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孩子成绩出来了,这次的失利对我这个全程陪读的妈妈来说不亚于一个炸弹,炸的我晕头转向,痛心痛骨。想了三天,终于我承认是我太着急,是我给他压力太大,导致他考试崩盘,幸好那天我在吃饭的时候强忍怒火和他沟通了一次,当他说家里压力太大,当他说出现在他不能安心听讲和做功课的时候,我只有震惊和后悔,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我只想告诉家长们再差的孩子其实都一直在努力,只是我们没看见,我更想和孩子说一句“对不起,是我一直太看重你的成绩,是我太急功近利 ,请原谅!” 家长真的是一个极具考验性的课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学习和考试同步进行,过去的一分一秒又成了现在的基础,眼前的种种失败,都是基础没打好,只可惜前一秒的考试不能重考。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出现问题,家长要不断的解决问题,而每个问题的始作俑者看似孩子,实则都是家长自己。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的第一个笑容,第一句话,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蹒跚学步,都离不开家长。 在孩子牙牙学语的年龄段,我们总是习惯在孩子没有学会一件事之前带着幸福感去期待,在孩子学会的时刻,热泪盈眶,在孩子学的过程中,担心、害怕。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因为在意识里明白他小、他不会,所以需要鼓励和帮助,于是我们习惯伸出手牵着他走路,又或者张开双臂站在他对面,等着他一步一摇地走过来,然后给他一个带着笑容的拥抱。 “期待、过程和收获”是不能颠倒次序的必经之路,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急功近利“结果”被提升为重点,过程被结果的功利性压迫成指责,那双牵着孩子的手变成了盯着他的眼睛和喋喋不休的嘴,唯独少了耐心等待的包容。 战争,在家长的期待和孩子叛逆的反抗中升级。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却充满烟火气味的家长与孩子大战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孩子越来越不向家长期待的道路走,家长越来越歇斯底里的失望。于是家长内心深处的爱,变成了更大的雨点打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这场不知何时能停的风雨中撑开那把叛逆的伞。 爱被消磨的不见踪影,爱着痛着的家长除了分数、名次看不见孩子任何优点,孩子在家长的抱怨和指责里看不见家长一丝丝爱自己的痕迹,矛盾遮掩了一切,家长和孩子终成了对立面。 走到这一步的家长如果再不调整自己的思想还去期待孩子自己懂事,期待孩子有一天幡然醒悟家长的辛苦甘甜,那么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矛盾重重一团乱麻的时候,家长只有放下所谓的架子,忍住心中翻江倒海的痛坐下来和孩子沟通,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成承认自己作为家长的错误。 没错,就是家长认错,因为孩子是不会诚心诚意地和你认错,他还没有到自己醒悟的年龄,他就像一头时刻准备向你挑战的狮子,家长的狂躁只能挑起更大的战火,直白一点就是家长得忍,家长要诚心诚意认识自己在教育上的暴力倾向,承认自己教育方法的错误,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鼓励。暂时忘记那分数,那成绩,只需要记住眼前的人是一个孩子,是一个涉世未深什么都没学会的孩子。 家长们,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问题的根源真的在家长这里,从今天开始放下恨铁不成钢的指责,少说几个为你好,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 我一直记得前几天他和我说“妈妈,等我上了寄宿学校,咱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你为什么不珍惜?”当时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想他说的是对的,孩子眼里的珍惜是不吵不闹不训斥,是他看得见听得到的言语上的爱,我心里的珍惜是吃喝拉撒睡,唯独少了言语上的关爱,所以我承认我错了,一直以为我是他人生路上遮风挡雨的伞,其实在望子成龙中我当了他人生路上最大的风雨“孩子对不起,以后妈妈要好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以后妈妈不会再乱发脾气,孩子对不起,你是最棒的,妈妈爱你!” (写于2018年早上5点30分) 一个在孩子教育路上不断反省的家长 |
|