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读懂国家标准委

 skysun000001 2021-12-09
        最近为颁布一个生物降解塑料新国标,出现一些责怪国家标准委的與论,这可真是错怪国家标准委了!
        凡事皆有因,正因为生物降解塑料过去两年一直被树为可降解、可替代的主流材料,一方面带给全国公众价高质低的感受,另一方面生物降解材料界的朋友们误以为自己将全方位担当替代重任,盲目乐观。正是在这种不正常的氛围中,突然颁布GB/T 41010-2021,让很多关注禁塑、限塑的公众、企业、专家误认为国家标准委在为生物降解塑料抬桥子。
        我发现新国标无替代何标准的说明,内容无新意,又多问问人,才明白这个标准此刻颁布别有想法,应该赶快告知社会各界的是三句话:国家标准委为新国标颁布用心良苦;新国标促生物降解塑料清醒;为降解塑料生态导向打开大门。

1、国家标准委用心良苦 
         请注意,生物降解塑料新国标颁布有特殊表征:
    1)单开标准名称
        直接定名生物降解塑料,为这类材料留下生存空间。由于生物降解塑料在市场上表现出价高质低的不利影响,急需为禁塑、限塑解困。但是,国家标准委既不能简单否定这一新行业,又不能听命生物降解塑料盲目扩大替代范围,特为此类材料单独命名发一推荐性标准,实为尊重现状之举。
    2)单列标准号
        单给GB/T 41010,另开序列,不涉及还有执行需求的GB/T 20197,不会产生标准替代的争议和无标准执行空白。
    3)单给标识
        由于标准名称已定生物降解塑料,仅限定生物降解塑料适用标识,但对其它材料不适用,并非排除其他材料,因为其它类材料的国家标准可以另开类别,另设标识,反正是推荐性标准,正好让这双人标识所谓强制的误会消除。
    4)保持推荐性
        由于GB/T 20197仍旧有效,就避免了GB/T 41010的排他性,关闭了一家替代的大门,与“十四五”规划鼓励各种降解塑料加快创新要求合拍。明白这些,你怎能不夸赞国家标准委的良苦用心。
 
2、新国标促生物降解塑料清醒
        这样一个没有强制力的标准,最大的作用是促生物降解塑料盲目鼓吹者清醒,因为欠账终究要还,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请注意:
        一不要忽视价格,因为这对广大公众是第一感受,在少用、少扔、多回收的同时,公众总会思考为什么多花钱?过去想靠政府补贴过难关,实为想变相剥削百姓。
        二不要忽视中国无堆肥处理厂,因为没有对路子的终端处理,实在是给拉圾分类抹黑。大家都知道分类只是手段,是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创造条件,结果创造出不存在处置能力的堆肥塑料虚概念,让百姓心里添堵。
        三不要忽视无快速检测方法,不要再用试验方法代替检测方法,没有有效监督手段就敢全面占领市场,两年不停打假,最终不知谁家造假。
        以上三个不要忽视,不在清醒时不会认账,只有在清醒中才能正确估价自身,促成生物降解塑料正确定位,发挥自家所长,天生我才必有用。
        首先从价格贵入手,应该选无可选择的独家用场,如人体医用,无人可敌。
        其次是降价格,才可能竞争一次性用品市场,注意还要提高物理性能才能取胜,这就要赶快补上自然环境降解测试。
        第三是识趣退出明知不行的领域,如农用地膜,若不能解开增温保墒这个死结,就不要去给农民添堵。
        尽管生物降解塑料给禁塑、限塑添了麻烦,还是要感谢新标准,让这些人清醒,请看新标准发布,再没有听见大吹大擂,少有的冷清。这也让全国人民受教育,不真正对人民负责,就绝不能久长。
 
3、为降解塑料生态导向打开大门
        既然新标准把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创新标准大门己经打开,以某种材料导向必将回归以生态导向的正确方向。因为标准无须限定材料和工艺,只须提出控制指标、检测方法、监管要求,以解决污染问题为目标。人同此心,那就必须生态导向,全生命周期保证生态安全、公众健康。
        在生态导向的正确大旗下,低碳循环类产品来了,石化材料变革类产品来了,无机共混类产品来了,生物降解类产品也来了,共组生态塑料大家庭。英雄不问出身,只求共建生态文明。来者不拒,欢迎为保护生态出力。严格验证,必须通过科学评定和实践检验。绝不把一个中国创新轻易拒之门外,也绝不盲目听从国外说法行不符国情之举。评价标准只能是绿色生产力和绿色人民币,一个也不能少。
        生态塑料大方向,将促进跨界融合、跨界合作,一个一个领域找准待解问题,送上合格产品。如一次性使用产品替代,重在多次使用加可循环再生,必须质高价低,兼有自然环境降解性能;又如降解农膜,必须保增产,配套种植方式按需降解,保作物安全、土壤安全,让农民用得起;再如包装用品,必须突出绿色包装要求,提高产品使用价值,体现减污降碳,在多种替代材料中优选质优价低者。
        寄希望于生态塑料,因为白色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微塑料是生态安全问题,必须站在生态高度抓禁塑、限塑,真正落实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