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唐风宋韵,赏紫陌红尘(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老杨心语 2021-12-10

03

品唐风宋韵,赏紫陌红尘(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1



【注释】

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

幽:幽静、优雅。

孤鸿:孤雁。

省:理解。“无人省“,有”无人识“的意思。

【赏析】

 苏轼名词《卜算子》,是苏轼初贬黄州所作。

生活困窘拮据,精神乐观旷达。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渲染出一种孤高的意境。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轻灵飞动、缥缈若仙的“孤鸿”,自然契合。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