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何绍基楷书格言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不易齋2 2021-12-10

何绍基《楷书格言卷》,纸本,纵45.6厘米,横345.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县人,晚清著名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他幼承家学,年少成名;他博学多才,勤奋刻苦;宦游之余,亦醉心金石书画收藏,他在诗文、考据、鉴藏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且名噪一时。

何绍基一生中以书法最为人称道,楷、行、隶、篆四种书体皆擅长,并在晚年打破四体限制,熔铸古今,形成独特的风格,书法修养如此之全面、精深,被誉为“有清二百年以来第一人”,曾国藩更是评价其“字必传千古无疑”。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

他不仅是碑派书风的倡导者、自成一体的书法家, 他还是宋诗派的重要人物,以『性情』说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小高潮, 他还是名重一时的鉴藏家,网罗天下金石书画精品。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

释文:  

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心于食息起居之际,这工夫便密了。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事,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

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长进。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过多,更有长进。

世间好的分数休占多了,我这里消受几何,其余分数任世间人占去。和气平心发出来,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何多。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蓄疑者乱真,知过思者迷正应。觅物者苦求之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它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于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何绍基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