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断章 卞之琳
2021-12-10 | 阅:  转:  |  分享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
那样的相对关系。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
。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风雨吟芦
荻诗歌诵读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
词,如“卷”“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
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诗歌赏析“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
握自己的方向。开头两句“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
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这里的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
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上个
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当时的中国社会
所承受的苦难。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
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对比阅读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
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
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沙扬娜拉》中的“柔”“羞”“愁”,《风雨》中的“来”“海”“怀”等。②在语言上:以
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
,语言散文化。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等。板书设计《断章》
——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风雨》——象征:风雨大地我泥土鲁藜走近作者【鲁藜】(1914-1999),原
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鲁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断章卞之琳【卞之琳】(19
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
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走近作者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
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写作背
景诗歌诵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
,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
“楼”“明月”“窗子”。诗歌赏析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
联系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
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
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从诗人描绘的四个
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