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 六十亩

 数字人生6688 2021-12-09
问起普庙(九溪)六十亩村村名的由来,老辈们都这样说:二百多年前,这个村里有一户姓蒋的人家,主人刁钻刻薄,善于盘算经营,没几年工夫就做了个大人家。村里人既羡慕他又不敢惹他,当面背后都称呼他叫“蒋信佬”。
过着吃米不见糠、烧柴不上山的清闲日子,蒋倌佬心里还是不够逗。他着村前那一大摆加,成天穷钻饿算:如果把它弄到手,拼成一大丘该有多好。那样,不但声名远扬,就是子孙后代也不愁吃穿。他这种欲望,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听,弄清了那摆田的户主后,他走东家串西家,采取一哄二劝三吓的手段,先后把那摆田逐丘逐丘地买了下来,然后将那些横堵直堵的田埂撬掉,并成一丘大田,一量,整整六十亩。
人有小钻钻,天有大算盘。蒋倌佬将那片田弄到手后,没过上几年称心的日子,家运就落了下来,不到一年时间,两个儿子先后得病死去。幸好大儿子给他留下一个聪明伶俐、生性乖巧的大孙子,要不然他家非断了香火过了几年,蒋信佬已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一天,他牵着孙子手走到那丘大田边,语重心长地对孙子说:“这大田是老爹一辈子的心血,有了它,我们家世世代代穿不愁吃不愁,你以后当家立业,要好好守住它哟!”孙子听了老爹的话,不解地问:“老爹,这么一大片田,你咋个要并作一丘呢?”“嘿嘿!”蒋信佬得意地捋着八字胡说,“老爹是怕百年归终后,你们守不住才这样做的。”“为哪样呢?”孙子还是不懂。蒋信佬神秘地告诉他说:“这么大的一丘田,以后你们想卖也卖不出去。再说哪个想买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老爹,你太憨了!”孙子包摊老爹说,“你不会把它改成一小丘一小丘的,人家有多少钱,你就隔出多少田卖给人家,这样不就完事了吗!”蒋信佬听了孙子的话,好似五雷轰顶,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股劲地骂:“败家子!败家子.........."
回到家,蒋倌佬一头倒在床上就再没爬起来,嘴里不停地说:“完拉,大田完啦!”没几天就死了。
蒋倌佬死后,孙子无人管教,花钱如同淌水。到了十七八岁,常常拉兄结弟,一味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他老爹积下的家产蹬个干干净净。接着,他把那丘六十亩的大田化整为零,卖一块吃一块。还不到晚年,就将那丘大田全部卖光吃尽,最后剩下孤身一人,日子过得很寒酸。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把这村子叫做“六十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