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淑云‖散文:我在炫耀

 文斋堂888 2021-12-10

我在炫耀
/刘淑云

大家都听过和见过许多炫耀的人吧?我接触的大多数都是我同年龄段的人,有一部分人总炫耀自己阳光的一面。他们炫耀的都不一样,多数人都炫耀财富,房子、轿车、存款等等......。也许我过惯了清贫的日子,在这些人面前,我不眼红,我觉得有房住,钱够花就行,我也没有多大精力,我就得过且过了。

另一类人炫耀的就是高消费,喂狗香肠,用纯净水浇花,穿戴名牌等等......这些我也不羡慕,因为宠物吃香肠很普遍,纯水浇花对植物并不利。至于高消费,就像网上有个幽默段子,'你长得太有钱了,你长得太省钱了。’我肯定是后一种。我不是嘲笑自己,用上万元的护肤品,也掩盖不了我高原红脸面的底色。至于穿戴,我的体形和水缸一样,我穿上名牌衣服的确显得时尚一点,但是,也变不到杨贵妃那样的身材。我就像白岩松说的金句;'衣服对我来说一是取暖,二是遮羞’我戴手饰就更没用,假如我戴上两个硕大的珍珠耳环,也不能把我鞋拔子脸形改变成瓜子脸的造型。我不配珠光宝气的点缀。我穿上一双阿迪达斯牌的鞋子,使我足下生辉,我也不能纤纤作细步,那么优雅动人。我哪个大脚片子走起路来像个爷们。所以我穿衣服很随便,也不修饰自己,我省钱,这也许是我做女人失败的原因吧!
还有一种炫耀,孩子名校毕业、在大城市工作、年新几十万等等------这些真是值得炫耀的。了不起!也值得我敬佩和羡慕。培养出一个或几个优秀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以及整个家族的骄傲。我对这样的父母以及孩子很崇拜。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特优秀,甚至是高大上。可是人家的父母和我也不一样素质啊!有啥样的父母才有啥样的孩子。种下一株仙人掌是长不出一束兰花的。基因决定后代的。就我的傻样,也别希望自己孩子多么出色。在社会上有一个适合她自己的位置我就知足了。必然社会对每个人的分工不同,那个行业都是工作,都是服务于人民。
还有一种炫耀,她使我特敬佩还感动,激励我像他们学习。那就是炫耀自己怎样护理年迈不能自理的老人,说在自己的精心护理下延长了多年生命。我认为这种炫耀最有价值,也值得每个人学习。
零几年的时候,我住平房有个近邻,他家的父亲五十八岁就患了偏瘫,在儿女们精心照料下活到八十多岁,使我对他们一家很崇敬。听说老头子年轻时候非常勤劳,脾气倔强。病痛的困扰和折磨,更使他狂躁不安,尽管儿女们好生伺候,时不时还被父亲打骂,他女儿总和我含泪倾诉,因为是爹,再大的委屈也不能放弃赡养。
在公园里,我也时常遇到子女们搀扶着老人,或者推着轮椅对老人无微不至。以前我高寿的妈妈在世时候,临终的前几年不但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还失常。我们做子女的虽然都负责任,但是心里不免有些烦恼。我总想和别人取经,和她们聊聊,无非也想倾诉一下,也是想学习和探讨她们的经验。互相安慰和调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伺候年迈的老人,尤其不能自理的老人,是个大活,也是严峻的考验。我们几个护理老人的熟人,一旦见面不像长舌妇一样,东家长西家短。又都不是高层次文化人,也没有海阔天空和诗与远方的谈话。马上询问“妈妈咋样了?爸爸还好吗?”从老人们的冷暖说到饮食以及怎样照顾他们的情绪等等......。经过相互之间的了解,有些想不开的事以及心里的烦恼就好了许多。
在公园里遇到一个姓高的男士,总搀扶一个老头遛弯。以前我认为是他父亲,经过了解才知道是他大哥,大哥是长子。眼睛残疾,一生没成家,年龄大高老弟将近二十岁。同辈年龄相差一代人,中间有四个姊妹,大哥没有工资,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高老弟两口子都是下岗工人,农村的丈母娘八十多岁,生活不能自理,也在他家,大舅哥长时间不照面。九十平的房子,东屋一个哥,西屋一个妈,每天早晨起床,哥洗脸妈梳头,哥要吃饭,妈的尿不湿还没换等等------。俩口子每天急促的脚步好像打仗。高老弟的姊妹虽然都对大哥负责,可是自家是主战场,分担的就比别人多一些。
