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仔猪哺育成功因素的研究进展

 微微一笑白发生 2021-12-10

图片

题目:仔猪哺育成功因素的研究进展

图片

总结:了解仔猪存活和生长的行为和生理机制将有助于制定最佳措施。这篇综述确定了6个关键原则,这些原则是成功哺育仔猪的基础。这些原则将提高生产中母猪和仔猪的生产力和福利。

图片

摘要在现代养猪业中,寄养是必需的,但关于最有效饲养策略的文献很少。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关注仔猪存活和生长的行为和生理机制,并确定了6个关键原则。(1)初乳为仔猪提供温暖、能量和免疫力。在母猪产后12小时内最容易获得到,因此在此之前不应该寄养仔猪(2)为保证仔猪初乳摄取量均匀,应在仔猪寄养实行分开哺乳(3)应在分娩时对有效乳头进行评估,哺乳仔猪数量不超过有效乳头数量(4)初产母猪应尽可能多的哺育仔猪,以最大限度地刺激乳房,高胎次母猪应评估哺育能力;(5)仔猪哺育时间应在12至24小时之间,并尽量减少寄养以防止疾病传播(6)仔猪24小时后的寄养应该减少到最小。这些原则将通过增加每头母猪断奶窝重来改善产房性能。

图片

1.1 初乳的重要性--初乳是什么?

仔猪由于表面积和体积比高以及仔猪潮润的皮肤,新生仔猪的热量会迅速流失,因此体温会迅速下降。新生仔猪体脂不足2%,但能量需求高,因此在出生后不久就进入负能量平衡。初乳由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组成,有助于仔猪消除这种负能量平衡。因此,找到奶头对猪的存活至关重要。初乳的成分与奶粉有显著的不同,它有较高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浓度,但乳糖和脂肪浓度较低。然而,初乳中的脂肪仍然提供仔猪总能量的40-60%。当仔猪开始吮吸和摄取初乳时,能量和热量被提供,从而提高体温和存活能力(图1)

1像检测新生仔猪摄取初皮肤温度(下:36.3),

新生仔猪无法到达乳房摄取初乳时皮肤温度(上:22.0)。

图片

2分娩后72小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变化

图片

图片

来自出生母猪的初乳最好。与非出生母猪相比,出生母猪初乳免疫细胞通过肠道屏障的吸收有所改善。有报道称只有当仔猪在其出生母猪身边超过12小时,才会在初乳中检测到某些方面的免疫(细胞介导免疫)。因此,为了优化通过初乳传递的母源抗体,仔猪应在其出生母猪身边维持超过12小时

图片

1.2 初乳的重要性--初乳摄入量的影响

初乳摄入量是仔猪存活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据报道,仔猪接受超过200克初乳显示出7.1%的死亡率,但那些接受不到200克初乳的仔猪在哺乳阶段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了6倍(43%)。初乳摄入量对断奶后死亡率的影响也很明显。据报道,当仔猪在出生后摄入初乳,只有25%的猪活到两周,不到30%的猪活到六周,没有猪活到90公斤。低出生体重的仔猪传统上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当初乳摄入量达到200-250g时,仔猪的存活率与较重的仔猪相似。同样受生长限制的仔猪在摄入初乳后表现出明显的性状改善。因此,确保仔猪摄入足够的初乳可以提高存活率。

图片

1.3 初乳的重要性--母猪初乳的产生

乳腺中初乳的产生发生在第一只小猪出生之前,不依赖于产仔数。据报道初乳量为2.5-5kg。初乳的质量和重量可以通过基因、激素和营养来控制。初乳在分娩时立即从乳房分泌出来,并从分娩开始持续大约2到4个小时。初乳量在分娩时最高,14小时后迅速下降,34小时产生大量的。相比之下,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初乳量低。此外,与经产母猪相比后备母猪初乳中IgG浓度24小时内降低显著。因此,后备母猪不会产生与经产母猪同样量和质量初乳。

图片

1.4 初乳的重要性—仔猪初乳摄入

人工辅助喂养时,仔猪的初乳摄入量是母猪饲养条件下的两倍,这表明母猪通常会限制仔猪的初乳摄入量。这代表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增加产仔数对母猪初乳产量的影响很小。初乳的摄入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仔猪到达乳头的能力,存活能力是仔猪对初乳摄入量差异的最大因素(0-700克)。除此之外,低出生体重的仔猪往往错过更多的护理,而减少初乳的摄入量。有先天性缺陷的仔猪摄入的初乳较少。它们到达乳房要慢得多,这损害了他们在出生后的竞争能力

图片

1.5 初乳的重要性—确保寄养前初乳的摄入

提供足够的初乳是行业的挑战,因为母猪之间的初乳量和仔猪之间的摄入量存在差异。有人认为,增加产仔数将减少仔猪对初乳的消耗,因此应根据初乳的生产能力来调整繁殖效率,在猪场收集保存初乳以辅助饲养。母猪繁殖效率的提高可能会增加窝内仔猪初乳摄入量的可变性,因此应利用确保仔猪均匀获得初乳的做法。分开哺乳确保初乳供应更均匀,减少窝重的变化,增加了生存机会。将较大的、第一个出生的仔猪取出来,让较小的、较晚出生的仔猪多摄入。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分开哺乳应该在分娩后24小时内进行。研究表明,分开哺乳可以提高存活率。据报道,分开哺乳可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血清蛋白值。结果表明,分开哺乳仔猪存活率提高了13%。确保仔猪摄取足够初乳的其他方法是通过补充非出生母猪初乳或人工乳制品。

