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看见这样一条新闻: 在北京中山公园的相亲角,一个女孩的征婚信息这样写道: 寻不到1米6、无独立住房、月入2800以下的、大我女儿一轮的…… 这位为女征婚的父亲表示:女儿今年29岁,天资聪颖过人,9岁就过了英语四级,还曾在海外留学打拼,现在高校任职。 女儿的另一半,他从7、8年前孩子二十出头的时候,一直操心到现在。 “后悔将她培养得这么优秀”,这位父亲感慨万分地看看相亲启事说,“不写这些条件的话,没有人要她”。 贴征婚启事的老父亲为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女儿操了7、8的心,还没有看见女儿找到一个理想归宿,情急之下降低征婚标准,并且说出后悔把女儿培养的太优秀的话,老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一个女孩子的幸福到底要靠什么来诠释? 2 刘心武曾语:"人生在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 ,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没有婚姻为归宿似乎不完整,可完整是否代表着完美,而事业和婚姻哪一项才是女人一生的刚需? 过去的时代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只需负责相夫教子,做一个温柔贤惠、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就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男女平等,职场上巾帼不让须眉,所以新一代的女性要个性鲜明,有思想,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谁要是心里再存在“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思想依附于男人,因为想找个男人照顾而结婚恐怕幸福指数不会很高。 前几天听班上姐姐说起老男孩的电视剧,利用空闲追了几集,看到小欧一家三口吃饭时聊到女孩子一生什么最重要,小欧的母亲认为是“婚姻”小欧父亲则认为是“事业”这段对白让我想起去年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 陈俊生一句“我养你”让大学毕业的罗子君心甘情愿地回家当了全职太太,子君沉浸在“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的幸福生活里不思进取,最终乍见之欢变成久看生厌,遭到了陈俊生的背叛。幸好失去婚姻的罗子君没有自暴自弃,一切从零学起,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开启了崭新的职业人生。 电视剧中子君的成功逆袭只让我想到一句话“女人的幸福指数不仅仅依靠在爱情上,女人最大的灾难是没有独立能力,经济独立是女人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3 爱情都是风花雪月下的你侬我侬,婚姻却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磨合;爱情可能看看花、听听雨就行,婚姻需要的却是一粥一饭的世俗烟火,所以好的婚姻都是举案齐眉下的琴瑟和鸣。 文坛伉俪杨绛和钱钟书可以相濡以沫,相依相伴走完一生,不光因为杨绛的贤良和智慧,更多的来自两个人事业上的相辅相成和共同进步。杨绛是清秀温婉知书达理的才女,钱钟书是清华大学的才子;钱钟书著有《围城》,杨绛有剧本《称心如意》;钱钟书是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杨绛是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两个人家庭背景般配,三观一致,一同出国留学,一起为文学事业奋斗。 不会下厨的杨绛学着给钱钟书做他喜欢吃的红烧肉,打翻了墨水瓶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的钱钟书会坚持早起给杨绛做早饭,生活上的相敬如宾是把两个人感情紧紧连在一起的纽带,事业上的比翼双飞更是他们婚姻幸福的坚实基础。 女人结婚一定要因为真情,维系感情一定不能放弃自我成长,在最好的年纪遇见对的人是幸运,用最好的自己遇见对的人是幸福。 4 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吕碧城,9岁议婚于同邑汪氏,10岁订婚。12岁其父去世,因为她家一门生四女,没有男子,族人霸占吕家财产,唆使土匪劫持她的母亲。在京城的吕碧城听说这个消息四处奔波求援,圆满解决了这件事。汪家却因为这件事对她起了戒心,退了婚约。 1903年20岁的吕碧城之身前往天津。她的文采受到《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的赞赏,被英敛之聘为《大公报》第一女编辑。 此后她的文章屡屡见诸报端,颇受诗词前辈赞许,她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积极筹办北洋女子公学。 在文坛上声名鹊起的吕碧城受到社会各界名流的追捧,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例如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实莆,袁世凯之子袁寒云、李鸿章之子李经羲。但她看透世态炎凉,再加上她自恃清高,高不成低不就,终身未婚。 她曾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伴侣。”称心的人早已成家立业,适合婚嫁之人又不合乎吕碧城的心意,所以尽管她才貌双全,却因没有恰好的遇见,而最终选择独身到老。 吕碧城一生未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成就自己上,她办学,在上海和外商做生意,有才、有名、有事业,把自己的人生经营的风生水起。不因害怕孤独而贸然选择结婚,如果遇不见没有也可以,独立的经济能力成就了吕碧城耀眼的人生。 有人爱,女人要好好爱自己,没有人爱,女人更要好好爱自己,好的婚姻是人生路上的锦上添花,经济上的独立能力才让女人过的活色生香! 作者:喜欢写字的70后写作小白,我用文字遇见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