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是谁”的故事

 Lia熊 2021-12-09

说到这个亘古长存,哲学家和保安都会问的问题,我这个绘本控首先想到的是几本绘本:

《我》《我不知道我是谁》《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爱花的牛》《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太多了,得控制一下,到此为止。

因为今天要讲的不是绘本故事,而是我自己编的故事。

从前,有三个人。他们从很久很久以前,到现在、当下、此刻,一直相生相伴,相知相随,他们是“第一个我”、“第二个我”和“第三个我”。

他们是三胞胎。

出生前,他们住在同一个海洋里。一开始,他们是同一个小圆球,自身是一体的,和海洋也是融为一体的。那真是其乐融融,无忧无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圆球内部开始分裂,每天都在变,都在成长,变得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复杂。

终于有一天,他们想离开海了,就到了一个新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他们住在同一栋房子里,“第一个我”住在一楼,“第二个我”住在一楼半(这是一楼和二楼之间的一个夹层),“第三个我”住在二楼。

“第一个我”有很多名字:张三、某某公司的员工、某对夫妻的孩子、某个孩子的家长、某公司的老板,某人的领导、某人的配偶、某人的地下情人、某人的恩人、某人的仇人、某人的知己、某人的闺蜜、富人、穷人,开悟的人、凡夫,聪明人、傻瓜……

这些名字也好,称谓也好,官衔也好,是父母给的,别人给的,社会给的。其中有的是他不喜欢的,有的是他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有的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要,稀里糊涂就有了的。

“第二个我”有一个别名叫“觉知”。

“第三个我”有一个别称叫“心灵”。

第一个我的特点是外向,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恶言相向。有时会把自己灌醉,然后放飞自我。有时会害怕、恐惧,进而保护自己,攻击别人。总之他时时刻刻都需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二个我比较内向和安静,喜欢观察和分析。有时他会看到第一个我是怎么生活,怎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的。有时他会在自己的小阁楼里睡懒觉,根本没看到第一个我发生了些什么事。

“第三个我”有点像隐身人,一般人看不见他,不了解他,甚至不太敢亲近他。可能觉得他有点清高,或者高不可攀,神秘莫测。其实他是最温和,最包容,最有耐心的,他宽厚、慈悲,而且智慧。他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生气的。因为他就是爱的源头,或者说他本身就是爱。

有时候,第一个我在一楼行走坐卧,或喜或悲,第二个我在夹层的小阁楼里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第三个我在二楼看着第二个我。

有一天,第二个我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第一个我因为一个人没有办好一件事情,非常生气,气得发抖,在电话里对那个人大发脾气。发完脾气还在想,他为什么总是对别人好,对我不好,他为什么总是不为我好好办事情?他过去怎么怎么样对我,将来还会怎么怎么样对我,我为什么这么倒霉?

第二个我看到第一个我已经没有活在当下了,他在为过去而悔恨,为将来而担心、恐惧。

第三个我看到第一个我有这么多的想法和念头时,没有批评,也没有劝诫,而是静静地看着,允许它们存在。

当第一个我知道第二个我看着他时,就慢慢冷静一些。当第二个我知道第三个我看着他时,也变得安宁起来。

就算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都不知道第三个我看着他们,第三个我也不会生气,不会离开。他知道,那些想法,那些念头,那些判断,都是在过去的知识,旧有的观念下做出的,那些攻击都来源于恐惧,而恐惧是因为缺爱,但是,爱一直都在二楼,只是一楼的我没有看见,无法相信。所以,第一个我才会习惯性地重复那些荒唐的行为和想法。

后来,有一天,在一楼通往夹层的楼梯入口处,有了个标志,提醒第一个我往上走走,和两位兄长呆在一起。

其实,整栋房子本来就是一体的,他们三个人的交流越来越多了,日子就越来越平安喜乐了。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好像也就不存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