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 2019.09.01 八月初三 雨 19-23° 作者从事旅游景区和特色小镇,在黄山旅游创新发展热烈讨论的时季,作为个人客观解读、深层有据、务实角度、专业分析黄山旅游,仅供黄山旅游有关方面参考。 一、“一棵树”撑起的皖南 “平遥旅游”就是平遥古镇、“泰山旅游”就是泰山、“庐山旅游”就是庐山、“青城山旅游”就是青城山、“华山旅游”不包括所属地级渭南市和县级华阴市、“九华山旅游”不包池州——就“黄山旅游”包含极复杂的六大内容: 山上“黄山风景区”、山下“黄山区”、山下三十公里的“黟县古村三村”(西递际联宏村)、山下七十公里原叫“徽州府”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山下七十公里原叫“屯溪”的“黄山市区”——连山下遥远几百公里外的“绩溪”、“婺源”这些跟“黄山”无关的区、都要挤入“黄山旅游”,因“黄山”太有名。 “黄山旅游”(现在是“黄山市旅游”),对顾客来讲不管三七二十一、包含“绩溪和婺源”,现在主题概念内涵庞大复杂。 营销概念模糊,去皖南发觉“全地方都是黄山”、“又都不是黄山”,顾客对着地图糊涂、全景概念混淆、遍地“黄山”模糊。 “黄山旅游”的范围究竟在哪里? 根据地级市范围,“黄山旅游”肯定是“黄山市”范围,现在换成了“黄山市外的、大黄山概念可涵括的区域”、包括“古徽州”外延的部分。 “黄山旅游”广义的解释是“黄山市旅游”、再广义“是皖南山区旅游”,同时被不知道的消费者把绩溪婺源包含进来,因为地域一致、从前是徽州的、旅游上连成一片,一致的语言和习惯——消费者想不称你“黄山”都不行。 “黄山”界域、地名、内容、利益复杂,举世罕见,别的旅游城市没有。 ▲迎客松(图片来源网络) “黄山旅游”核心即大蒜瓣是“黄山”、一棵尘世间最著名的树,这棵800年长在很奇怪地方的绝峰树,叫做“迎客松”,全世界上只此一棵。 “迎客松”代表了皖南山区,撑起皖南山区山清水秀的天,不管是宏村绝秀、徽州绝美、都得服从迎客松。 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休闲度假,根本不存在歙县徽州古村,地球上独树一帜黄山秀美、扯起了中国旅游大旗,那时旅游“黄山”,就是到“黄山景区”。 改革开放之前,古“徽州”一文不名,到了改革开放,人民富裕,“古徽州”村落旅游兴盛,达到了海内外,但撑起天的是黄山,全世界慕名黄山而来、还是九十年代伟人号召、打开时代的“黄山”。 到现在皖南感谢“黄山”一张牌、到哪里不能放松。“徽州旅游”现在很发达,高峰上、这棵世界最著名的松,依然在尘世之巅、武侠绝峰光明顶鼎立。 撑天大树支撑皖南的、只能是黄山迎客松,离开“迎客松”大蒜瓣、“皖南”失去离心力、甩大家出去形不成大蒜抱团。 二、“古徽州”是文化牌, 撑不起皖南 从消费者的认知来讲,随便在全中国各地,问“安徽是谁”,第一个回答的是“黄山”,不知道安徽有可能,不知晓“黄山”没可能。 “黄山”连母省的知名度都大于,何况下属一个“徽州”,所以“知名度”魅力、现代认知度经济第一。 “黄山旅游”如改成“徽州”,立马知名度少很多,“文化”不能当饭吃,这就是“徽州”不能更名地级市的简明理由。 “复徽”的愿望和理由好,但经济学社会学价值学不成立。 “复徽”言论作为讨论文化传承,但作为现实操作不具备落地操作性。 三、“黄山旅游”五大板块: “景区旅游”是核心旗手 “黄山旅游”核心是“迎客松旅游”,“迎客松”是当之无愧实质首领,世上只有一个绝顶黄山,却有很多古村。 “迎客松”这棵苍天大树、没有迎客松“好大一棵树”,“黄山旅游”重回平凡,群龙无首是旅游经济的致命。 “黄山旅游”(景区方面)最近被人说“恒定了、增长慢了”,或指标的问题,这是不懂旅游的表现。 “山岳旅游”凭借早上上山、傍晚下山,形成三种交通工具:山道、索道、游览车,造成瓶颈时间极限上下客,形成山岳总被上山渠道造成“瓶颈极限”,黄山旅游的“容客极限”近几年320万客流上下,形成“黄山景区旅游”的“天花板”。如果没“天花板”,人无限上去、山道也不安全、体验感也不好,山岳旅游不是迪士尼无限增长(迪士尼去年1200万、广州长隆还1800呢,怎能横比)。 上市公司“黄山旅游”报表在一个有限增长、是自然,要维护一流山岳的人类责任、世界存在价值,才是“黄山旅游”本质,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这个双遗产是给后代、是地球级,远比一个黄山旅游上市公司责任和效益大,在生态保护和价值观重新树立的新时代更如此。 “黄山旅游”维持在一个生态低增长,甚至不增长,维持一个地球级山岳品牌,就是她最大效益。 ▲黄山、游客(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十一”一天黄山上挤进十几万人,会挤成什么样,是顶级山岳旅游的灾难,所以索道不扩大(索道、山道、地轨车对山岳生态影响),微增长在320万人,是符合黄山最佳利益。发言的旅游理论专家也不要乱呼吁,做旅游要尊重事实,黄山旅游股票不仅是对股民负责。 “黄山旅游”和九华山的比:九华山旅游今年过一千万人次,这个比没有价值意义。 “拜佛信仰”为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进入中等发达的中国,对精神需求、吉祥平安、发财兴旺、健康需求的必然,邻近长三角、作为就近拜佛地(距离上海苏南南京杭嘉湖、九华山比普陀山更近)、九华山拜佛发达。 求佛的人一年四季可以重复,还可以无限增长人数,家庭为了个人、小孩、长辈、伴侣,社会为了朋友、同事、同学,都可来求佛。造成九华山爆满,年年增长客流,还带动了山下、山中一体化的居士和信众居住地(形成了休闲短住),带动九华山整体。 “黄山旅游”就是观光天下第一山岳,还山上住不下几多人,山下扎居又拥挤,被地级市交通中转到市区。 “黄山旅游”跟九华的命不同,就是九华山“拜佛客流”求平安、求富、求学、求命(健康)、求吉祥的“五求”需求,远比观光旅游深厚,在休闲度假郊区时代、人类重信仰、饱暖思精神,它跟“山岳旅游”起因、需求、客流构成、消费完全不一样,所以九华山黄山不能比较,尽管他们是邻近的两座山、都是山,但市场和立因差距太大,就像“一斤”和“一米”怎么比较。 但“黄山旅游”永远比九华山旅游价值大,因为黄山的人类性。和九华山千万拜佛客流比、两个时代、两种经济、两种本质的表现方式,黄山稀缺性不用财务进山客流表达。 稳定三百万、肤白貌美的生态大黄山,在新时代才符合国家精神、时代诉求。 这是两种尺度和格局视野。 