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 の 上海生活

 恰妮斯虫 2021-12-10

记得2017年9月2号的晚上,我和小桃红走在徐家汇的虹桥路上。

我对她说:我在上海马上都要待满5年了诶。

她回我:哇!

我问她:你“哇”什么?

她说:只是感觉这个时候应该要“哇”一下,好像比较符合气氛。

只一转眼,我都在上海生活这么久了。

尽管没有流淌着上海人的血液,至今也常常会被上海人误认为是“北方人”。但上海,已是我成年后住得最久的一个地方了。

每次去外地出游后,总会回到这里。不管是以前的大学寝室,还是现在租的小房子。我都把上海称作“家”。

在上海经历的每一天,已是我的日常。

而我的日常很少自拍。

所以我出镜不多。

以下,就是我眼中的上海,我2017年的生活。


01.01

白天去M50看画展,晚上去江边城外吃烤鱼。

排队等吃饭的时候用趣拿软件拿了很多小零食。

那天貌似发生了一点不愉快,我还写了封道歉信。

现在已不知信去了哪里,也忘了我道了个什么歉。

//

01.10

在掌柜的店里点了一盘“鱼”,然而空有卖相,味道并不好。

//

01.15

张的农历生日,我送给他了一瓶清酒。见他发了票圈,截图留证,“不娶不是人”。

//

01.18

去吃老工厂火锅,发现张的头顶上有一句“女人顶起半边天”。

//

01.20

公司开年会,我扮演的角色是许仙。

结束后,“许公子”找张公子合了个影。

那天被老板留到了最后,听老板酒后说了很久真假难辨的话,直到很晚很晚才离开。

天很冷了,打车回家并不合算,公交站有点远。跟在张的身后走,突然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

01.21

在南京路步行街的边角小道上看见了几尊菩萨。

张觉得简直美极了,叫我赶紧拍下来。

//

02.15

和羽童、天哥的年后小聚,在燕云楼吃烤鸭。

前一天刚回的上海,家人让我带了很多鸡蛋。一路上碎了不少,想把破了壳的鸡蛋充分利用蒸个蛋糕,买了低筋面粉,结果做完还是失败了。

//

02.08

灯下夜读,想偷拍张被发现。

//

02.09

下班后去吃了和幸猪排。

表情生动诠释“东张 西望”。

//

02.12

张执意要给我买个好点的口红,坦白讲,之前我连TOM FORD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

02.13

更寻常的场景是,自己在家做饭吃。

//

02.14

在静安寺附近吃韩国料理,店里正在放Running Man。

情人节的晚上,我们看了La La Land。

//

02.15

有段时间一直和张一起坐公交上班,超开心的。

大多数时间我俩都是并排坐。

某次偶然坐成了一前一后,一回头就能见到这个可爱的小男生。

//

02.16

年会上拿回家的气球,过了一个月依旧气很足。

//

02.25

白天和大学室友在正大广场聚餐,饭后逛商场遇见了可爱的生态瓶。

晚上花了40分钟就读完了张做的新书《山之四季》。

//

02.26

去上海文庙淘旧书。

//

02.28

失业了也要好好生活。

张带我去小龙凤餐室吃好吃的。

//

03.10

午休时间被同事Juno拉去地铁站逛小店,现在小姑娘的购买力真惊人。

//

03.11

周末一个人在家,看Life in a Day。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

03.20

张回老家学车,给我留了本他高中时代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各种有意思的小句子。

//

03.29

一个人在家的夜晚,照着在济州岛的照片画了幅小画儿。

//

04.05

大众点评中了霸王餐,于是去吃火锅。锅里的小熊猫是用牛油做的。

//

04.13

天气非常好,想带小桃红去郊游。

//

04.15

去犹太难民纪念馆参观,张反反复复教我认那些国旗分别是哪些国家。然而我已经全部忘记了。

参观完我们就去坐轮渡啦!

//

04.22

长大以后,重新定义“空瓶”。

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看展览。

//

04.23

香港的支教小伙伴阿Ken来上海。

小晨晨提前遁走,未能入框。

//

05.02

逛超市的乐趣在于,看物品的奇特摆设和错误翻译。

//

05.04

五四青年节,微博上都在说年轻人应该有半天假的。

领导通知给我半天假,命我去拍个小王子展的现场照。

结果那天回到公司后,我加班了。

//

05.06

周末出游,路过张的偶像小鞠的发源地。

//

05.11

下班后在地铁上看到一个戴着红领巾认真看书的小姑娘。

//

05.16

小桃红剪刘海了,多么像樱桃小丸子呀。实在太可爱。

//

05.19

带小桃红去喝喜茶。

//

05.27

第一次现场看足球,亲眼见证上港和国安打出5:1的结果。

//

06.03

室友约我去她家吃火锅。

于是去了趟大郊区唐镇。

//

06.08

搬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对外滩也越来越舍不得。

我们就住在礼和洋行左侧的楼里。

//

06.09

夜访交大。

//

06.16

住在外滩的最后一晚。

//

06.17

迁新居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书收拾上架。

晚上散步的时候,给前同事大鹏买了件新婚礼物。

//

07.14

在虹桥火车站,即将和张爸张妈去横店玩儿了。

//

07.23

搬家后,周末的游玩便集中在了徐家汇附近。

上图摄于港汇,下图摄于徐汇中学。

//

07.25

失业乃打工者常事。

继张二月末失业,我六月末也失业了。

新工作的地点在陆家嘴。

换了新工作,吃份鲜芋仙新品犒劳自己。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芋圆4号。

//

07.28

有时候,上班路上浩浩荡荡的打工者队伍,会让我异常惶恐。

//

07.28

画兴大发的夜晚。上图为我画的,下图为张画的。

可能你永远也猜不到:张画的到底是个啥?