还有李姐的妈妈快八十岁了,也没有工资,哥哥不理不睬,两个妹妹也躲闪,其中一个妹妹去了还给妈妈添堵,总说:“您往姑娘家一呆,不知到愁啊?可耻不?”妈妈无奈,在一旁摸眼泪,气得李姐警告妹妹再别来了。正中妹妹的下怀,再也不去了。妹妹想通过'神’的力量洗清自己的罪恶,每天祈祷。有一次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突然脑出血倒在地上,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医生的一句忠告,'我们已经尽力了’。
通过这些例子。我坦然面对妈妈。不管咋地我们姊妹几个,还都是对妈妈负责任的。重担没落在我一个人肩上,我很知足。再说了,人家高老弟对哥哥的晚年都那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呵护年迈的父母。
俗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没错,五年的赡养觉得了不起,十年呢?十五年二十年呢?从八十岁到近百岁,靠一个儿女那能行?还好我们这代人姊妹多,老人养育子女多,晚年享受回报的就多。个别子女逃避责任是不对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善待老人一是报恩,二是还债,虽然恩报不完,债也还不清,可是你的逃避,使你以后内疚和自责,俗话说的好,'坟前烧上千堆纸,不如活着一碗水’。多数儿女们都是有孝心的,都愿意为老人大把花钱,买吃的穿的甚至是补品,端碗来捧碗去喂饭煨汤,煎汤熬药。就是有一样,有谁能仰着笑脸收拾老人的屎尿?那是一件最烦心的事。谁都知道它不像儿童屎尿。
我妈妈大便的时候偶尔弄得满床满地,我无处下手,皱起了眉头。拍照发到自家内部群里,这如同求救信号,马上援兵就来到。很快战场就清理干净,同时给妈妈洗个澡。换上干净衣服和床单,再照张相发到群里,迎来哥哥的安慰,晚辈们的点赞,我凝重的脸面也谢幕又换了新颜。妈妈在哥哥家同样,一旦造成了'事故’,我接到哥哥的通知,立即脚踏烽火轮似的到达前线,与哥嫂们一起和粑粑作斗争。
还有妈妈晚年精神失常,我时常忍受她波动的情绪。犯病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想起过去不愉快的事自然自语高声谩骂,我偶尔不耐烦,厉声制止,她被激怒了,马上将矛头转向我,骂个不停,总想打我几下为快,我为了挽救当时的局面,立即将抓挠和捶背的胶皮垂给她,然后坐在她一旁,我边看手机微信,边听着她谩骂和捶打着我的后背。她也没有多大劲,起不到捶背的效果。不一会她就累了,放下武器躺下很快就睡着了。我给她盖上被子马上去公园消遣一会。
所以,妈妈的晚年是幸福的,妈妈走的时候我没留下遗憾,也没有过多的伤心和眼泪。妈妈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每当亲朋好友及熟人提起妈妈的晚年,我们做儿女的都挺有面子,此时,我也好像是在炫耀一把,这都取决于我们和品德高尚的人接近,以很多我最崇敬的孝子贤孙们为榜样,吸取他们护理长辈的经验。才使我母亲云清风淡度过了晚年。直到现在,遇见那些值得我敬佩的榜样们,很远我就把笑容投了过去。虽然我的笑脸不像一朵红玫瑰,也像一串狼尾巴花。
我的一生没什么能耐,对社会和家庭也没有什么贡献,妈妈晚年需要照顾的时候,能出一份力,我感到特别欣慰。

作者简介:刘淑云,女,高中文化,1960年出生在库伦旗,热爱文创作。是通辽市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内蒙古商报、通辽市老年作家协会文学期刊物《风采》和《红风文学》上发表过作品。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