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耿老师微信告诉我说,她是公众号“老杨心语”的忠实粉丝,想拜我为师。
我说:学无所长,教无所成,没有什么可以教的。
小耿老师坚持己见,说要国庆假期来看我。
10月7日上午9:10,小耿老师及爱人、女儿一家三口到访翰林学校。
小耿及爱人小陈,都是小学体育老师,面带微笑,青春阳光,空气中都充盈着满满的活力。
年轻真好,二十几岁的时光,足以惊艳一生。
两岁多的女儿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显然是继承了父母优秀的基因。
虽是初见,小耿及小陈并不生分,好像我们已是认识了好久的朋友。
既然同为教师,话题自然是学校、学生、同事,还有课堂的困惑、教学的规划、人生的愿景。
小耿老师,教学上很有想法。
小学体育,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独居学校特色的出彩项目,方能一枝独秀,独占鳌头。
县城小学做到都不容易,农村小学更难。
此事,既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学校财力的坚强后盾。
小耿老师,事业上很有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是走管理路线,当学校领导?
还是循教研方向,成学科名师?
管理路线,充其量能成一校之长。
教育教研,却能成就名师,行之更远。
小耿老师,工作上很有激情。
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一心一意工作,专心致志教学。
别样施教,创新教学,她深受学生及家长喜欢和爱戴。
认识小耿老师,或许是缘于那场报告,(2021年2月24日,茌平区2020年新入职教师培训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我做了专题报告《施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幸福感的教师》)
或许是缘于公众号“老杨心语”的不懈耕耘,
可以断定的是,我们都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份教育执着。
我在小耿老师身上看到了我年轻时的影子,
只不过她比当时的我要优秀很多很多。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行之不辍,未来可期。
我好像看到了,教育天空中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