四、“古徽州旅游板块” 会迎来“休闲度假新时代” “古徽州旅游”这几年得到了“改革开放成果获得”的巨大眷顾,用一个时髦时代感词语表达就是“徽州旅游”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既得利益获得者”、“获得感”最佳和最多的地区是徽州,“徽州旅游”得了好处又卖乖。 改革开放初期,“徽州”地无三尺平、“前世不修、徽州一丢”、黄山旅游发达时候,徽州旅游还不知在哪里、西溪南还在旷野中(那时它哪知道要做成后来的“黄山北站”)——这“一丢”、“徽州”现在丢成了华东旅游、最著名的核心地方。 ▲徽州府(图片来源网络) “徽州”结合了天下“四大古城”的优长: “平遥古城”有晋商,但在内蒙沙漠之遥、游客就近交通,肯定不能和长三角郊区“徽州”比,平遥只有晋商、没有迎客松配,单薄了半壁江山,天下有第一山岳黄山、和第一古徽州文化结合的、只有“徽州”独苗一支。 “阆中古城”在川北、又无徽商文化,其古村落未必超得过徽州,所以逊色。 “丽江古城”在遥远滇北、川之西,山地遥远,茶马古道,异域汉族结合,和徽商汉族根基不能比,古村落又未必超得过徽州,只是年轻人“艳遇”造成了短暂繁荣,未来走向尤不可知,因为高原远、客栈酒吧热潮褪去过后,大研古城走向何方,我们旅游专业者在思考观察。 “徽州古城”又有文化、深厚内涵、又有交通、最佳“华东后花园”的得天位置,以上优势,三大古城是都不能和“徽州”比的。 鉴于黄山的第一硬件度,带动区内强大资源“古徽州”变成了自成一脉,从一个跟班变作了独立武功流派,堪称“古徽州”近代鸿运。 “古徽州文化旅游”,凭借徽州府古城、棠樾、唐模、呈坎、潜口等一批古村落旅游的明星,加上新晋未来加爵的潜在许村郑村溪头村等歙县三十多个乡,未来“古徽州文化旅游”前景更佳,徽州古民只需要张开他们祖先遗留的钱袋子,在愈演愈烈的休闲度假时代,徽州后裔老百姓会有更强的“获得感”。 老徽州区“古徽州旅游”已经无需靠黄山,自成一脉,但和黄山组在一起,对休闲度假时代多业态、休闲层次产品、内容更丰富,呈一个巨大组合优势。 黄山旅游生生不息,“古徽州旅游”既能独立又能浑然一体,带着强烈性征的“中华古文化”识别,价值很大难能珍惜。 “古徽州旅游”会越来越好,休闲度假周末时代,家庭自驾游、休闲会带动徽州,因徽州没有上山交通限制、天大地大容客会越来越多,祝福徽州,就等着分享周边沪苏浙皖“休闲度假时代”周末成果。 五、“黟县古村落板块” (归入“古徽州文化旅游”) 更无限风光 “黄山旅游”(“黄山市”旅游)另一个主角是“西递宏村”的黟县。 黟县很怪,在黄山和徽州间,历史存在感弱、以最少人口、地域最小,一直默默无闻存在徽州和黄山被边缘化,到改革开放后,突然因张艺谋、其内核硬件的完整无缺古村,震撼海内外。 从藏龙卧虎走来的西递宏村,如果说歙县“徽州古城”是千年古衙和居民文化城,黟县三村(际联西递宏村)就是天下居民村、宏村就是“天下第一古村落”。 ▲西递、宏村(图片来源网络) 黄山这一“城”(歙县古城)一“村”(宏村古村),构造全世界瞩目古文化遗存完整制高点。 宏村旅游保存完好、科学运营,近年古村运营成功典型,天下第一古村落莫过宏村,以纯粹、古村的真核魅力,甩下营销和包装为名的乌镇几条街:乌镇是现代包装运营的产物,其内核都是人造的、被业界过度解读;宏村才是真的天下内核第一古村、天生丽质、无可比。 四川黄龙溪古镇也保存完好,但是距长三角客源难比宏村。 