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人会无条件爱你”这句话如何理解

 Lia熊 2021-12-09

乍一看,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每个字都认识,整句话的意思也简单明了。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另外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他应该不是人,而是神,或者人以外的其他什么东西。

那这句话凭什么成立呢?是把所有人都统计过了吗?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只能抽样统计,如果没有把所有人都调查过,排除过,那怎么能说没有人会无条件地爱一个人?

发明这句话的人,赞同这句话的人,相信这句话的人,可能是因为没有无条件地爱过一个人,也没有被人无条件地爱过,或者无条件的爱曾经降临过,但他不知道、不相信、不敢接受,还有可能是忘记了。

放眼望去,怎么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呼唤爱,就算一些表面上在给爱的人,实际上也是通过给在呼唤爱,比如说有些志愿者、义工,表面看起来是在付出爱心,但实际上他这个付出是有要求的,是想得到别人的感激,得到别人的爱和肯定。

过个年吧,还看到微信群里有人说“过年就该回家陪老婆睡觉”。好像不过年就不该陪,好像夫妻关系就要用该和不该来维系,好像爱反倒让人不自由了,好像做什么都是要有条件的。

再放眼望去,我又发现这世界满是爱呀,而且有很多无条件的爱。

看那些小婴儿,小宝宝,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不管父母是美还是丑,是贫穷还是富裕,是唠叨还是讲理,是干净还是邋遢,是聪明还是愚昧,是懂爱还是借爱的名义在控制,是暴力分子还是社会精英,孩子们都无条件地爱。

有句话说:我爱你,与你无关,就只是因为爱。

因为爱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着生命而来。与生在哪一个家庭无关,与身为何种形式无关,就像那些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花和叶,给予它们生命的自然力量,同时也给了它们爱。

多年前上过一些心理学的课程,比如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学到这样一个观念:一个人最基本的关系是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这个关系会体现在他和孩子、配偶以及和其他人的关系中。甚至影响着他和金钱、事业、健康等等一切的关系。

有了这个新的认知以后,有些人就突然豁然开朗,为自己种种不快乐和失败找到了元凶,找到了罪魁祸首。

有的人和妈妈一起报名去参加一周到三周的好几万的课程,学完一期再一期。

遗憾的是,这些看似找到了源头的课程,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明和父母的关系,并不是问题的源头。父母只是生命的一个环节,只是传承生命的一个工具,他们还不是源头,生命的源头是无形无相的,是灵性的,是因爱而生的。而这个爱就是无条件的。

人跟动物和植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机器造的、人造的。大自然并没有要求一朵花要开成什么样才最可爱,一只猪要萌成什么样才会被爱,一个人要长成什么样才配得到爱。只要他们都顺应自然,一直带着爱长大,就不会满世界去找爱去呼唤爱了。

科幻电影《云端情人》(英文名her)中,男主人公得到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这个情人以他最需要的最喜欢的方式对他,满足他所有的期望,他跟她毫无隔阂,无话不说,没有隐私。

只不过这个最理想的情人来自一段电脑程序。

无条件的爱长什么样,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不是某个具象的东西,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段程序。

我知道它很重要,它是源头,它让人不再恐惧。要体验到这个源头,可能有不同的途径。

比如,依从自然规律而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要跟天斗跟地斗。因为我们是自然的产物,我们接受宇宙大自然无条件的爱,也自然地给出无条件的爱。就像那些花一样自然地绽放。

比如纯粹依从心的规律而作为或不作为,不被名声和利益左右,不因恐惧和逃避而选择,不跟自己的心拧着来。

理顺了自己和生命源头的关系,重新记起自己婴儿时就有的无条件的爱,才有可能理顺前文所说的其它那些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