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得晋意圆劲遒媚|巎巎《奉记帖》

 广东黄汉光 2021-12-10

很多人对康里巎巎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作品却能说出一些,比如《奉记帖》、《述笔法》、《草书张旭笔法帖》和《谪龙说》。

图1巎巎画像

康里巎巎(1295年~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书法家。自小博通群书。历任秘书监丞、礼部尚书、监群书内司、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知制诰、知经筵事等职。

康里即汉代的高车国。康里部本为依附克烈部的部落之一,其曾祖父海蓝伯本来是康里部贵族。王汗脱斡怜勒败亡后,其子燕真成为蒙古拖雷的媵臣,后又服侍元世祖忽必烈,征战有功,受到重用,于是成为元朝的色目世家。父不忽木官至平章政事,为元世祖、元成宗朝的名臣,对汉文化领悟颇深,因以儒为本、匡扶治政而闻名。巎巎的母亲王氏,乃为不忽木的第二个妻子,是曾任中书左丞、御史中丞、集贤大学士的王寿的女儿。在这样的家庭里,巎巎从小博通群书。幼年时师从理学家许衡,受过正统的儒学教育。

图2巎巎少年图

巎巎曾得赵子昂亲授,深受其书风的影响,但是他却没有拘泥于赵的门庭之下,卓然独步,具有很多不受他人束缚的东西,尤其是他的章草,不仅有元代章草的共性,也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赵的基础上对于章草的开掘更趋深入,融章草与今草于一炉,拓展了草书新的表现形式。

巎巎流传至今的真迹不多,但都是绝世孤本,并且从其书法中可见其洒脱的个性,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而顺其自然简直宛若天成。欣赏康里巎巎的书法,会发现他书写的字体细长,而区别与唐宋书法家的饱满圆润的风格。

图3《奉记帖》

从其内容上看:

巎再拜奉记
彦中州判贤友执事者,范涣卿所寄来绒大二帖,已领。前所托者望付便人来,甚幸。更望二香卓,其一小者(旁注“高尺余”3小字),欲几榻间放;其一大者,高博尺四尺可也。得坚实素木为之,妙!复望惠及诸样海味,有便寄下。辄恃知爱,故尔叨喋,仍恕干烦也。巎再拜。

《奉记帖》是巎巎写给朋友叶彦中的一封信札,内容为托寄香桌、海味等物件之事。一气呵成,都没有丝毫的停顿和思考,或许他已经在心中书写了几百上千遍才下笔。当然,这也正是巎巎的绝活,据说巎巎每天能写三万字,也和他自幼就苦练书法有关。比方说王羲之练习书法,涮毛笔能将一个池塘的水都染黑,要是换成康里巎巎,他不仅能染黑池塘的水,恐怕还能把池塘的黑水当成墨汁写完。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能够体现康里巎巎确实在书法上下足了功夫。

《奉记帖》中,第一行“再拜”取纵势,第四行“前”取横势,这种纵横取势在空间布白上彰显纵深度。

图4《奉记帖》局部

章法的空白是“黑”以外的审美辅助,等距离的空白意味着“黑”的均匀。其墨色对比强烈,作品中首行“再”“拜”“奉”与第二行 “中”墨色较重,大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给人以力量感。行与行之间的墨色布白对比强烈,“虚实结合”的审美原则得到了集中体现。

图5《奉记帖》局部

此帖笔法颇类怀素,运笔疾速飞动,结体圆转婉畅,笔画清劲妍丽,字字自相牵绕而又不相互连带,展示出书家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图6《奉记帖》局部

巎巎不仅借鉴赵来继承皇象,而且在古雅的书卷气之外平添了一份豪迈爽利之气,保持了北方特有的刚毅气质,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在赵氏书风笼罩的元代书坛显得别有一番异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