宏村不但传承魅力,还有整体:背靠黄山、长三角郊区、会越来越好,地方尽快把路修更宽、把停车位建得更多,在休闲度假时代,迎接更多客人潮水涌来。 越生态或越古老东西,在物质发达后会越兴旺,“黟县古村”作为黄山下旅游重要一核,宏村在黄山西南麓三十公里,位置好,在大长三角郊区,比现在更火是必将。 宏村已成“中国古村落地运营的第一”、“天下第一古村落遗存典范”,一个东西做到第一,或者某个领域第一品牌价值,就会更加显现出来。 “黄山旅游”(“黄山市”概念)第三柄厉害的核武器就是“黟县宏村板块”,要把这发扬更光大,配合大黄山旅游点亮更耀眼的宏村未来。 六、“屯溪板块”是“古徽州 文化旅游”一部分,同时又是 “交通和行政枢纽”的核心 中国老街不多,“阳朔西街”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几个老外炒起,人少旅游未起来的山水宁静阳朔、成为九十年代老外意外居留、慢慢让“西街”火起来的原因。“西街”目前已商业化严重、外国人退去。 中国“老街”火成了都变成新建“仿古商业街”,街道石板被翻了、规则现代的砖铺上、没有体验感,墙和房子被盖成钢筋、老屋顶少、仿古建筑毕竟不是真旧建筑,让顾客消费不起、游客瞧不上,慢慢原形毕露、衰落下来。 中国几条“老街”全部水军覆没:全街卖啤酒、羊肉大串、水晶饰品、“义乌小商品老街分店”——现在没几个“老街”是真,游客觉得烦,去老街的顾客越来越有认知,所以“屯溪老街”如果长久,要反思和回归特色,游客为了打卡来毕竟不是未虚名度,来看的是真实内容。没有特色的半修老房子加钢筋客栈、加屯溪烧饼、古砚、说不清楚“古字画”、拓帖、土菜,“屯溪老街”名不如昔。 屯溪本身是个历史短的溪水码头,解放前因战人物寄居兴,现在“屯溪老街”、在中国特殊的仅有名街,能否突破自己,看地方长官和经营者长端眼光魄力。 “屯溪板块”另外一个建议是:市区不要总是长者意志,把下面区县的饭给吃了,下面区县会哭叫。 七、“黄山区板块”: “黄山旅游”最尴尬的角色 “黄山旅游”(“黄山市”旅游)最尴尬的区是“黄山区”。 “黄山区”一无旅游胜地。 二是传统文化又不是“徽州”、在徽州边缘,论文化强烈特征不能和徽州核心区的歙县和黟县比,所以“黄山区旅游”最尴尬。 1984年改革开放伟人号召打黄山的牌子、当地特地在山下“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就是那年代的山中“山中旅游特区”了,变成了旅游阵地前沿,那是伟人想小地方活用资源、靠山吃山,当地要建立一个“小旅游特区”,将黄山山上山下结合,借助太平县(黄山区原名)广大土地空间,打造一个“旅游特殊市”。决策者想法是好的,将山上旅游做大、利用山下也带起山下。 如果那样发展下去,84年后安徽黄山是一个“全国明星旅游特区市”。 这个想法正确无比,可是后来被改。 84年设立“县级黄山市”吸引来很多宾馆,全国各地资金蜂拥而来、那时计划经济让很多大单位到黄山脚下建宾馆和培训中心,八十年代“县级黄山市”是中国小宾馆最多的县级市,当时城区才几千人口。 县级“黄山市”打碎了地区先天的平衡,于是平分一锅粥的争论后、平分了一锅粥都叫“黄山市”、1988年将“县级黄山市”改成了“地级黄山市”、“县级黄山市”改成黄山市下辖的一个“黄山区”,大黄山形成“三区四县”奇怪新格局:跟古徽州“一府六县”、丢了两个绩溪婺源县,增了黄山屯溪徽州三个区。 奇怪的新“黄山市”、不再是“老徽州区”的格局,也不是原格局之皖南。 