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美第一天,没有手机的日子会怎样?

 Lia熊 2021-12-09

 


从广州到洛杉矶,12个小时的飞行。

在洛杉矶机场排长队入关,提取并转运行李,等待下一段航程,也是12个小时。

从洛杉矶飞西雅图用了3个小时。

中国朋友到机场行李转盘处接我,然后到他家,开WiFi报平安,聊天,吃饭,在朋友家溜达,打坐,小睡,美国朋友来接我,共消费4个小时。

到美国朋友家后发现手机忘在中国朋友家了,约好第二天去取,所以我难得体验了一回10多个小时没有手机的日子。

没有手机的日子,苦乐参半。

 1

生活不能按旧有的轨道走了,

会烦躁、不安、自责。

发现手机不在的那一瞬间,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大脑半片空白,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地一通乱找,等回过神来仔细分析,推导出手机应该在中国朋友家。因为出他家门直接上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又直接进了美国朋友的家,她说door to door(门对门),然后辗转三个人联系上中国朋友,找到手机。

虽然“手机丢了”这个事实不存在,但是“以为手机丢了”这个想法产生和存在后,烦躁和恐惧是很真切的,加上对自己粗心大意的责怪,认为自己觉知力下降而带来的沮丧,都实实在在,严重地破坏了我刚到美国的美好心情。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当我心情渐渐好转,开始留意到美国朋友家里的温暖,屋外青葱的草地,挺拔的大树,以及碧波荡漾的一大片湖时,第一反应是拍照,第二反应是没手机,唉,在心里叹息一声。

晚餐前,看着新鲜的煎鱼,冒着热气的洋葱土豆泥,墨西哥卷饼,水果蔬菜沙拉,还有壁炉里燃烧的木材和跳动的火苗,不能拍照,又在心里叹息两声。

晚餐时,惯性地想看看手机上有谁找我,顺便学习一下这几天错过的课程,再关心问候一下朋友,结果餐桌上缺了手机,免不得再叹息三声。

睡觉前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和灵感,习惯性地想在手机上写,手机不在,逼我退回纸和笔的年代,找了张中国机场填过表的A4 纸,在背面洋洋洒洒写满了一页,却觉得字迹难看,思维有点乱,不想再写。

 2

生活脱离了旧有的轨道,

却惊喜地发现有更多可能。

夜晚,男主人在湖边点燃篝火,不拍照的我,却有了更多的快乐,围着火转圈跳跃,和狗狗在火堆旁奔跑追逐,它吠我也叫,也不知道是谁逗谁玩。

早餐时透过落地玻璃窗,看着近在咫尺的湖水,牛奶和面包也更有滋味了。

睡前,写作的灵感又来了,拿出崭新的漂亮笔记本,外观设计简单别致的笔,静下心来一笔一画慢慢写,竟然越写越有感觉,字迹也端正多了,心在纸上和字里行间有了着落,而不是时刻与手机缠绕,捆绑,欲罢不能,心无所住。

睡前,写作的灵感又来了,拿出崭新的漂亮笔记本,外观设计简单别致的笔,静下心来一笔一画慢慢写,竟然越写越有感觉,字迹也端正多了,心在纸上和字里行间有了着落,而不是时刻与手机缠绕,捆绑,欲罢不能,心无所住。

人们往往会害怕偏离已有的生活轨道,不敢放弃既定的生活方式,担心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会适应不了。事实表明生活每天都可以有无限多的可能,重复旧有的生活只是其中一种可能而已。

 3

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取决于你。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怎样,取决于人而不是手机,手机是工具,我们是主人,要善用和爱护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奴役和控制。生活中有苦也有乐,想要苦大仇深地活,还是用原本快乐的心去发现、体验和分享快乐,取决于自己而非外在的人、事、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