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低估小孩子的自尊心

 恰妮斯虫 2021-12-10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缪可馨的新闻后,心情变得很沉重。一个如此可爱的小姑娘,本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只因不堪忍受老师的恶言恶行,从教学楼上坠亡,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可能。

我好难受。

喧嚣过后,还会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家庭的悲剧呢。每天依然会有新的热点,不同的悲剧轮番上演,大多数人都会忘记,只有故事背后的人们在默默承受罢了。

这个月月初回老家,听爸爸说上个月家乡有四个中学生自杀了。跳楼的跳楼,投江的投江。不知他们遭逢了怎样的际遇,在如此美好的年纪,就给生命画上了休止符。

爸爸不能体会,连连感叹:“我就不懂,他们有什么压力呢?”

人和人之间的理解,真就这么难。爸爸作为父亲,又作为一个教书育人二十多载的老师,也无法体会十几岁孩子们那几乎难以细数的压力源。那四个中学生所面对的家人、朋友和老师,想必也无法感同身受吧。

我突然想到,以前在医学院读书时学到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致死率最高的伤病。而到了十几岁,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当时我都没能预料,竟是因为自杀,并且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在农村。考试出过这样的选择题,我印象很深刻。

学校里只教会了我这些,昨天看新闻,又发现了一组数据。原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率第一高的国家,同时,世界上每100个自杀的女性中,就有55.8个中国人。(数据来源:《中国儿童自杀报告: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人民网,2011年03月17日。)

在中国长大的小孩子,尤其女孩子,真的承受了很多吧。

就我个人而言,小时候深感活不下去的瞬间较之成年后,简直不要太多。

但我今天只想记录下那些发生在学校里,被老师剥夺了自尊心的时刻。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学习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但也足够优秀,说“优秀”好像也有点自夸,姑且认为足够“乖”吧。乖学生如我,也会面临罚站、挨打的情况。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但我始终不知道英语怎么学,完全没有头绪,对我来说,英语简直就是天书。四年级的期末第一次考了英语,我只考了36分。这36分可能纯粹靠蒙来的,英语就是差到了这种程度。然而这种程度的我却在某一天课上抽背课文,我是真不会,即便我不睡觉也不可能把课文背出来。

英语老师立刻让我一个人在教室后面放扫帚垃圾桶的角落里罚站。在同学们惊讶的眼光中,我默默挪着步子过去了。惊讶是因为我一直是同学们眼中成绩好的同学,从没有受过惩罚,太稀奇了。那堂课结束后,同学们玩闹,我依然在站着。又一个老师上课,好奇我怎么罚站了,把我叫回了座位。

我的脸涨到通红,发烧一般的感觉。那是我人生唯一一次罚站,我安慰自己,别把自己看太重,同学们肯定不会记得我罚过站。

回家跟爸爸请求说我也想上剑桥少儿英语,那个年头,班里上过这种课的同学英语似乎都很好。爸爸两个字打发了我——没钱。但后来,爸爸发现我在英语书上标记的汉语和拼音辅助记忆的标识后,开始教我音标。再后来,我就会学英语了,小学毕业考英语拿了满分,一洗前耻。可惜毕业那年已经不是那个英语老师教我了。

初中有次被政治老师拿铁尺打手掌心。还记得当时老师一本一本发作业,有道作业题是“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好处是什么?”我漏写了最后一句“使男孩成为男子汉,女孩成为好姑娘。”同时班里还有好几个排名最靠前的同学也挨了打,理由和我一样,少写了这句话。老师说他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偏偏漏了这句话,他清清楚楚报的答案。班里超过半数的同学都挨了打。

我们没有一个人吭声。把手撑开放在桌上,感受着铁尺的威力,真的很疼。

下课后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讨论老师先前那堂课的细节。真相估计是他读答案读到一半,中断了,可能开了个玩笑或者其他。于是在书上认认真真划线的我们,就此打住没有划下去。反倒是一股脑划线划到段落最末尾的同学们讨巧了。

因不是独自受罚而没有那么深的屈辱感,但也让我记忆深刻。最大的感慨是那些平时经常挨打的同学不疼吗?因成绩好而受到优待,成绩差的同学就活该被老师打骂吗?

到了高中,英语又来蹂躏我了。从县里的初中考去市重点的理科实验班,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都好聪明,英语好好啊。有一次考语法小测验,成绩发下来我是倒数。英语老师叫了班里排名最末尾的几个同学去办公室挨训,抬眼瞄了我,轻笑:“哇,还有个雌性呢。”男生抿嘴笑,我感到莫大的侮辱。

那么漫长的读书时光,我肯定也受到过很多的夸赞。但夸赞在批评面前,好像都不值一提了。每一次的自尊心崩溃,都会导致日后心中的裂痕。

并不是小孩子就没有记忆,打一打骂一骂没关系,就会更懂事了。

教育真是如此简单的事吗?我们的文化似乎太强调“听话”、“顺从”这种的特质了,殊不知抹杀了多少小孩子的创造力了。而在创造力被摧毁前,自尊心也一点点消弭。

不要以为小孩子听不懂大人说话,或者因为太小不会长记性。

看,这里有个奇奇怪怪的人把童年和过往都记得很牢。

所以,把小孩子当人,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