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宅社区新布局,利用场地高差的设计策略,打造第五立面—— 生活体验馆

 ivenlin 2021-12-10
半山悦景 生活体验馆 
透明性—链接城市与自然的桥梁
gad设计

图片
▲ 鸟瞰图

引 言

城市与自然一直是人居领域所讨论的两大议题。王澍也曾描述半边山水半边城的城市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然而一种无序的城市扩张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亘古不变的自然观念,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作为城市形象被不断歌颂的同时,一道封闭的屏障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拉结,城市与大自然的对立就此形成。

图片
▲ 城市与自然对立

然而人类环境危机、气候危机、经济危机正深刻地揭示着这一道理,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对自然的心理依恋,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与自然的互利共赢。伴随着新的环境观念的产生、新人类道德观念的建立,发展势必走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回归,城市与自然势必会从对立走向和谐。本次设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一次尝试,以期消除对立,让自然重返城市。

图片
场地与策略
消除对立,让自然嵌入城市

项目位于徐州市云龙区徐海路北东店子山南侧缓坡处,背靠五山森林公园和东店子山原生山地景观,生态环境优越;周围建筑大多为高密度住宅,自然与生态严重割裂。

图片
▲ 区位分析与场地现状

面对这一场地环境,我们适度拉散建筑布局,形成空隙,加强城市与自然的毛细效应。拉散的空间形成了两个社区花园和中间的居民共享休闲空间。中间的空隙尽可能地被放宽形成自然通廊,让自然的触角嵌入城市,也提升了南侧T字形道路的环境感知能力。半山悦景项目试图让城市和自然融合的同时,也促成了城市与社区的共赢。
图片
▲ 让自然与城市交融
图片
▲ 打破边界引入自然

场地顺应原有高差的走势,形成了逐级跌落的广场与路径空间,直至几近城市界面而突然放大形成一池静水,这一系列场地操作是对山体沟壑、山间小路、山脚石潭的的隐喻。而体验馆主体体量作为山坡的暗示,不断向前延伸而后缓慢掀起形成反坡,这种处理增强了场地与山林的延续感和整体感,形成被山林半包裹的场域氛围,加强了场地与山林的直接对话。
图片
▲ 自然要素向城市延伸
图片
▲ 鸟瞰图-多孔截面让自然流入城市
图片
▲ 鸟瞰图-自然与城市融合与对话

图片
建筑透明性
以自然为气脉,组织场地新秩序

建筑整体偏置于一侧,在保持了入口“视觉通廊”连续性的同时,与归家动线的景观需求相暗合。屋顶花园空间与远处的山林相呼应,符合场地原有的走势,仿佛由山麓生长而来。

图片
▲ 鸟瞰图-视觉通廊

为了将自然引入城市,空间序列的起点被赋予了极强的透明性特征。景观平台、踏步、景墙、门廊、半透金属网、水院、建筑、远处景墙及台阶等等一系列空间界面互相遮挡,呈现出深远的空间序列。自然仿佛被层层牵引直至城市面前。
图片
图片
▲ 透明性-深远的空间序列

缓缓掀起的屋面作为自然山脉的延伸统筹了所有秩序,也提供了一片与闹市半隔离的场所,其上设有多处公共休闲区可游、可赏,孕育出丰富的交流空间;在接近顶部时的坡度更为陡峭,到达屋面后可站在“山顶”回望远山,使用者在室内也可透过天窗望见远处的山脉。
图片
▲ 概念草图

图片
空间序列
与自然交互

这里是归家的路径,也是邻里交往的舞台。为此我们设置了“柯庭、见水、见山、游园”的一系列情景,在此氛围营造下,归家便成了从城市走向山林,由人工通往自然的过程。而徜徉其中的邻居们,也可以在未被过分定义的开放空间中自由地挖掘和定义自己的使用方式,这或许是城市居民对自然最奢侈的拥抱。

空间序列01-柯庭
 
在空间序列的起点,水平延展的屋檐与景墙形成了城市与自然之间互相观看的景框,内外空间由一道金属格栅阻隔,内部视界若隐若现。这是对客人心情的第一次整理,都市的喧嚣经过第一次过滤,人们心情逐渐平静,怀着远山模糊的轮廓而步入门廊,经过空间压缩和回转,步入水院后,一切豁然开朗,景致清晰显现,柳暗花明。
图片
图片
▲ 透明性-深远的空间序列
图片
▲ 回廊与水院过度
图片
▲ 回廊+水院
图片
▲ 回望门廊与水院
图片
▲ 流淌的自然

空间序列02- 见水

水池取自“山脚湖泊”之意,仿若于山间流淌而出的一池碧水,为进入其中的使用者再次洗去喧嚣。深灰色大理石与水面结合形成镜面之感,建筑、松柏、巨石都被借入其中。
图片
▲ 水院
图片
▲ 水院、建筑、路径

扁平的基座静卧于水面之上,大面积玻璃和倾斜状的格栅相互映衬,内外通透,每当夜晚室内的光线流淌而出,建筑形体映照于水面上,也指引了前方归家的道路。
图片
▲ 水院
图片
▲ 水院
图片
图片
▲ 水院

空间序列03-见山

归家的路径分为两条——外部阶梯可拾级而上,也可进入大厅后乘坐电梯。阶梯设计借由山体延伸之势,依靠建筑内外近 4 米左右的高差,自然形成下沉式中央庭院。在庭院处远望山林,路径成为了登山的阶梯,仿佛是远山的延续。
图片
▲ 归家路径
图片
▲ 归家路径
图片
▲ 归家路径

空间序列04-游园

缓缓升起的花园,由山地衔接至城市天际线,层叠交错的肌理充满着山间野趣,隐藏在喧闹的都市之中。而这正是与山峦对话的舞台,是眺望城市的舞台,也是居民自由创作书写生活的舞台。
图片
▲ 山之舞台-邻里交往中心
图片
▲ 山之舞台-邻里交往中心
图片
▲ 设计图纸
 
结 语

在本案,我们试图将山脉延续至城市之中,以匍匐低势的姿态为使用者打造亲近自然的窗口。建筑形体以山之势立于水之上,用现代设计手法模拟自然环境,刻画出设计师对于近山生活的理解,打造一片身处城市却融合自然的公共空间,重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情景。

图片

▲ 鸟瞰图-多孔截面让自然流入城市


项目名称:半山悦景生活体验馆
项目地点:江苏徐州
详细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徐海路北东店子山南侧
项目类型:大地景观建筑
设计时间:2020.04
建成时间:2021.04
项目规模:1000㎡

设计单位:gad
项目总监:张凯俭、任宏
项目主创:张凯俭、丁凤明
完整团队成员
建筑:张凯俭、任宏、丁凤明、程文萱、鲍华英、卜煜、但焱辛、奥珅颖、陈炜、李鹤、赵祎、胡达敏(结构)
结构: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给排水: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暖通: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电气: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其他参与者
室内设计:深圳市水平线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广亩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华润置地(徐州)发展有限公司
摄影:刘松恺
结构手法: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材料:玻璃、石材、玻化砖、涂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