悟,一目了然,为什么叫蚕豆?因为这是养蚕时候吃的豆。我感谢汪曾祺先生,让我找到了答案。吃蚕豆,我吃了五十多年,为什么叫蚕豆?之前,我不知道,如今阅读了汪曾祺的《蚕豆》一文,才明白过来。我想,古人给“蚕豆”的命名真好,具有自然性。
5
在《花》一文中,汪曾祺说:“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
欣赏汪曾祺先生的这一文字,感觉是在欣赏风景,欣赏荷花生长的风景。荷花如在眼前,栩栩如生,收放自如,美轮美奂。欣赏中,我感悟:著名作家汪曾祺用心观察荷花,用朴素的生动而形象的文字表达荷花,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荷花。我阅读,我欣赏,我仿佛看见汪曾祺先生正在与两缸荷花对话。美哉!

 (责任编辑:姜亦泉)

作者简介

马永欢,供职永平职中,政治语文教师,云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龙溪文学会会员,《永平回族》主编,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国内公开发表222780万字散文作品,出版10部散文集。作品入选《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回族卷》,文学成就载入《中国回族文学通史》,著作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投稿福利与要求
1、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2、稿件要求内容健康,贴近生活,贴近现实,题材不限,体裁不限。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经作者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龙溪文学和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一经发现,追究责任。杜绝抄袭转载,由此引发的版权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与本台无关。作者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文章配图来源于作者或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