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巴城已授权
在很多人的眼里,文学编辑是一个很光鲜的职业,是一个值得所有文学爱好者羡慕的职业。其实不然,一个长期伏案工作的编辑,一身都是病,比如颈椎病、神经衰弱症等,加班加点也是经常的事。文学编辑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上面来自各级领导,下面来自社会各界的作者。在经济上,大多数编辑的薪资并不理想,这是一个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说难听点,当下的纸媒编辑除了文学圈的人知道他的名字外,社会上没多少人知道他们,因为当下的文学越来越小众,文学杂志也没有市场,越来越没人看了。所以,我个人认为,编辑没什么好牛的,就是一份工作而已。作为一个文学编辑,我的心里装了太多的话。现在,我想和作者们聊聊我的心里话。【关于微信沟通】 现在是一个人人都用微信的时代。通过微信,作者和编辑可以直接沟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一直认为,编辑和作者是平等的合作关系,编辑需要好的稿件,作者供应编辑需要的稿件。因此,作者加上编辑微信时,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就是了。不必每天给编辑发信息,也不必每天问好,更不要一加上编辑的微信,就一大堆一大堆地甩自己的作品链接过去,或者粘贴和复制作品到编辑微信。有稿件,直接按照要求投给杂志的邮箱。有的稿件投给个人,往往会延误。还有就是发送到编辑微信上的稿件,非常容易被遗忘丢失。比如我有时候忙忘记了,过了好几天才记起来,文档却打不开了。还有就是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没有急事的话,尽量不在微信上找编辑问稿件的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尊重,编辑和作者完全可以成为好朋友。【关于投稿问答】 作者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问,编辑也应该在方便的时候回复。但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就不要问了,比如你们杂志收小说稿件吗?你们会看邮箱稿件吗?你们是什么样的刊物?你们收外地作者的稿件吗?你们刊物是公开发行的吗?等等。问之前最好做一下功课,比如了解该刊物的定位,对来稿的要求等,就不会问那样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了。需要清楚的是,编辑每天面对的不止你一个人,还有很多很多作者在和他(她)沟通,也许他会没时间回复,也许是不方便回复,这时就不必追着问,或者是一连发几十条信息过去。三番五次这样,大家都难堪。【关于投稿】 首先是按刊物要求投到邮箱。在投稿之前再三校对好自己的作品,尽量减少不该出现的错误。错误越少,给作品加分越多,过稿率就越高。投稿后,请耐心等待。如果稿件符合杂志的要求,编辑一定会及时联系你。切记,不要催问!有的作者特别喜欢在投稿几天后就发信息问编辑,什么时候发我的作品?我的作品能发吗?对自己有信心的作者从来不会这样,投出去后该干嘛干嘛。如果你的作品够好,还愁发不出去吗? 【关于人情稿】 说句实话,几乎每一家刊物都有人情稿,或多或少而已。这些人情稿,有的来自领导,有的来自名家或者朋友的推荐,有的是编辑非常偏爱的作者,有的是编辑的朋友(人活在世上,谁没有几个朋友)。这就看编辑的原则和底线了,有风骨的编辑会婉拒领导或者名家推荐来的不合格稿件,有原则的编辑会拒绝熟人的不合格稿件。我相信,大多数编辑都是要脸的,发了非常差的作品,就是打他(她)的脸,丢刊物的脸。 【关于交换稿】 其实,这是文学圈内公开的秘密了。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有的人比较节制和收敛,看起来不是很过分。有的人比较肆无忌惮,做得有些过火,让人诟病。实话说,编辑是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为了赚点稿费,又不好意思在自己的地盘上发表,便发在其他地方了。当然也有个别没底线的经常在自己的地盘上发东西,这是最没职业操守的人。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法律没有规定编辑不可以发表作品,有的编辑本身就是知名作家、诗人,他们也不需要任何交换。比如有的编辑给我投稿,作品又非常符合杂志的定位和要求,总不可能因为他是编辑而拒绝刊发他的作品吧。【关于作者和编辑的矛盾】 任何合作的关系都会存在矛盾,作者和编辑也不例外。有的作者总是抱怨编辑不回复他的稿件,甚至连微信都不回。而编辑认为有的作者是轰炸式投稿,或者是作者不分场合和时候,信息发个不停,甚至催问稿件催得人抓狂等等。如此这般的问题其实需要双方换位思考,编辑在方便的时候尽量回复作者,作者要考虑到编辑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尽量少打扰。这样,就不会存在什么矛盾了。不知道我聊的这些心里话会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欢迎批评指正,转发分享!
本文作者:巴城,本名杨黎,四川巴中人,现居南方某城市,供职于某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