图片

2.1 分娩前母猪饲养能力的评估--第一次哺乳

仔猪哺乳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与下一次哺乳量有关。哺乳过仔猪的乳汁量比没有哺乳过的增加了1kg。研究还发现,以前吃过乳汁的乳腺组织重量高于没有吃过乳汁的,而且仔猪的行为差异明显。随后的一项实验表明,刺激乳头不超过2天,就可以显著改善泌乳,因此,如果一胎母猪前两天乳房被刺激,即使仔猪死亡,随后的产奶量也能明显得到改善。

图片

2.2 分娩前母猪饲养能力的评估再现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体重

母猪达到第三胎或第四胎后,仔猪存活率和仔猪断奶体重均下降。仔猪的存活率和窝重随胎次增长而下降(图3)。仔猪存活率较低的可能原因是母猪疾病压力增加、过度调节乳房损伤和奶头可及性差导致产奶量减少。此外,年龄较大的母猪更容易出现跛行,这增加仔猪被压死的风险,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为了支持这一观点,干物质摄入量和运动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总的来说,年龄较大的母猪更倾向于饲养更少的仔猪。

3:母猪胎次断奶窝重和断奶前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图片

图片

3.1 评估乳房--功能性乳头的特征

功能性乳头被定义为能够产生足够的乳汁来喂养仔猪的乳腺。相反,一个没有功能的乳头可以描述为不能被哺乳的乳头或者乳腺产生的奶量减少,限制了饲养能力并增加了乳腺炎的危险

图片

3.2 评估乳房--计算功能性乳头的好处

每头仔猪可获得的功能性乳头数量与仔猪存活率呈正相关。当仔猪获得少于一个功能性乳头时,死亡率大于14%,当仔猪获得多于一个功能性乳头时,死亡率降低到8%以下。这表明,在哺育过程中应考虑功能性奶头的数量,每头仔猪至少应分配到一个。事实上,即使给每只仔猪分配一个奶头,仔猪也会错过吃奶的机会。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占主导地位的仔猪占有一个以上的奶头。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在计算功能性奶头时,最后一对奶头不应该被考虑进去,这样处于劣势的仔猪在泌乳过程中仍然可能接触到一个乳头。

图片

3.3 评估乳房--乳房形态的重要性

仔猪倾向于先从靠近腹部中线的乳头泌乳,该部位乳头间距离较长,这表明不仅乳头的数量,乳头的位置对摄入也很重要。胎母猪接近中线更容易接近奶头,但胎母猪较大的乳房可能使仔猪更难以接近奶头。Vasdal和Andersen发现,重胎母猪可使用乳头减少了,这导致重胎母猪所产前24小时增重较低

图片

3.4 评估乳房--乳房特征的研究进展

据报道,100kg时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乳头的遗传力分别为0.42和0.29。乳头的形态也是可遗传的,比如长度、直径和乳头间距离。育种时应该评估每头仔猪的乳头数量和位置。瑞典的生产记录显示,13%的母猪在5个月时至少有一个乳头没有功能,这表明可能需要预防乳头损伤

图片

图片

4.1 仔猪培育--仔猪早期移动对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仔猪在哺乳早期就建立了乳头顺序,如果在第一天没有固定顺序,仔猪的生存和生长就会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哺乳第1天,同窝仔猪发生奶头争抢的数量低于寄养的仔猪然而,在随后的几天里,这并没有任何行为上的差异,对仔猪的生长也没有什么影响,这表明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寄养,乳房竞争很快就解决了。研究表明,当仔猪出生后12小时寄养,体重增加不受影响

图片

4.2 仔猪培育--影响寄养仔猪生长和生存的因素

当寄养仔猪重和活力高时,它们在存活率方面优于其他仔猪,但寄养平均体重的仔猪导致存活率较低。报告显示,与大体重仔猪相比,大体重仔猪分在由大体重仔猪和小体重仔猪组成的混合窝内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低体重组和高体重组的窝产存活率较高,但在调整窝产仔数比例后,断奶仔猪的大小对窝产存活率没有影响。研究表明,当小体重仔猪与其他小体重仔猪同窝混养时,存活率为100%,但当它们与大体重仔猪同窝混,存活率降低到83%

图片

图片

图片

5.1 疾病风险--24 h后仔猪寄养

仔猪在6日龄寄养时,寄养仔猪断奶体重仅达到其他个体的75%,因此哺乳后期的寄养也会损害生长。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证明了更早的寄养导致更好的断奶适应。

图片

5.2 疾病风险--24 h后仔猪寄养策略

仔猪在哺乳期后期的寄养是破坏性的,但为了有效地管理仔猪,需要一种替代策略。使用奶妈母猪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