//

08.04

自从Taco Bell开到了上海,特意去吃了好几次。

//

08.05

小姨来上海看当兵的表弟。

表弟终于放了很难得的假。

//

08.06

张看了《中餐厅》的综艺后,重新演绎的宫保鸡丁。超级好吃。

//

08.18

夜里去上海博物馆看大英百物展。

在现场只拍了一张我认为最好看的雕塑。

没想到这个名叫《密特拉屠牛像》的雕塑确是个非常厉害的作品。

//

08.19

参加上海书展,并没有见到郑爽。

//

08.20

好朋友来家做客。

//

08.20

家里有两把藤椅。

一把是张之前有的,一把是搬家后买的。

我曾想象过搬家后的画面是每晚我俩都会伏案学习。

这也是再买一把藤椅的目的。

然而半年多来,张坐在椅子上看书的场景,大概仅有这半个小时吧。

//

08.29

单纯觉得晚上五颜六色的饭菜很好看。

//

09.02

提前去照相馆拍了结婚证上需要用的证件照。

难得化了妆,赶紧自拍下。

//

09.03

说好的五人聚餐结果被三个人放了鸽子。

一个食物中毒,一个睡觉忘了时间,一个陪爸妈游山玩水。

于是吃完饭带小桃红去逛了衡山合集。

//

09.06

一个人在家,为自己做工作日便当。

//

09.07

补了一顿聚餐,人终于齐了。

//

09.08

介绍某对异性朋友相见。

收获象征友谊的小鸭子。

//

09.12

注意日期,这是成为人妻回到上海的第一张照片。

//

09.14

结果刚成为人妻,就出了一趟漫长的差。

//

09.28

出差回来的第二天。

在家的感觉真好啊。

辛辛苦苦剥好石榴,结果张最后没有吃。

发誓我再也不会剥了。

哼。

//

10.14

周末一起去图书馆还书。

//

10.18

总在打游戏,一刻不消停。

//

10.19

去JINS配了两副一样的眼镜。

//

11.01

休完婚假回上海后,还剩一个休息日。

去离家很近的土山湾博物馆。

在路上,拍了一张略为满意的照片。

//

11.02

没有加班的夜晚,出地铁站后等公交的时候看见月亮已经高高挂在天上。

其实不过是下午6点22分。

又到一年的尾巴。

//

11.04

乘船过江去看展。

在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里,看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展。

//

11.07

补过了一个农历生日。

//

11.12

去复旦旧书店。

//

11.14

晚上窝在家里看it,尽管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非常小儿科。但我还是吓得只敢打开手机摄像功能,躲在手机屏幕后头看。

//

11.25

入秋了。

天气渐冷,银杏渐黄。

然而青天白日,也未见得全是光明。

秋天明明那么美,红黄之间,少了一个蓝,才得以光明正大。

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

走在路上,也忍不住哀叹。

//

11.26

去上海文广看《西区故事》。

上一次来文广,还是2016年我的大学毕业典礼。

//

12.02

交完煤气费,顺便逛了下桂林公园。

//

12.03

去思南路找思南书局。

思南路是连接交大医学院后门和瑞金医院后门的一条路。

大学的最后两年几乎每天都要经过这里。

当时我的室友佳南休学了。

我还常常在心里念叨“每每走在思南路,心心念念想佳南”。

//

12.10

去龙华寺祈福。

//

12.12

张买了一件新毛衣,觉得自己特别特别漂亮

嘚瑟得不行,对我说“你真是赚大了,我也太好看了吧!”。

我让他姿势摆摆好,还真是有几分好看呢。

//

12.24

又和天哥、羽童聚餐了。

//

12.27

夜里十一点,看书看得困困的。

结果被这张配图莫名戳中了笑点。

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也能有这样莫名的开心。

就像小时候有阵子,我天天都会睡两觉。第一觉通常只有十分钟,做一个短短的梦,然后笑醒。

那奇奇怪怪的梦让我对每一天的睡眠都有所期待。

对比过去,现在也许好很多。

不再是期待梦境。而是期待生活。

生活不只在上海,偶尔也会在别处。

2017年,留下印迹的地方有:

扬州明光铜陵苏州南京杭州济州岛乌镇北京横店乌鲁木齐黄山东京……

希望未来的日子,还要多多照顾好自己呀。

这是一个打赏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