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西园里,半部长沙史

 陶成熙 2021-12-09

西园北里是长沙市开福区的一条背街小巷,北起湘春路,南到通泰街,因唐朝宰相裴休在此修建西楼而得名。自宋代起西园一带就被圈入城墙内,短短560米小巷留存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有7处,是长沙不可移动文物最多的街区。曾在此栖居或驻足的历史名人有42位之多。清末在此建成左宗棠祠,长沙府城隍庙亦在西园附近,这里是民国时期长沙六大公馆群聚集区之一,现存还有黄埔军校长沙同学会旧址、华兴会旧址、韩国临时政府机关办公点、革命先辈帅孟奇故居、“南北大侠”杜心五故居,刘少奇老师黎倜康故居、当代著名金石书法家李立故居等11处历史民居。长沙两大名校周南中学和民德中学分立两旁,刘蜕、黄兴、陈寅恪、谭嗣同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如今的西园北里是我国最早修复的历史步道,央视系列纪录片《一个人与一座城》,在全国挑选十座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由城市的原住民作家撰文并拍摄,长沙的代表就是何立伟与西园北里。在政府的精心规划和修复下,西园北里旧貌换新颜,古朴、雅致、整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一个值得打卡、游览的好地方。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