此奠定“黄山市”、也就是今天游客所看到“黄山市”格局。 “黄山景区”是老大,迎客松是“顶天立地柱”、“黄山区”就是“顶天立地柱”的托盘、建筑学上叫地基“承台”。 “黄山区”地基“承台”,原本想发大财,却没沾到光、游客都被先设计好的地级市转接走了,“黄山区”就成为游客来去的山下摆设,我们做旅游经常碰到景区山下出现“游客灯下黑”,就是游客目的地很强、到了目的地就上下山,不在山下“承台地”居留,因为在交通枢纽在地级市,飞机场、高铁都在那。 中转到黄山市区成为黄山旅游主基调,“黄山区”就变成了“旅游灯下黑”,反衬了俗世认为的“山下旅游好世界”。 山下反而成了“游客遗忘的角落”、山下最近反而被顾客遗忘、这个旅游目的地承台区的事实。除非承台在山门外的那个集镇(比如黄山区汤口)。 “黄山区”没享受到“黄山旅游”的好,时髦话叫“获得感”,这个原委。 “黄山区旅游”靠“黄山景区”不到(游客大多来自地级市交通核心中转),自己跟“黄山景区”、“徽州古文化”比、又处在“夹心饼”没特色状态。 “黄山区旅游”是改革开放后被拉进来的侄儿。 “黄山区旅游”靠太平湖面对环境保护,加上湖泊旅游只有夏天、产品也不好做,搞体育比赛、旅游得不到多大好处,只能看到宣传雷声大、实则雨点很小。 全天下湖泊旅游除了杭州近郊千岛湖、靠市区外溢的大量休闲周末需求,都很难落实。湖北长江沿岸有几十个大湖泊,市长叫我们去,一见面就被我婉否,我说湖泊旅游做不到消费者深度参与的产品,也不好运营。市长问为什么,我费劲地解释:搞搞帆船比赛(还不能是水源保护地)、水面竞赛,只能解决媒体宣传问题、不能解决“里子”人民币消费的实质,我们到过很多湖区都如此。 “黄山区旅游”有很多特长:有中国顶级“猴魁”名茶、竹笋,但不能作为旅游IP来看,休闲喝茶消费品,需要旅游带动、游客来了才知道有茶、产生买土特产带回去意愿,“义乌小商品分店”反而有存在。 “黄山区旅游”作为存在位置显眼、好看不好吃、叫好不叫座、坐在前面吃不到好果子局面,是山下景区承载地宿命,只有做“休闲”才能起来。 我们在青城山周末“成温邛高速”大塞车,城市人都开车奔青城山下,没有人上山,在青城山下聚首,山下街子中兴镇等成为“周末休闲胜地”,连同都江堰一路到青城山,青城山下几百平方公里全都是“周末休闲”:全家在溪水中打麻将、漫山遍野农家乐、民宿、度假屋、花田、小孩体验。。。全家在青城山下玩周六一天很快活,住在山下、周日才回城市去。 这个模式在“黄山区”可能实施,要到青城山看看、学学那里简易的休闲模式和经营业态、创新特色内容,黄山区不能停留在“漂流”的初级阶段,还大肆宣传新漂流、好没界面。 黄山区可做青城山下一样的山下,太平300度被黄山景区包围,焦村、耿城、甘棠(黄山区城)、仙源、三口、谭家桥都一排圈在黄山群峰下,依托绿色黄山群峰资源,可利用沟壑、山溪、竹林、森林、森谷、农舍,做休闲度假轻业态,容易运营落地,让休闲度假周末客进来,目的不是为上山,就是为来太平休闲待一个周末。 青城山下到都江堰一带,围绕青城山上幽、做的是青城山下客,完全和黄山区资源禀赋类似。 “黄山区旅游”围绕“休闲周末时代”青城山下模式做休闲,则尊重和利用自己禀赋,和“徽州”、“宏村”、黄山景区错开。 这样才有客,祝福黄山区。 ——2019年8月31日写于深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