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方名解之小建中汤

 栖凤轩2013 2021-12-09
一、[刘渡舟方解]
小建中汤扶正气治其本,中气一旺, 营卫自能据邪,正所谓“虚人伤寒建其中”是矣。本方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桂枝汤外调营卫,内调脾胃,又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方中重用主药饴糖,甘温补中,益脾气养脾阴,温补中焦,缓肝之急为君;桂枝温阳,芍药养阴为臣;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桂枝温阳,又和芍药酸甘化阴为佐。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升腾中焦之气行津液,和营卫,诸药合用,培补中气,滋养化源,平补阴阳,调和气血之功。酸甘化阴辛甘温阳。故善治心悸而烦与虚劳腹痛之症。
二、[王雁慧方解]
王师结合文献资料及自己临床经验认为:在小建中汤的应用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病因病机,辫证施治:小建中汤所见诸证虽变化多端,但究其病机,都为中焦虚寒,气血双亏,阴阳失和,关键在于中气虚寒。辨证要点是: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少华、神疲懒言、动则汗出、纳差,或见便溏、腹痛喜温喜按、按则痛减、舌淡苔白,或胖大有齿痕,或舌苔水滑、脉细无力或缓,又或沉或滑,无须诸证均见,也不能拘于一脉一症,但见二三症,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总之一派虚象,辨证为中焦虚弱者,都可辨证应用本方。②掌握组方规律,继承前贤:小建中汤全方由6味药组成,以桂枝温阳益气,调和营卫;芍药益阴血,二者调和阴阳为君。加倍芍药以缓急止痛,与甘温之饴糖、甘草相配又有酸甘化阴之效。桂枝配甘味药又可辛甘化阳而温中补虚。更加生姜辛温暖胃,大枣甘温补脾,脾胃健而营卫通。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本方既补阴又补阳,使气血双补,阴阳调和。加之本方药性甘温,以健补脾土为主,脾为后天之本,中州健运,化源充足则万物始生,诸虚得补,诸脏乃安。如《证治准绳》中云:“脾居四脏之中,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失所育所行矣。'
三、[张素鸿方解]
张师认为:小建中汤证属阴阳两虚,但在临床见于偏阳虚者居多。因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阴阳、气血升降之枢纽。如五脏藏精气而不泄,以营周身内外,依靠脾胃升清而养,六腑传化物,泄而不藏,也依赖脾胃降浊之功。若饮食不节,喜凉饮冷或情志所伤,均可致脾胃阳虚阴血不足或寒凝不化,如胃脘痛,泄泻及产后血虚腹痛,凡见身体消瘦、胃脘疼痛、喜暖喜按、纳食较少、食后缓解或时吐清水、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脉象见沉、濡、缓、弦、弱等,舌质较淡、苔白、厚、薄、滑腻者均可使用此方,效果甚佳。其目的是建立中气,若中气得以建立,从阴引阳或从阳引阴,阴阳协调则表热错杂之证随之消失。应用时应宗其法、宗其方,也可以适当加减灵活运用。如阳虚患者可方中加党参,食欲差恶逆者,去大枣加砂仁、苏梗,甚者可加复花、代赭石,便秘加火麻仁,腹痛寒甚可加小茴香温中祛寒,便溏者加茯苓、山药、苡米,腹胀加厚朴。临床上血虚偏重的患者,可用阿胶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阿胶) ,盗汗用丹地建中汤(小建中汤加丹皮、生地),自汗多用龙牡甘麦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具体分析病机,随证加减,即为“治病求本”。
四、[王小燕方解]
王大夫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妇科杂症颇有心得。小建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饴糖、大枣等6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虚寒腹痛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饮食减少,神疲乏力;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苔白,脉细弦弱;或阳虚发热等。而笔者近年来用于治疗妇科杂病,每获良效。王师认为临床见到:气血亏虚,虚寒内生诸症,用本方加减治疗均获良效。例如产后恶露不尽,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少气懒言,不思饮食,头昏头晕,动则尤甚,阴道流血不止,量少色淡,少腹时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虚失统,冲任不固。治宜补气摄血。方用小建中汤加味(阿胶,艾叶炭)。崩漏,经血淋漓不断2月,色淡质稀,或挟有少量血块,伴见身体倦怠,头昏气短,心悸怔忡,伴有慢性结肠炎病史。证属脾虚气弱,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治宜健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小建中汤加化气利水药茯苓、白术,止血调经药阿胶,血余炭、益母草等治疗可获良效。再如产后癫狂,兼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数。证属产后癫狂,乃因产后气血亏虚,神失所倚所致。治宜温补气血,养心安神。给予小建中汤加行气安神药(如远志,木香,龙骨,牡蛎,茯神等)。共服12剂诸症消失。王师认为:临床泊病必须申证求因,紧紧抓住主要病机,才能灵活运用,扩大经方的治疗范围,体会到仲景组方之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