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三叉神经痛 【导读】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风”、“偏头痛”范围。反复发作,疼痛剧烈难忍。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其特点是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 【立竿见影】 5分钟、10分钟等,直至疼痛大幅减缓或消失。临床效果非常有效。 【治病策略】 三叉神经痛病因: 1、一是外感风邪,风为阳邪,其性走上,风邪致病往往挟寒或挟热,故风寒或风热之邪阻于手足三阳经的某个支脉,闭阻不通,则产生疼痛,又因风邪的特点是善行而数变,故本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疼痛; 2、另一原因就是五志过极,致肝郁化火,火热生风,风火上炎,上犯手足三阳经的某个支脉而发为本病,肝郁化火往往伤及肝阴,阴虚则火益旺,乃有外邪引动,内外合邪,发为本病。 3、脾经湿热会引起腮颊肿痛。 李可经验: 1、三叉神经痛必挟雷火,因巔顶之上唯厥阴可到。肝火暴虐,在大滋真阴引火归原之中,必佐柔肝宁络之品为妥。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点,可资鉴别:以上为火不归原证治之大略。 (1)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来势晕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原多突变; (3)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外感无此病象,若出现此象,按火不归原论治,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5)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2、全方组成如下: 熟地90克,盐巴戟肉,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白芍100克,炙草30克,细辛15克,“全虫12只、蜈蚣3条”(研末冲服)。 倪师用药: 1、全蠍可治三叉神经痛。 2、白附子三钱,僵蚕二钱-->去风痛,勾陈三钱,川芎三钱-->头痛要药(剂量太小,难以速效) 其它: 1、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上各五钱)柴胡(八钱),其中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升阳败火,火散则热退;有散必有收,用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以收耗散之津液;有散必有守,用党参、甘草甘温以补中气之虚弱。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加川芎止痛,牛膝引血热下行,肉桂引火归原。 【辩证治则】 1、三叉神经痛:以钝物刺激天突穴,用浓盐水,催吐,每天一次,三日内即可痊愈。 2、大塚敬节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而获效的经验。患者应该有足冷的症状。 3、全蠍可治带状疱疹跟三叉神经痛。 4、(1)带状疱疹用隔姜灸,显露在外的,直接用棉花烧。 (2)内服全蠍粉,8粒X 3;外用汉唐-18号来镇痛收敛;用针灸来治,效果最快,约五天就可以好,须专门技术。 (3)全蠍可治带状疱疹跟三叉神经痛。 (4)阳毒,可以用龙胆泻肝汤;阴毒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5、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上各五钱) 柴胡(八钱)。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升阳败火,火散则热退;有散必有收,用炙甘草、白芍酸甘化阴以收耗散之津液;有散必有守,用党参、甘草甘温以补中气之虚弱。可用于三叉神经痛,加川芎止痛,牛膝引血热下行,肉桂引火归原。 6、带状疱疹发在脸部时,头部也会剧烈疼痛如三叉神经痛,龙胆泻肝汤等。 【成因】 此病西医名三叉神经痛,是很剧烈的痛,有时止痛剂亦无法止痛,有时西医注射酒精在痛处,到了无法控制时,只好切断神经,为何发生此痛呢?目前西医也不清楚。临床上看时,此痛延中医经络学中的足少阳、足阳明与手少阳三经而来。手少阳经是水道系统,足少阳是胆,足阳明是胃,所有经络的活动能力,均来自不同的脏腑,一旦此动能无法畅行于经络中,则必发生抽痛,因此有效的疏通经络,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一味靠止痛药,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尤其是肝脏。肝脏管大便的排泄,任何止痛药服用后如产生便秘,就表示肝的损害已造成了。 针对上面三经络可以保持其间气血的流畅,而使痛完全去除,永不再发。中药有分入脏腑与入经络的药,因此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方剂,也不是止痛剂,全身上下共有20条主要经络系統,有不同的药入不同的经络,我们只取三味药入上面三经络,保持其流畅无阻,故可得到很好效果。(倪师论述) |
|
来自: 仲景中医交流 > 《经方治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