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揣摩人心

 zhanggezhou 2021-12-10

导言

好好说话,一半需真,一半需实。虚情假意,无心便好,若是有意,后果想来也是叵测。不假,也不空,可信,又可靠,才是真正好听的话。

一个人在谈话中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独白,一是静听,一是互话。

文章图片1

谁都免不了要同别人交谈,但是你应慎言。会说话的人都会倾听,不论同谁交谈,都要注意有的放矢,看看人家是否乐于接受。

学会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还可以通过别人的言行感知别人的心理动机。精于世故的人总是劝人多听少说,以耳代口。凡是不大开口的人总是令人感到高深莫测;口边若无遮拦,则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

文章图片2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揣摩人心

在楚汉争霸中,汉高祖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平定天下分封功臣,但是共患难容易,共富贵却很难,文臣武将争论不休,吵了一年都无法确定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谁也不服谁。

刘邦面对这种纷繁的局势,心里忐忑不安,因为分封的不均衡,可能会带来内乱,立刻祸起萧墙,因此刘备就先封功劳最大的,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

刘邦刚下达了分封命令,下边就炸开了锅,群臣激愤,议论纷纷,武将认为自己出生入场,冲锋陷阵,夺取城池,自己功劳绝对在萧何之上,萧何坐在后方,既没有生命危险,也不用舟车劳顿,为何功劳最大,个个心理不服。

文章图片3

大家都认为平阳侯曹参功劳最大,因为曹参在征战过程中受伤70余处,而且夺取的城池也最多,所以曹参应该是第一功臣。

刘邦虽然认为大家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心中还是将萧何排在首位。就在为了封赏,争吵不休的时候,有一个人看透了刘邦的心思,所以站出来说话了,此人便是关内侯鄂君,他说“曹参虽然征战功劳很大,但他建立的只是一时之功,萧何建立的才是万世之功。皇帝与项羽征战5年之久,常被项羽打的四处逃命,好几次都险些丧命,每次最危险的时候,都是萧何丞相保证了兵员和粮草的供给,最后才让大王每一场都能化险为夷,如果没有萧何,大家早就命丧黄泉了,命都没了,还拿什么建功立业,这才是万世之功。就算大王失去100个曹参,也不会影响大汉王朝的建立,但是没有萧何就没有大汉王朝,我主张萧何功劳第一,曹参其次。”

文章图片4

刘邦听了非常赞赏,群臣听后也心服口服,并且刘邦还允许萧何带剑入殿,以示恩惠。虽然鄂君说的话也有道理,但是不过是强词夺理,精明的人都知道刘邦故意偏向萧何,因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最需要的已经不是武将的征战,而是文臣的治理,如果抬高武将,很可能会尾大不掉,养虎为患。

所以刘邦才会一意孤行地重赏萧何,其实也是为了重文抑武,鄂君因为揣摩出刘邦的心思,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心花怒放。鄂君也因此多了一些封地,被改封为“安平侯”。

文章图片5

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揣摩透别人的心思,然后再投其所好,必定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好感,这是一种说话的策略,而且当换位思考变成一种能力,你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最后真的会如老子所说“非以其无私耶,是以成其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